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讲义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69602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讲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意识培训提纲一、质量意识教育(一)、质量管理发展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 从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也就是有了专职检验员,检验员主要职能就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是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了检验费用。2. 第二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 随着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第一阶段的弊端就突显出来。一些著名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就注意到质量检验的问题,尝试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来解决,使质量

2、检验既经济又准确。于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成功地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新阶段。同时他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搞事后检验,而且在发现有废品生产的先兆时就进行分析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产生。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这种预防的工具。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因此,控制图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科学的开始。但是,统计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

3、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它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这些问题的解决,又把质量管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接下去要讲的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阶段。3. 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 五十年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 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就更为突出。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l 六十年代在管理

4、理论上出现了“行为科学理论”,主X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重视人的因素”,注意人在管理中的作用。l 随着市场竞争,尤其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都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使用安全、可靠。 由于上述情况的出现,显来仅仅依赖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已难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促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逐步形成。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1961年,他发表了一本著作全面质量管理。该书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

5、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被称为“全公司的质量管理”,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将其概括:“全公司质量管理的特点在于整个公司从上层管理人员到全体职工都参加质量管理。不仅研究、设计和制造部门参加质量管理,而且销售、材料供应部门和诸如计划、会计、劳动、人事管理以及行政办事机构也参加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不仅用于解决生产过程、进厂原材料以及新产品设计管理等问题,而且当上层人员决定公司质量方针时,也用它来进行业务分析,检查上层管理的方针实施状况,解决销售活动、人事劳动管理等问题,以及解决办事机构的管理”。在一定意

6、义上讲,质量管理已不再局限于质量职能领域,而演变为一套以质量为中心,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在2000版ISO 9000族新标准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三也讲到全员参与这一问题,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所以一个企业的全体员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高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因此,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1. 组织实施“全员参与”的主要利益是:l 使全体员工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l 员工感到他们对自己的业绩负

7、有责任;l 使员工渴望参与持续改进并做出贡献。2. 实施“全员参与”一般采取的主要措施:l 使员工了解他们贡献的重要性和组织中的作用;l 识别影响他们工作的制约条件;l 在解决问题时,应员工作主并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l 针对每个人自己的目标,评价其业绩;l 积极寻找机会来提高员工的能力、知识和经验;l 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此外,再描述一下2000版ISO 9000族新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二领导作用: 领导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领导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质量

8、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关注顾客要求,确保建立和实施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应有的资源,并随时将组织运行的结果与目标比较,根据情况决定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决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在领导作风上还要做到透明、务实和以身作则。1. 组织实施领导作用的主要利益:l 员工能够理解组织的目标并动员起来去实现这些目标;l 所有的活动能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加以评价、协调和实施;l 用范例引导以促进持续的改进;2. 组织实施领导作用原则时一般采取的措施:l 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相关方包括: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当地社区及整个社会;l 为组织勾画一个清晰的远景;l 设定富挑战性的目标;l 建立信任,消除忧虑;

9、l 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及在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l 激发、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二)、产品过程检验规程中有关质量控制要求介绍(三)、培训后考试试题复习一、 什么是首件产品?符合下例情况之一的产品,称为首件产品:1. 每个工作班开始加工的第一件产品;2. 每道工序加工的第一件产品;3. 生产中更换或重新调整工夹具、机床或成型刀具(模具、水切割托架、设备故障修复后生产等)后加工的第一件产品;4. 生产中更换操作者加工后的第一件产品;5. 生产中更换工艺文件或重新调整工艺参数后加工的第一件产品;二、 什么是产品首件检验?根据工艺规程和检验规程对首件产品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称为产品首件检验。三、

10、 什么是产品首件三检?工人(操作者)自检、班组长或班组质量员复检和检验员或质量员专检。四、 什么是“三自一控”?自检、自分、自打标记(质量记录),由此控制不合格品。根据公司明文规定:对本工序产生的缺陷,无论何人责任,若作业员未识别已流入下道工序,则均判为产生缺陷工序的作业责任。五、 什么是“一清,二全,三相符”?质量状态清;工艺流程卡填写齐全;实物与流程卡上数量相符。根据公司明文规定:认真仔细填写工艺参数记录表、设备点检记录表、设备综合运行记录表、工艺流程卡、首件三检卡。在工艺流程卡上必须填写生产日期、生产数量、操作者XX以及原材料的批次号(如对原材料批次号不清楚,则问车间管理人员),做到卡物

11、相符。如果出现不合格品或试验,造成卡物不相符时,则由现场检验员或负责试验人员在流程卡上注明不合格品或试验品流水号。六、 什么是“三按”?按技术标准;按工艺规程;按操作规程。七、 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三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责任不清不放过;原因不明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八、 “三工序”内容是什么?操作者开展“三工序”活动的内容是:验证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工序质量;做好下道工序质量准备。九、 产品质量“三不”原则是什么?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零件不流转;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十、 设备发生事故时“三不”原则是什么?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

12、过。根据公司明文规定:若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的批量质量事故,而作业员未填写请修单及时保修,则判定设备部承担30%责任,作业员承担70%责任。十一、 XX吉翔如何定义批量质量事故?当班连续出现五件同样的质量缺陷或当班8小时内累计出现十件同样质量缺陷时为批量质量事故。根据公司明文规定:为了提高内部质量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各相关部门(特别是车间操作员和现场检验员)对影响产品质量的隐患要高度关注,及时将信息以质量信息单的形式传递到质保部,质保部将以最快速度进行判定、主管领导批阅后传递到相关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必须按“8D报告”或“PDCA循环”的方式解决质量问题,杜绝批量质量事故的扩展、蔓延和再现。质量意识培

13、训试题所在部门: 工序/岗位: XX: 得分:1. 什么是首件产品?(5分)2. 什么是产品首件检验?(5分)3. 什么是“三自一控”?(5分)4. 什么是“一清,二全,三相符”?(5分)5. 什么是“三按”?(5分)6. 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三不放过”原则是什么?(5分)7. “三工序”内容是什么?(5分)8. 产品质量“三不”原则是什么?(5分)9. 设备发生事故时“三不”原则是什么?(5分)10. 公司如何定义批量质量事故?(5分)11. 请描述本工序/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缺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缺陷的产生?(105分)序号缺陷名称产生的原因如何控制12345678910a

14、ctively carry out the law on civil air defense education, drawn out of the air defense in Pingliang city Building under easy fare, daily special inspection and regulation, overfulfilled the province upper and lower knots of up to 500,000 yuan fee collection tasks. 5, further standardize internal management, improve staff quality. Adhere to 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