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银翔坝子还房二期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69595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汽银翔坝子还房二期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汽银翔坝子还房二期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汽银翔坝子还房二期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汽银翔坝子还房二期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汽银翔坝子还房二期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汽银翔坝子还房二期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汽银翔坝子还房二期基础工程施工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概况 2 2、基础特点 2二、施工部署 34 1、基础结构施工组织 3 2、基础施工顺序 3 3、施工流水段划分3 4、施工缝设置 3 5、施工进度控制安排 4 6、基础检验批划分 4三、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418 1、测量放线 5 2、基础施工 511 3、基础土石方施工要点 1112 4、基础梁钢筋工程 1214 5、基础模板工程 1415 6、基础混泥土分项工程 1517 7、主要工种人员计划 1718 8、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18四、基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820 1、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18 2、混泥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920五、基础施工安全防

2、护措施 2023一、基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坝子还房二期 分1316号楼、32、33、34号楼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6万。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或框架结构。2、基础设计特点2.1本工程柱下基础1316号楼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32至34采用独立柱基和条型基础两种形式,各栋楼号基础以中风化带砂质泥岩为持力层,基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 14.56 Mpa、6.696 Mpa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8Mpa、5.08 Mpa 。相临基础底面高差不得大于相临桩(扩大头)水平距离,嵌岩深度详有关楼号基础大样图。2.2桩身纵筋沿周边均匀布置,尽量减少接头,接头采用焊接,必须按规范要求错开,箍筋采用螺旋箍

3、,每隔2米设加劲箍一道,详大样图。 2.3混凝土强度等级及保护层厚度: 部位名称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垫层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挖孔桩C30C15(封闭)50基础梁、承台C35C1535柱C30/30桩护壁C25/202.4基础开挖回填及室内地坪应分层(300mm)夯实,夯实系数不小于0.94。2.5本工程底层室内地坪有高低差或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有高低差时,用M5水泥砂浆砌筑Mu10页岩砖并在内侧按建筑设计进行防水处理。2.6关于各栋号基础设计详相关基础施工图;2.7基础开挖前:15号楼、16号楼负楼部分,32号楼、33号楼采用整体开挖至负楼基础设计基顶标高后,再砌井圈挖桩或基坑槽。整体开挖时

4、将负楼外环境一并由交地高程挖至环境设计高程,若设计未及时出图可先将环境部分挖至底层地坪标高 而后环境图出来后再挖至环境设计标高。2.8由于挖孔桩距较近,挖掘中用塔吊将高出井圈的土吊离井边,等地梁施工完后再用塔吊来回填。二、施工部署:1、基础结构工程施工组织基础施工土方开挖时插入塔吊安装,高出井圈的土用塔吊吊离。基础钢筋笼就近制作,塔吊吊装。主体施工阶段每个平行施工段内,由下往上组织,按钢筋、模板、砼组织分段流水,形成交叉作业的格局。浇砼采用柱、梁、板整体现浇,以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组织施工活动,可使施工有条不紊,保证进度。2、基础施工顺序平整场地开挖排水沟放线定轴线、标高开挖桩、基坑槽基础岩芯取样

5、检验基坑槽验收封底弹墨线扎钢筋笼、基础梁筋扎柱插筋防雷接地焊接测试预埋地下管线浇基础砼及养护。3、施工流水段划分在施工中每栋楼的各楼层各分项工程可分为二个小流水段进行平面流水作业,在每栋子单位工程之间组织水平和立体交叉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分为:基础为一施工段,梁为二施工段,充分利用工作面宽,空间广的优势,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4、施工缝设置施工缝设置:水平施工缝设在框架基础梁下口:50-100 mm处,垂直施工缝设在梁跨中1/3范围处。如下图所示:必要时1/3L处设垂直施工缝框架柱地梁面水平施工缝基础梁、地基梁地梁底水平施工缝基础L 施工缝设置示意图5、施工进度控制安排;本工程主要工序进度

6、安排如下:结构施工阶段各栋号楼分两段平行同时施工,施工准备及测量放线在开工前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工期每栋控制在30天内。6、基础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验收检验批划分坝子还房二期工程各栋号楼分部 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无支护土石方每个分项工程按施工流水段划分为1-2个质量验收检验批。人工挖孔钢筋笼桩芯混凝土人工挖孔桩基础分部工程混凝土基础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三、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本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独立柱基础、基础梁工程。(一)基础测量放线1、标高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入施工现场固定木桩上,并用红油漆和小钉打上三角中心标记,作为基础施

