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70706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南平市茫荡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建议书 3月项目名称:南平市茫荡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业主单位:南平市延平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单位:南平市延平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资格等级:乙级审 核:杨龙利 注册城市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陈春华项目成员:陈春华(规划工程师) 姚世泉(规划师) 陈祥林(规划师)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名称:南平市茫荡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二、拟建地点:延平区 三、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建设范围:整个茫荡山风景区。 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天湖中国长寿养生

2、福地;建设朦瞳洋山乡运动基地;三千八百坎古道林海花田;石佛山山泉养生度假基地高坪鸳鸯石爱情主题园;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展示厅,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四、建设起止年限:拟于 中期开工,至2021年中、后期结束。五、项目总估算、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项目估算总投资64500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销售、银行贷款、公司自有资金、项目合作等。六、 项目综合效益分析项目进入正常运营期后,旅游等营业性收入约8000万元/年,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约650万元/年。项目为增加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项目的提出南平市茫

3、荡山风景区是世界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的“南大门”,中国离城市最近的风景区之一。茫荡山既是大武夷旅游格局“北山南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省三大旅游合作之路“大武夷绿三角旅游合作”的支点,被具有全国甲级等级的城亏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区, 被评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 其精华景区溪源峡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茫荡山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旅游人数13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1.93亿元。茫荡山前期旅游开发,游客可自行选择茫荡山各大景区观光旅游,当前可进行二日游,后期开发可进行三日游、四日游等多日游环

4、状旅游线路。随着景区的开发与发展最终形成“一山”茫荡山,“一湖”茫荡山,“一城”南平城为一体的“南水”旅游格局。茫荡山景区与市区相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北与长江三角洲为邻,南与珠江三角洲接壤。随着京福高铁的开通,北方游客将慕名而至,市场潜力巨大。从茫荡山景区区位和开发进度分析,茫荡山市场层次为50万市民,300万周边中小城市居民及来往南平市的流动人口,近千万的以福、厦、漳、泉为主的省内各城市居民,由武夷山双世遗景区分流过来的游客,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大中城市居民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中城市居民,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国内市场、欧美市场及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延平区委、区政府

5、高度重视茫荡山旅游开发建设,先后加挂成立了副处级事业单位南平市茫荡山风景区管委会,负责茫荡山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区委、区政府还将原茫荡山上的茂地镇、大洋乡进行撤乡并镇,以利于茫荡山旅游开发建设。同时区委、区政府还聘请国内一流旅游专家完成茫荡山景区总体规划和主题项目策划,开发建设茫荡山旅游,已成为推动延平区旅游跨越发展的关键。 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游览、观光、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树立一个全新的山区“绿洲”形象,不但能增强茫荡山水资源涵养功能,很好地保护山区生态和植被,为茫荡山及周边村镇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促进延平区经济发展和繁荣。三、

6、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本项目具有四大旅游开发优势:一是旅游资源品位高。茫荡山由溪源峡谷、石佛山、古道三千八百坎、莲花山、朦瞳洋、天湖、宝珠景区组成,拥有3-5级旅游资源34处,占全市16.5%;旅游资源禀赋和密集程度在南平市10个县(市、区)中仅次与武夷山(79处)。茫荡山夏无酷署,冬无严寒,素有“福建庐山”之美誉,景区内物种众多,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7.3%,仅高等植物就有 余种,树种是欧洲的三倍,国家重点保护和国际性协议保护的动植物达200多种。二是人文资源丰富。具有5大特色:神秘的祈梦文化。溪源峡谷景区的溪源谷庵是国内少有的祈梦圣地,中国汉民族祈梦文化发源地之一。相传8 前为祭祀求

7、风调雨顺有功的萧法明(萧公)而建,现香火极为旺盛,每年农历二十九日萧公庙会,前往祈梦的游人、香客多达万余人,现该景区不断挖掘萧公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祈梦文化体系。英雄业绩的发端地。明代大航海家郑和曾在茫荡山依朝雪山寺铸造国宝郑和铜钟,用当地原始森林修造下西洋用的巨船。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保护明隆武帝在茫荡山上抗击清兵,建立功绩被封为“延平郡王”,茫荡山上至今还有许多郑成功与明隆武帝的传说故事。令人神往的古道文化。闽赣古道三千八百坎,相传这里曾是一条羊肠小道,当年杨家将杨八妹带兵入闽,因山路崎岖,运粮不便,下令修此古道。因此,古道流传了许多与杨八妹有关的故事,留下了令人遐想无限的“三千八百坎,坎坎出

8、黄金”的传说。永恒的爱情象征鸳鸯石。茫荡山高坪景区海拔1363米的红旗峰之巅,有对天成“鸳鸯石”,酷似一对远离人间的“神仙眷侣”,雄鸳鸯梳翎翘首、雌鸳鸯亲密追随,双鸟紧紧相偎,恩爱情态,栩栩如生,令人神往不已,并留下了许多凄美的爱情传说,是开辟以永恒爱情为主题的游览绝佳地。历史悠久的廊桥文化。茫荡山上廊桥众多,造型各异,历史悠久,既有号称闽北最古老最长的长廊屋拱桥之一的茂地瑞龙桥,又有以造型和雕刻称奇的宝珠凌云桥、谢地延福桥等构成了琳琅满目的廊桥文化。另外,茫荡山还流传烛桥灯、迎灯会、放风筝等民俗。三是可进入性强。南平市区离茫荡山景区最近的入口处仅3公里,最远入口处13公里。茫荡山下有高速公路

