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七校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71060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州市七校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池州市七校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池州市七校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池州市七校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池州市七校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池州市七校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州市七校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池州市七校2010届高三元旦调研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试题122题的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作文23题写在作文纸上。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编校:魏会阁一、(15,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桀骜(o)隽(jun)永裨(p)益吹毛求疵(c)B、屠戮(l)落蕊(nu)彷(png)徨饮鸩(zhn)止渴C、惩创(chung)蛮横(hng)端倪(n)未雨绸缪(mu)D、菲薄(fi)悲怆(chung)兑现(du)怏(yng)怏不乐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谍血宣泄

2、笑靥纷至踏来 B、针贬逡巡慰藉沧海桑田C、精萃詈骂遒劲根深蒂固 D、湮没殷红皈依长歌当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于那些苦心孤诣的人,上天往往会,对我也未曾遗忘。当母亲一头大汗找到我时,我扑到她怀里得大哭。刚开始那年,我每天都如坐针毡,觉得自己有,也有能力,可以胜任更多有挑战性的工作。A、眷顾委屈抱负B、照顾委曲报复C、眷顾委曲抱负D、照顾委屈报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校长在校会上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请大家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努力进取,千万不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B、评论一篇作品总是着眼于思想性、社

3、会效果、情节结构等方面,本来无可厚非,但好像其中的语言运用全然无足轻重,不值一提,这就不对了。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尽心尽力做好准备,因为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D、登上黄山光明顶,你会看到: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并消失在迷茫的天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B、“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胜利返回地球,这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之骄傲。C、飞行的成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渐强盛的综合国力,表明我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攻克尖端

4、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D、这样的理想,付出毕生精力的人,不管他的事业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也不管他所从事的事业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

5、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 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拉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

6、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 学和医学奖奠定了基础。6、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7、、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7、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道。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

8、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都能取得进展。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

9、12题。况钟传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车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

10、善政,钟皆协办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巡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 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11、。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注】蠲(jun):免除 逋(b):欠交,拖欠。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置二簿识民善恶识:识别 B、以行劝惩劝:奖励C、至是钟数延见延:邀请 D、未尝缘故谊有所干干:求取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B、 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 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 前后守苏者莫能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况钟“孜孜爱民”的一组是()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钟

12、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况钟刚一上任,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狠狠惩治了苏州那些舞文弄墨以奸求利的豪强猾吏,接着痛斥属僚中的一些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不仅办事周密,而且下大力气惩恶扬善,兴利除害,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C、因当初平思忠对况钟有恩,况钟上任后,知恩图报,不仅邀请他相见,待他礼节非常周到,还命令自己的两个儿

13、子侍奉他。D、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示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直至死于任上。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苏州的知府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都没有一个比得上况钟的。第卷(114分)四、(22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译文:(2)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译文: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西园在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

14、1) 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2分) (2)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8分)(1)清代有一古文学派,叫桐城派,其中写登泰山记的作者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其作者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塞上上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3)故国神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五、(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大河遗梦李存葆豪雨倾泼过的盛夏,我故地重游,为的是重温大河的神秘。但大河的“河府”里仍空空如也,一览无余。神秘与威严同在,神秘与大美共存。神秘是诱发人类不断追求的因子,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也是我们这些困在水泥方块中的现代人那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黄河,断流的黄河,你失却了神秘便失却了威严,失却了大美,从而也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黄河,面对断流的你,我深信,在你干涸的河床下面,仍有我们民族不竭的心泉。你那滞重的赭黄色的波涛,曾拉弯了多少纤夫的脊背,曾洗白了多少舵工的须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