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693146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换热器热力学平均温差计算方法1引言 换热器是工业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在换热器的热工计算中,常常利用传热方程和传热系数方程联立求解传热量、传热面积、别离换热系数和污垢热阻等参数1,2。温差计算经常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LMTD)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NTU),二者原理一样。不过,使用LMTD方法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可能会导致计算误差。X凤珍对低温工况下结霜翅片管换热器热质传递进展分析,从能量角度出发,由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引出对数平均焓差,改良了传统的基于对数平均温差的结霜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传质模型3。Shao和Granryd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认为,由于R

2、32/R134a混合物温度和焓值为非线性关系,采用LMTD法会造成计算误差;当混合物的组分不同时,所计算的换热系数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4,他们认为,采用壁温法可使计算结果更准确。王丰利用回热度对燃气轮机内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和换热面积进展计算5。Ziegler定义了温度梯度、驱动平均温差、热力学平均温差,认为判定换热效率用热力学平均温差,用对数平均温差判定传热本钱的投入,而算术平均温差最易计算;当温度梯度足够大时,对数平均温差、算术平均温差和热力学平均温差几乎相等6。孙中宁、孙桂初等也对传热温差的计算方法进展了分析,通过对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误差进展比拟,指出了LMTD法的局限性和应用时需要注意的

3、问题7,8。Ram在对LMTD法进展分析的根底上,提出了一种LMTDnew的对数平均温差近似算法,减小了计算误差9。本文在已有工作的根底上,分别采用LMTD和测壁温两种方法,计算了逆流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对两种方法进展比拟,并在实验的根底上,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2平均温差的计算方法 在换热设备的热工计算中,经常用到对数平均温差和算术平均温差。 对数平均温差在一定条件下可由积分平均温差表示10,即: 采用LMTD法计算时,式(4)中t为对数平均温差tln,由式(3)和式(4)比照可知,式(3)和式(4)中冷热流体温度应该分别对应相等,都等于整个通道上流体的积分平均温度。然而在工程计算中,

4、测量流体温度的分布函数较复杂,计算流体的积分平均温度难度较大,流体平均温度常常采用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这样就会给计算结果带来误差。文献7对别离换热系数产生的误差进展了分析,认为在利用经历公式别离换热系数时,应尽量防止使用对数平均温差。式(4)中,不同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可以表示为: 采用LMTD法计算对流换热系数时,对式(5a)或式(5b)中的传热系数k进展别离,可以得到换热器一侧的对流换热系数: 采用测壁温法计算对流换热系数时,实验中的平均壁面温度可以按下式计算: 3实验 实验段由两根同心圆管套装而成(图1)。内管为B30铜镍合金管,外管为紫铜管,套管换热器内工质间传热采用逆流换热方式

5、。为保证良好的同心定位,除了内外管间两端封头具有定位作用外,在通道的3个截面上采用Y形肋片支撑进一步保证套管间的同心定位。测量壁面温度时,将0.1的热电偶穿过外管壁面的小孔焊到内管外壁面,采用小直径热电偶的目的是减小对窄隙通道内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实验段内管尺寸为12.93 mm1.5 mm,环形通道的宽度为3.08 mm,有效换热长度为1 500 mm。实验中,内管流体入口温度分别保持在60和80,环形通道内流体入口温度保持在2123。 采用测壁温法进展计算时,根据式(8)得出对流换热系数: 根据式(2),算术平均温差tam又可以表示成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即传热温压: 从式(20)可以看出采用测

6、壁温法和LMTD方法处理数据,二者的不同来自于对数平均温差和算术平均温差之间的差异;如果对数平均温差与算术平均温差相等,tln=tam,此时z1。在双对数坐标下将水平流动的实验结果绘于图2,实验中内管流体入口温度分别保持在60和80,从图中可以看出当Re300时,两种处理方法得到的数据差异较大,45.76%z78.55%。 竖直流动时,内管流体入口温度为60,环形通道内流体入口温度保持2123,在双对数坐标下将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流动的实验结果绘于图3,当Re300时,45.87%z98.1%;竖直流动时,z96.9%,二者相差不大,所以大流量时采用两种数据处理方法所得结果相近。孙中宁7通过计算

7、分析也认为,大流量时,当进出口温差相差一倍,对数平均温差与算术平均温差相差3.82%。其计算结果与本实验结果接近。从图2、图3可以看出,在大流量时采用这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相差不大,其差异在工程中完全可以忽略。由于壁温测量比拟繁琐,LMTD较简单易行,所以,在工程计算中可以采用LMTD来分析紊流区内的对流换热特性。 Ram9在进展理论分析的根底上得出了对数平均温差的近似算法: 在本实验中,当Re300时,二者的相对误差小于0.11%。因此,在紊流区的工程计算中也可采用式(21)计算对数平均温差。 4结论 (1)对LMTD和测壁温两种方法进展比拟,发现二者不同主要是因为对数平均温差与算术平均温差存在差异。 (2)当雷诺数较小时使用LMTD会带来较大误差。Re300时,两种处理方法得到的数据差异较大,45.76%z78.55%;在大雷诺数时,采用LMTD和测壁温两种方法得到结果相差不大,其差异在工程中完全可以忽略。由于壁温测量比拟繁琐,LMTD较简单易行,在工程计算中可以采用LMTD来分析紊流区内的对流换热特性。 (3)对Ram的对数平均温差近似算法与直接使用LMTD计算方法进展比拟,发现Re300时,两者非常接近。在实际工程计算中,可以采用Ram的对数平均温差似算法。 参考文献:略 .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