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69611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与语文教学效率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一、抓住学生内心感受,引导学生乐于表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他们与同伴交往中、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在家庭中,总产生各种心理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心灵体验的一种类型。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并体会这种变化的种种感受,让学生从说到写,真情流露,就是写作文最真实的源材料。

2、于是,我给学生出了个题目:老师我很(伤心、烦恼、幸福、委屈、苦恼、快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选词补充题目,并鼓励大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心里话要对老师说,就借此机会表达出来,实话实说,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想写啥就写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因为他们早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说,只要不敢面对老师。批改作文时,我被同学们的恳切、真诚、坦然所感动。有的写道:“老师,我有一点小小的要求,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请不要在同学面前公布分数,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有的写到:“老师,我很苦恼。在家里,爸爸妈妈经常为了买彩票的事吵架,我伤心极了”同学们一个个畅所欲言,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作文一下子缩短了师

3、生间的距离,同学们也在这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开始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二、营选氛围,开拓思路,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 新课程改革对作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写,虽然提供的内容很广泛,但学生可能有更想写的内容,这是允许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可以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像小鸟奋飞,爱怎么飞就怎么飞。但是自由作文不等于放任自由,必要的指导仍不可少。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给学生一个思维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互相启发,进一步激励表达的欲望,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 三、抓住偶发事件,激发学生

4、写作兴趣 学生习作时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如何拓展学生的选材思路?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要为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所束缚,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即情即写训练,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写作素材就在身边。 如一次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忆今天发生在教室的一件小事。学生们都怀着浓厚的兴趣思索着,可是很多同学只是摇头,其中一个细心的女同学举手发言:“老师,有一件小事不知可不可以写?课间休息时,有个男同学把小红放在桌角的书碰掉地上,可那个同学瞥了一眼走开了,没当回事。第二个同学视而不见,并在书皮上踩了一个脏脚印走开了。这时,我真有点看不顺眼正想走过去,可小丽同学

5、抢先一步,把课本捡起来拍去尘土,并整齐地放在原位。”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刚才发现这件事的几位同学的做法发表评论。全班同学情绪高涨,积极参与、把发现的材料一一说出来,这样,学生的选材门径终于打开了。 四、创设实践氛围,开阔视野,体验生活习作的乐趣 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开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笔记本,随时把观察到的、听到的及其自己的感悟记下来,写成日记,累记生活素材。另外利用班队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写真实感受的作文。利用班级板报,开辟“新发现”、“小论坛”等栏目,为学生提供能够施展才华的广阔园地,挖掘课文中丰富的习作资源。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也活跃了,再也不会为“无米之炊”而咬笔头、苦思冥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