7、工控制标高。用钢尺测量出0.000以下各楼层控制标记作为各楼层控制标高,并作为后续工程标高控制依据。2、平面轴线控制矩型外控制法:以放线办核定的控制点为依据,分别以各栋建立矩形控制网的A、B、C、D和A1、B1、C1、D1控制点,采用全站仪、钢尺、木桩、广线测出各矩型控制网,用平型线法测定出各轴线,并将主控轴线引测到工程四周固定点上(半永久性点),且做好红三角标志,并以此作为基础放线的依据,同时作为基础平面轴线控制及施工放线的依据。3、施工放线方法3.1以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控制点,按方向确定基础对称轴线,进行基础开挖孔放线。3.2以施工图基础控制点和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中心,设计基础梁宽度确定为

8、基础梁放线依据。3.3在基础控制十字线上,且在外钉上木桩,在基础完成后将十字线标记落在桩基井圈及独立基坑上口,作为基础轴线控制的依据。3.4本工程设2-3个水平标高控制点,作为水平标高控制的基准点。4、施工测量技术措施 4.1平面控制网:各控制网确立后,必须经严格的闭合校验,平面控制网中,各水平角误差90度角为20秒,距离测量精度高于1/10000。 4.2为保证测量误差满足要求,水平角测设采用测回法进行测量,即在每测设完一个水平角后,倒镜测回观测,然后取前后两个半测回角读数的平均值对已测设的水平角进行修正。4.3用于测量的全站仪、水准仪、钢尺在施工前应进行校验,并按计量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合格

9、后方可使用。(二)基础施工1、基础施工顺序1. 1独立柱基础测放柱基位置开挖基坑自检修正凿打基岩(取岩芯强度检测)检验报告垫层封底绑扎钢筋浇柱基砼基础梁。1. 2人工挖孔桩基础测放桩位砌筑井圈搭设架篷开挖桩孔自检修正安装护壁(扎筋、支模、浇砼)拆模挖孔(前三道工序循环)凿打基岩(取岩芯强度检测)检验报告垫层封底吊放筋笼浇桩芯砼基础梁。2、挖孔桩施工方法(独立柱基相同)2.1挖孔桩施工前,按照设计图测放桩位点,根据桩位点施放桩径加护壁上口厚度的白灰线,而后用M5砂浆砌筑一个0.20m厚,0.12m0.4m高的砖井圈且钢筋砼护壁向上延伸。待砖井圈干硬后,测放控制挖孔桩垂直度和中心点的“+”字相交线

10、段,并用木桩及红油漆作好相应标记。以施工图桩位控制点和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圆心,设计桩半径加护壁厚度确定为放线半径。在挖孔桩控制十字线上且在井口圈外钉上木桩,在井口圈完成后将十字线标记落在井圈上,作为人工挖孔桩垂直度和轴线控制的依据。2.2挖孔桩施工时采取全数开挖的施工方法,桩孔内出运土石方采用钢管搭设固定提升架(顶上铺盖塑料彩条布作防雨用),人工绞磨将桩内土石方垂直吊运。 2.3挖孔桩成孔采用人工开挖,从上到下、逐段逐层进行,每挖1m用十字线及锤球检查一次桩孔中心及孔径,以保证挖孔桩垂直度。施工过程中若出现较大地下水时,采用污水泵抽至桩外排水沟经过集水坑沉淀排入现场统一排水网内。2.4人工挖孔

11、:施工前应清除桩位临近杂物,平整场地。挖孔顺序依据土质、桩孔布置及流水段划分而定。挖土方时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风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石用风镐、锤、钎破碎。桩内挖土方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土层部分按设计直径加护壁厚度控制开挖截面,弃土装入吊桶内,少量地下渗透水随泥土一起吊出。本工程挖孔桩嵌岩深度为800 mm,孔径为800-900 mm。嵌岩均为中风化砂质岩或中风化泥岩,硬度大,人工破碎难度高。岩石开挖时孔四周采用XY-1型地质钻探机钻孔取石,每个钻眼深50cm,直径15cm。中间的岩石采用人工破碎。实践证明采用此方法在挖孔桩嵌岩土石方施工阶段可以提高施工功效五倍以上,每个台班可挖除约50cm

12、中风化岩石。 2.5挖孔桩内护壁模板采用四大块定型模板。2.6施工中应视情况采用快速支拆挖孔桩内模板的有效措施对护壁作临时支撑,确保桩井内施工安全。护壁模板采用四大块弧形工具式内模板拼装而成,模板间上下各设一道环形支撑,模板用3mm厚钢板加工制成,模板上口直径按设计桩径,下口直径增大 150mm。利用护壁模板上支撑反铁锅下料平台,覆盖在护壁模板上,组成混凝土进料模具和振捣护壁混凝土的操作台。2.7混凝土护壁施工:若地质较差,如土层部分,挖孔桩施工采用开挖一段即浇一段砼护壁。每段深度为1m, 护壁上下两段搭接 50mm。待每段土方开挖成形后,经自检或专检无误后安放护壁钢筋笼(护壁钢筋笼事先现场制作成型)或就地绑扎成型,护壁钢筋的安装应在土方开挖至支模深度后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