9、和国道各2条,三条出省铁路,距三明市90公里,将乐玉华洞110公里,距省城福州、“双世遗”武夷山各170公里。现溪源峡谷、石佛山、天湖、宝珠景区有公交车或班车直达,其它景区亦有公路直达景区口,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四是前期工作扎实。经过十余年的宣传推介和开发,游客人数已达百万人次。现拥有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水乡渔村、1个省级农业休闲示范点、2个省级生态村、3个省级森林人家、5家省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游品牌数仅次于武夷山。茫荡山景区已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市场定位与预测1、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A、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指出

10、,中国旅游业竞争力排名第39位,出境人数居世界第三位;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市场细分化趋势人们的旅游不再满足于观光游览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而趋于追求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之外,专题旅游、特殊旅游也开始盛行,像探险旅游、考古旅游、康体旅游、宗教旅游、修学旅游、蜜月旅游、购物旅游、奖励旅游、民族风俗旅游等,每一种旅游方式还能够进一步细分。(2)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旅游需求正从观光走向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游客

11、已不满足于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经过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3)追求更为灵活多变的出行方式在追求个性化的浪潮下,旅游者不再青睐于旅行社固定包价的旅游方式,散客旅游和家庭旅游在旅游者人数中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加。散客旅游比包价旅游更自由随意,人们能够随时按照个人兴趣来调整旅游计划。随着各地旅游设施的建立健全,预订服务网络的普及完善,使散客旅游越来越方便。非包价式的家庭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私人交通工具的普及化。人们能够利用私人拥有的现代交通工具合家出游,尽享天伦之乐。当前家庭旅游还主要集中于中短距离和区域内。旅行社在

12、组织团体包价旅游过程中也改变过去集中统一的做法,而采取能满足游客个性需求的灵活多变的组团方式。同时,小包价、个人委托代办服务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份额。 4、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渴求能亲身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直接感受民族文化风情。希望经过参与和交流得到感情的慰藉和心灵的撞击。B、福建省旅游市场分析(1)国内旅游市场特点乡村旅游成为拉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福建省旅游局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第二批乡村旅游星级单位评定工作,联合省卫生厅等部门开展乡村旅游环境卫生整治百日专项行动,编印180玩转海西乡村指南。以上杭五龙村、宁德上金贝畲家寨、漳平九鹏溪生态园、莆田九龙

13、谷生态风情园、南平溪源峡谷等为代表的一批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集餐饮、住宿、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经营理念不断成熟。特别是“红绿结合”的模式,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假日旅游持续高峰,假日经济带动明显 上半年的多个节日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春节期间,全省接待游客642.8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2%,旅游总收入40.02亿元,增长5.4%。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集中的第二季度,全省接待国内游客3874.48万人次,占上半年国内游客接待总量的53.5%。“五一”期间,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98.92万人次,同比增长11.9%;旅游总收入24.09亿元,增长13.3%

14、。创新旅游营销手段,丰富旅游节庆产品福建省旅游局不断强化旅游宣传,注重开展事件营销,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市场形象更加鲜明,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形成全省旅游营销一盘棋的格局。省旅游局还着力推出“一市一亮点”、“一市一精品”、“一市一节庆”活动,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各地相应推出了海峡(福州)温泉文化旅游节、首届厦门大嶝两岸特色旅游购物节、南靖土楼妈祖民俗文化节、厦门山花烂漫自驾游暨主题摄影大赛、中国丹霞(泰宁)文化旅游节、中国(莆田)工艺品博览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旅游交通环境优化,出行方式日趋散客化自主化随着交通路网、汽车租赁、公共信息服务、景区配套设施等日趋完善,人们旅游理念不断转变,自

15、助游、自驾游等散客化、自主化的出行方式已成为游客出游新动向。不但一日游游客,中短途游客也常常选择自驾游。自驾游客以省内福厦泉、闽西北周边县市和广东、浙江、上海、江西、江苏等省市为主,并呈现不断扩张的态势。 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厦门接待的携程游客中七成以上是自由行,泉州自助、自驾游游客占游客总量的80%以上,莆田散客接待量约占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的90%以上。(2)入境旅游市场特点 ,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客源结构日趋优化,外汇收入增长强劲,增幅高于入境接待人数,呈现效益型增长的特征。外国人入境市场增幅明显 上半年,全省接待外国人79.17万人次,同比增长20.6,占入境游客总量的38.3%。亚洲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21.1%,占外国人游客总量比重为55.0%。位居前十位的外国人客源国依次是: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印尼、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德国。台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福建省先后打造了海峡论坛、旅博会以及文博会、艺博会、石博会等重要的文化交流品牌,海峡两岸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合作局面,加上传统节庆活动的拉动,台胞市场日益扩大。 上半年,全省累计接待台胞71.09万人次,同比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