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70861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靖边二中 八 年级 语文 科导学案 执教人: 主备人刘波校稿人议课组长签字教学领导签字(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6、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何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叙事的脉络。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本文为人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学习重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略结合的写法。【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找出课本上描写精彩的句子并进行圈点勾画做批注,不少于五处,标注序号;熟记重点字的字音、字形以及词语解释、文学常识等基

2、础知识。2、通过对课文题目的分析,把握文章内容;通过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3、把快速阅读与片段精读结合起来,通过速读把握文章基本内容,通过片段精读把握作者的感情与文章写作手法。4、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预习案(朗读与感知)(看谁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知识链接】1、“阿长” 鲁迅儿时的保姆,山海经是鲁迅儿时最渴慕的一部书。文章重点写了阿长为鲁迅买到向往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事,表现了旧中国一位普通、不幸、粗憨、然而善良、渴望幸福、体察孩子心理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2、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

3、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3、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骇( ) 掳( ) 悚( ) 絮说( ) 惶急( ) 疮疤( ) 诘问( ) 2、用“”画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

4、情。( )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我惧掸她什么呢!【预习问题设置】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又是怎样变化的?边读课文边标出课文中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2、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 3、课文中描写的一些关于长妈妈的故事表现出长

5、妈妈怎样的性格特征?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赏读与品味)(开动你们的大脑,看哪个组的成员都能参与探究!)探究1:为什么文章题目不叫“长妈妈与山海经”而叫“阿长与山海经”? ( 提示:直接叫“阿长”与叫“长妈妈”在感情上有何区别?鲁迅为什么叫“长妈妈”为“阿长”?) 探究2:本文为什么对长妈妈买山海经的过程一笔带过,而此前此后却写了不少呢?(提示:不识字的阿长去买山海经一定经历了不少曲折,作者为什么不详写呢?) 探究3:作者先写他“不大佩服”阿长、“讨厌”阿长,但在结尾处抒发了对阿长的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 探究4:这篇散文采用了欲

6、扬先抑的写法,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提示:什么是欲扬先抑?作者写了阿长哪些事情?哪些是“抑”哪些是“扬”?)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代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寄托了“我”对这位没有文化、粗俗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的劳动妇女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训练案(课堂延伸与巩固)(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文本拓展祖母的启蒙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

7、缸救人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事。上幼儿园前,祖母挪动着小脚,几乎每天下午带我去少年儿童图书馆,她牵着我的小手,轻轻地走到那些专心看书的小学生背后,慈祥地望着他们。然后,祖母抱我坐在草坪上,亲切地说:“细伢子呵,你长大了要努力读书,书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宽,要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我上幼儿园时正值三年困难之际,不少小朋友都因缺乏营养而面黄肌瘦。吃午饭时四个人一桌,中间放一碗没有油的咸菜豆瓣汤,每人轮流舀一汤匙,轮到我时都谦让了;下午发点心时,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的淡馒头,每次我都留给上小班的弟弟吃。当祖母来幼儿园接我,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

8、,哽咽着说:“我的乖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文革”期间,我家遭难,有一阵断了经济来源。一天,姑妈从安徽寄来一包虾皮,祖母手捧着虾皮闻了又闻,却毅然吩咐我送给了被“造反派”打得遍体鳞伤,又将发配崇明劳改的前抗日志士李伯伯。不久,北京的大叔托人辗转捎来两包豆腐粉,祖母也让我送一包给被诬陷为“历史反XX”的老共产党员刘爷爷。冬至之夜,我久久地伫立于阳台上,祖母正是18年前的冬至去世的。遥望苍天群星,其中那颗极其平凡的微微闪光的一定是祖母了。1、文中共写了四件事,请依次概括出来。其中哪件是详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2、上文中的主人公是_ _。3、祖母对“我”的启蒙方式是_ _。A谆谆善诱 B启发鼓励 C以身作则 D言传身教4、第段中加粗字“对人要宽”的“宽”字的含义是_。5、第段中的比喻句“乒乓球般的淡馒头”形象地表明了馒头的特征是_。6、第段末尾的省略号有什么意义?7、最后一段画线句子中“极其平凡”照应了上文_,“闪光”照应了上文_。8、文中突出了祖母的什么品质?【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