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71233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我校作为全国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以农为主体,与农相关联的专业自然不会少。很多专业或研究项目甚至成了我校的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为了促进非农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非农学生的视野、拉近非农学生与农业 科学的距离,学校立足农业科学传统优势,借助农业科学强大的教学资源,创造性 地设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农事训练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一名农业院校 的学生,即使农业不是我们的必修课修课,可是了解基本的农业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和爱 校意识。当初看到课表上为期一

2、周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说实话,当时心里更多的 是疑惑和不解,作为一个工科专业的学生,似乎和农业知识没有什么交集处。于是, 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这项课程理解成为“华农特色”了。但是,通过一个星期的农事 训练课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农业科学方面的知识,体验了农业科学在实际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农业科学的奇妙与力量。围绕着农事训练主题,我们分别上了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动物养殖、桑技 术应用与文化、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观赏鱼和牛的养殖技术、动物血型鉴定和遗 传等课程。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试验操作,让我印象更为深刻,受益匪浅。不同 课程给我展现了农业科学领域不同的魅力,使我在惊叹之余,又多学了一点知

3、识, 多了一点对农业科学的理解。在桑蚕技术课上,老师介绍了许多桑树的品种以及养蚕的一些相关知识:养蚕 讲究通风,对湿度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蚕种催青、小蚕饲养、大蚕饲养、眠期 处理、上蔟采茧,这一系列过程都有相关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我们还参观了学 校北门外的桑蚕基地,我看到了不同的桑叶,品尝了有点酸涩的桑果;在实验室里, 我们还尝试了自己抽丝。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看着像是千丝万丝缠绕而成的 蚕茧,居然从头到尾只是一根丝,未曾断过,普通蚕丝伸展开来居然可达1500米, 这让我不由惊叹造物主的神奇之处,小小的一只蚕,却能创造如此“奇迹”。经过 老师的讲解,我发现看似简单的养蚕居然还藏着这么多

4、讲究与学问。养蚕业为农民 提供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有许多利用价值,例如桑基鱼塘,蚕沙喂鱼,塘泥肥桑, 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避免了水涝,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 境污染,一举多得。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课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节课,也是收获最多的一节课。 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鸡蛋的专业知识,虽然老师只是抛砖引 玉,从浅而入,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知识点,能让我们运用于生活实践 当中。小小的一颗鸡蛋,或许平时在我们眼中,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孵出雏鸡,就 是被人们当作食物。殊不知,这其中也蕴藏

5、着许多奥妙。看似光滑无痕的鸡蛋壳, 其实上面布满的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气孔;一头大一头尖的外部构造也有其特殊原 因;新鲜鸡蛋和变质鸡蛋有什么明显差异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肉用型鸡蛋, 它的大小形状都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一般都要淘汰,否则不利 于孵化。同样的,蛋壳的厚度,蛋的质量也对于孵化有着一定的影响。要判断鸡蛋 是否新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照蛋实验,用照蛋器在暗室内照视鸡蛋的大端,可看 出气室的大小,蛋黄的完整情况,蛋黄的沉浮及转动速度,从中了解蛋的新鲜程度:蛋 黄阴影深的,气室较大的鸡蛋便没有那么新鲜。老师的讲解结束之后,终于到了我们动手操作的环节了,小组几个人齐心协力, 合

6、作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称重、测量纵径横径、照蛋实验、测量蛋壳厚度、记 录数据几个人凑在一起激烈地争论该如何对千分尺和游标卡尺进行读数,这种 感觉让我仿佛回到了高中的物理实验课,这是大学以来难得的别样体验。在交出小 组的实验报告的那一刻,心底竟升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我们用两个下午的时间观看了一系列动物养殖的录像,一开始觉得索然无味, 但是当认真看的时候,便有种增长见识的感觉,对于陌生的领域,我们有了大致的 了解,看着看着,也觉得新鲜有趣起来。猪是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 小,性情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 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

