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695930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课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基础知识过关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殷周时期: 思想、“ ”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 ,逐渐形成了古代 的雏形。3秦朝:促进了统一的 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 的意义。4汉代: 确立了至尊地位。5隋唐时期:进入气度恢宏的 时代。6宋元明时期: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产生了 。7明清时期:开始面临西方 的冲击。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和 。1汉字(1)文字:含义: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 和丰富成果。作用:传承人类文明,

2、标志着人类进入 。(2)汉字:地位:是 的重要标志。作用:为书写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特点: ,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2史书典籍(1)地位:中华文化 的重要见证。(2)特点: 之大、 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近代衰微原因:(1)内因:中国 的日渐没落(2)外因:西方近代 的巨大冲击。2怎样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 的领导和 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全面认识祖国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 相适应、与 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 。(3)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4)着眼于人

3、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易混知识比较1、比较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作用和特点汉字史书典籍区别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联系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2、判断改错:(1)秦汉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改正:(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书典籍。()改正:(3)只要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实现中华文化新的

4、辉煌。()改正:(4)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就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改正:问题合作探究问题探究一:2016年11月11日,由孔子学院总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比较视野下的汉学:传统与革新”,为来自全球的汉学学者们提供了思考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大家在不同的文化视野下观察和理解中国。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汉学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展开对话。世界汉学大会自2007年起举办,已成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推动新汉学发展的重要平台。2014年在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上,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成立并常设于中国人民大学。1汉学的基本载体是什么?其作用怎样?

5、答:2假如你参加了本届世界汉学大会,请就如何对中华文化进行“当代阐释”做出解读。答: 3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再创我国汉学新辉煌?答:4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汉学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展开对话,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答:问题探究二: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预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你是否认同陈寅恪先生的预言?说说你的理由。答:知识网络构建思维扩展训练一、选择题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部分,它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的儒

6、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B.宋朝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C.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日峻螬嵯峨,状水日汪洋澎湃;蔽苇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由此可见,汉字()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A.B.C.D.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维系海外

7、侨胞与祖(籍)国感情的精神纽带。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B.C.D.4.从仓颉造字到计算机打字,从王羲之到张旭,从说文解字到新华字典,从四书五经到四大名著,从离骚到再别康桥,从唐诗宋词到现代诗歌,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文明久远深邃的历史。这说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具有关键性的意义A.B.C.D.5.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8、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B.C.D.6.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

9、园A.B.C.D.7.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8.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如春正读: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逆读: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汉字文化内涵丰

10、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A.B.C.D.9.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所有那些衰落的民族没有一个能够复兴的,所有那些中断的文明没有一种能够涅槃重生的。但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在成为人类史上唯一的例外,只有中国敢于做民族复兴的梦。要实现复兴梦必须()A.全面抛弃古代传统文化B.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D.复兴中国古代衰落和中断的一切文化10.我国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当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一主张有利于()使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趋同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文化既体现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A.B.C.D.二、非选择题1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数字化时代,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调查显示,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写字不规范,正成为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有专家建议,书法课程应该纳入国民教育,各地各学校应多举办书法比赛、书法公益讲座、书法作品展等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感受汉字之美,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简要说明材料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知识。答: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