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甩掉“语感”重拾逻辑填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693994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考:甩掉“语感”重拾逻辑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考:甩掉“语感”重拾逻辑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考:甩掉“语感”重拾逻辑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考:甩掉“语感”重拾逻辑填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甩掉“语感”,重拾逻辑填空逻辑填空题,即各位同学常说的选词填空题。题目特点为给定一段文字,让考生填入最恰当的一组词语。从题量的角度看,该题型在国考及省考中所占比例较大。以国考地市级为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总题量为40道题,逻辑填空为20道,占据半壁江山。从难度的角度看,逻辑填空题的难度是所有题型中最大的。同样是国考地市级试卷,2017-2019这三年间,该题型的整体正确率分别为68.65%、62.90%、58.05%,正确率逐年降低。国考副省级的试卷同样也呈现出正确率递减的趋势。从数据中不难看出,逻辑填空题的难度是逐年增大的,这也对各位考生理解文段、辨析词语的能力提出了新阶要求。大多数考生在复习

2、过程中一直存在这误区,即逻辑填空题单纯靠“语感”去完成。殊不知,这种做题方法会很容易掉进出题人所设置的陷阱中。在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当中,命题人经常会设置一些“读起来顺”,但意思不符的词语。同样,在多空的题目当中,若某一个空符合“语感”,考生则会“秒选”,但该选项的其他词语可能存在意思不符的情况。如何避免通过“语感”做题,落入出题“陷阱”呢?这就需要我们考生能够正确、合理的找到逻辑填空当中的提示性信息,从而寻找恰当的解题线索。逻辑填空的文段当中,我们能够利用的、相对明显的标志信息大致有关联词、解释类对应标志词、指代词、主题词、形象化表达标志词以及完整语句。一、当横线前后出现逻辑关联词,考生需要把

3、握关联词引导的前后分句的逻辑关系。高频的关联词有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提示前后意思相反;递进关系提示前后语意相近、程度前轻后重;并列关系分为同义并列和反义并列,同义并列前后语义相近,反义并列提示前后语义相反。二、当横线前后出现指代词的时候,考生需要抓住指代词对应的信息,所填词语要能跟代词指代的内容形成对应。三、当出现解释类对应的标志词时,要理解其内容,对解释的内容进行同意替换、高度概括,即为正确答案。四、当逻辑填空的文段当中,出现高频词语,其可能是本文段的主题词,所填词语要能跟主题词形成匹配和对应。五、在近两年国联考当中,会出现一些形象化的表达,写作手法通常为拟人、比喻。当形象化的表达出现,所填词语要跟形象化的词语进行匹配和对应,即为正确答案。六、逻辑填空的文段当中,若出现完整语句,该句可能成为解题的突破口,考生当重点关注。以上为逻辑填空中相对基本的对应信息,若考生可以快速寻找和熟练运用,即可甩掉“语感”,以科学、高效的方式解决逻辑填空的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