7、0年。猪的嗅觉很灵敏,对气味有很强的 辨别能力。凭借对外激素化学信息的灵敏嗅觉嗅觉,保持群体之间,公母之间,母 仔之间的密切联系,依靠嗅觉寻找食物,微量营养元素和主处等。猪的听觉灵敏, 可以鉴别声音的强弱,音调,节律等。猪的视觉差,视力范围小,对光的强度,颜 色和物体的形状分别能力较差,对动态的人,物分别能力较强。猪有合群性,习惯 于群居生活,群体内个体间能够建立良好的群体次序,当合群并圈后,在一段时期 内会发生咬斗现象,主要表现在抢吃,抢喝,抢占卧位等方面。当群体次序建立后 个体间能够和睦相处。猪喜欢清洁干燥的环境,有吃食,睡觉,排泄三点定位的习 惯。母猪产仔前有衔草作窝的行为,产仔后能够自

8、动舔食仔猪身上的黏液。母猪每 次哺乳前先将仔猪拱看,而后前腿跪下,再服卧,最后交替侧卧,目的是减少压死 仔猪的机会,并有利于仔猪吃奶。母猪在仔猪哺乳期,护仔性强,如有敌害侵入, 母猪立即进攻护卫仔猪。当看到肉狗肉猫养殖的视频时,我的心里有一丝的不舒服。狗是人类的朋友和 帮手,从几万年前就开始为人类服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感,能明白人类的行为 和语言。我坚决拒绝吃狗肉,虽然明知道狗肉能吃,甚至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 中都将其当成补药般大加推崇。我从心理上和良心上难以接受去吃这种有灵性、对 人类百般依赖的物种的肉,就像吃熊猫肉或海豚肉一样的感觉。毕竟,我们接触狗 的机会如此之多,耳闻目睹无数与人类同

9、舟共济、生死与共以及舍身救人的可歌可 泣故事。猫也几乎和狗有着同样的情形和地位,这也就是很多人反对吃猫的原因。 反对吃狗吃猫并不是绝对的,毕竟吃不吃,在没有法律限制前是别人的自由,所能 限制的,不过是道德上层面上的。在观赏鱼养殖技术课上,老师告诉我们,金鱼像茶叶、长城、陶瓷那样,也是代 表中国文化的。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是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金鱼 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分为文种、草种、龙种、 蛋种四类。金鱼易于饲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形态优美。金鱼能美化环境, 很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特有的观赏鱼。老师还告诉我们,养金鱼切忌密度过大, 否则金鱼容易缺

10、氧而死;投喂不能太多太频繁:不需要每天换水,不要一次性换掉 所有的水,而是用细管吸走缸底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农事训练的最后一天,我们搭乘学校的大巴车驱车一个多小时去到了学校位于增 城的农业科研基地。奶牛生产基地建立在一个小山丘上,四周绿草环绕,景色怡人, 具有田园气息。我们与奶牛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还看到了“新鲜出炉”的犊牛。 我们所看见的牛是中国黑白花奶牛,又称中国荷斯坦牛,是由国外引进的纯种荷斯 坦长期与各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选育而成,是我国的最主要奶牛品种。中国黑白 花奶牛体质细致结实,结构匀称,毛色为黑白相间,花片分明,额部有白斑,腹下、 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帚呈白色。乳房附着良好,质地

11、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 分布适中。经验丰富的基地工作人员挑选了一头健壮的奶牛为我们示范挤奶,还鼓 励同学体验挤奶的乐趣。在良好的气氛和活跃的互动中,我了解到了养殖奶牛的环 境、奶牛的外貌和习性,增进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不是一门单一的基础课或专业课,它既有专业课的作用, 又有基础课的性质。它对于培养学生“识农、尊农、爱农”的精神、加强专业劳动 技能的训练、增加对农作物生产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等方面有明显的 作用,对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等方面都有 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事训练课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去了解 农业、认识农业,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走出课室、走出校园、走进农村、走进牛 场,通过身体力行体验农业生产、通过直接触摸认识奶牛、通过现场互动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通过这次农事技能训练课程,我改变了对农业的看法,当代农业是高科 技运作,农民也是有知识的人,科技改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工具,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科技就是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