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712698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五龙卡森小学 毛永康、杨碧君一、课题提出 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查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查看。观察力是人们获取知识,进行积极思维和伟大创造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能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思维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所以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强调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日本一至六年级规定要做一百八十多次观察,

2、二百多个实验。美国学校从小学低年级起就为孩子开设丰富多彩的观察实验选修课,注重孩子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能力的训练。国外是如此,中国目前面对速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科技教育,抓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学科学习的数学的意识”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又是一种主动的,对思

3、维起积极作用的感知活动。它不单纯是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直接反映过程,还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日常教学中,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素质教育呼唤着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而创新能力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和前提。在小学阶段初步培养学生多种数学能力,其中观察能力对于数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据之间关系的把握,还是基本规律的发现,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因此,观察能力无疑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

4、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不可否认,现在的小学数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弊端。究其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但学生的观察力滞后,缺乏观察的习惯和基本的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数学观察力是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是二十一世纪公民应具有的一种素质,这种能力的培养、研究已势在必行,人心所向,所以说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目标 1、对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行动研究,使学生掌握一般的观察方法,养成观察有序的习惯,提高对数学观察的创新思维能力。2、对学生进行数学观察能力的行动研究,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透过表

5、面现象观察事物本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3、对学生进行数学观察能力的行动研究,使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提问,在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三、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针对小学生当前数学观察能力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发问卷调查)。2、行动研究法。确定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目标与过程,按步骤行动,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检测实践过程。四、研究内容一、低年级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观察兴趣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最终目标是指向儿童自身观察力,智力的良好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原动力也于儿童自身对观察活动的兴趣与维持,在于儿童是否能主动观察。因此,借用中国一句古语: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6、。在教育中发挥儿童主动性,是教育的一贯原则,观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尤为如此。然而,主动不是说观察力的“责任”可以推咎于学生自身了,学生主动性发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低年级这一关更突出、更明显。所以,教师首先善于发现小学生喜欢观察的苗头,因势利导,通过生动的故事、人物事迹、实例,让他明确观察的重要意义,抓住机遇将偶尔的观察活动的苗头发展为对观察的兴趣。其实,好玩,好动,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比如,对没见过面的戴眼镜老师盯视,对班主任,任课老师动作的细看和模仿,对新玩具的爱不释手都包含着较多的观察成分。教师也应在司空见惯的教育活动日常生活交往中发现出这些适当的教育契机。许多时候,只要

7、重现了孩子的观察,引起他们观察兴趣,他们的观察潜力是很大的,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标禁”,不多传统的束缚,往往能从外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现问题,见人所未见,甚至有所创见或发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较好形式”。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数学教材和周边生活中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杨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数学“找规律”:1、情景创设一: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到了,那是你们的节日,高兴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群小伙伴,他们正在为庆祝这个节日做准备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还未布置完的教室场景。(注:把教材上的花朵颜色排列为红、黄、绿,把长的红灯笼改为圆的

8、红灯笼。)(1)师:看到他们布置的教室你想说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小组讨论规律(3)小组派代表汇报发现的规律。彩旗排列的顺序是红黄彩花排列的顺序是绿紫黄彩灯排列的顺序是紫红,长的圆的。(4)猜一猜:如果让你来帮他们布置你会吗?谁愿意来试一试。课件演示(略)2、情景创设二,你们帮他们一起布置了教室,小伙伴可开心啦,他们手拉手跳起另了舞,(课件演示10个小朋友手拉手跳舞,并伴有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1)师:你们仔细观察,跳舞的小伙伴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排的?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按一男一女的规律排;按一女一男的规律排。师:大家真爱动脑筋,说的都有道理,请看:课件演示两种情况(2)拓展:这些小

9、伙伴除了按刚才的规律排外,还可以按怎么样的规律排?(如两男两女排)请10个学生上来现场演示(3)小组讨论:那你们小组商量一下能不能按规律站成一排?各组表示,并请其他组说说排列顺序。3、小结:从刚才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伙伴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他们都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动手操作中巩固:小伙伴为了感谢大家,邀请我们来参加他们的活动,你们想不想参加?活动一:画一画。(横线上画上正确的图形) 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指点说说为什么这样画。活动二:摆一摆。(每个小组有相应数量的圆片、三角形和正方形。)(1)跟着小伙伴摆:(课件出示)当小伙伴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把接下去要摆的

10、那个图形举起来。(2)小组合作:他们摆的规律都被你们找到了。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每个小组相互合作,用所给的图形创造一条规律。(3)小组汇报展示。(4)变一变:你能用其他形式把这条规律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节奏,肢体,动作等形式把规律表现出来)。杨老师这节找规律一课,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去发现从中的问题、规律和答案,激发了他们观察兴趣。活动中,让他们好动,好说的天性得以满足,使他们对活动始终充满兴趣,乐于其中,大大增强了低年级学生观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能源,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慧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当今世界一些心

11、理学家十分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主张学习应尽可能地建立在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上来。许多心理学家根据一系列地实验研究,认为内在的学习动机较之 的学习动机更为强烈、持久。因为外来的学习动机来自外界对学生的要求,而内在的学习动机却出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在很多情况下,兴趣更能推动他们去学习。因此,对学习本身的浓厚兴趣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 医学上还告诉我们,当人们有兴趣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都处于积极状态,不会感到疲劳。(二)观察内容的指导。1、 观察事物数量的多与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

12、的观察内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主要信赖两种前提,一是已有的观察方法;二是旧有知识基础。学生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发展为不同类物体分类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问题分类数数。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第64页上的主题图老师和小朋友在喂鸽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图上共有几人和几只鸽子?引出数字10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摆10个圆片,摆10朵红花,然后让学生把10根小棒分成二部分,我们就可以边观察,边摆,边讨论。10的分与合有几组情况,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把10的几种分法摆出来(如图)让学生观察10的组成与分解。又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39页,

13、比较大小。师:28与26 ,你们是怎么比较?甲生:借用计算器比较乙生:借用小棒比较,按数的顺序比较。师:你们真会动脑筋!你们能否举些例子吗?丙生:借用计算器比较了96 和69 、75和78 、 100和98的大小教师板书:9669 7598丁生:按数字顺序比较了68和78,80和90,43和43的大小教师板书:6878 8053 9787师:请你们看看板书,你有没有发现比较大小的方法?生:通过一番议论,发现了比较的方法: 两位数小于三位数,而两位数之间要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上大的则这个数就大,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2、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14、,包括两个部分,数与总数,大小数与相差数等数量间四则运算关系。开始时,学生一般只会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数量间的一种运算关系,以后就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幅图中的数量,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例如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2页,有这样一道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它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94=13 所以139=4 134=9又如二年级第一学期“倍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2只羊和6只兔子,在比较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兔子的只数中有3个2只,接着让学生摆学具,摆3个2只,在观察中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了倍的概念。3

15、、观察顺序的引导小学低年级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的观察能力,因而在观察中抓不住主次,观察无顺序,东看看,西瞧瞧,把要观察的事物的重要特征遗漏掉。如此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还会形成不良的观察习惯。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有序的引导,才能提高观察分析力,判断力,使教学活动有效进行。学会有计划,有次序的观察,才能把握观察对象的整体和实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学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顺序上去观察同一事物或用同一顺序观察不同事物,以获取不同信息,并学会分析比较,提高观察逻辑思维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观察顺序思维能力培养,我们进行以下方面尝试:(1)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例如一年级数学下册“左右”教学片段:(课件出示)小猫,小猪,小兔,小狗排了一队,聪聪站在背后,说:“从左数小狗排第一。”明明站在前面说:“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