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68659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两江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庆两江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庆两江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庆两江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庆两江新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两江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两江新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两江新区一、新区介绍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 是四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重庆两江新区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 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 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国务院于 2010年5 月7日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 正式挂牌成立。 位置: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 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 分区域。 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 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

2、部 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但去除已建成区域 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 450多平方公 里。5+3战略性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 等)、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 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 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 长性新兴产业集群。 溯源: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 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若干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出 设立“两江新区”的问题。根据规划,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两江新区将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

3、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 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 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其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 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 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 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二、地理位置两江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 区域,及重庆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两江 工业园区 等功能经济区重庆北部新区: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 成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 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水港+空港的模式,组建一个 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重庆两江新区

4、工业园区:位于两江新区东部,是两江新 区成立后首次多区联动建设新区的试点,对今后新区建设具 有示范意义。该园区规划建设用地约178平方公里,区内主 要包括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和鱼复现代物流功能区两大功能 区。其中,龙石先进工业区规划建设用地 120平方公里,区 内将重点打造国家级重大电力装备基地风电发电机组系统集 成,重点发展关键零部件及配套零部件制造;布局薄膜光伏 产业集群,制造核电零部件,适时发展主装备和相关输配电 设备;打造船舶制造基地,重点发展不锈钢化学船舶,液化 石油及天然气船、中高档游艇等特种船舶及动力配套产品。 鱼复现代物流功能区规划建设用地58平方公里,计划打造西 部最重要的水铁

5、联运基地和港口物流集散地以及寸滩港部分 保税功能转移主要承接地。重庆两江新区于 2010 年 6 月 18 日,也就是重庆直辖 13 周年之际挂牌成立,是我 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 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规划面积1200km2,其中 可开发建设面积550km2,涵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及 北部新区,拥有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所属的重庆两江新 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两江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在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重大时刻,两江新区的横空出世是中

6、央促进西部大开 发向纵深推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中央深刻把握全球化、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大势,培育西部地区增长极,带动中西部崛起的国家开 发开放大战略。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国家实施了 3 个大的开发开放战略,每一次 国家开发开放战略的确立,都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变化。80 年代之于深圳、 90 年代之于浦东、新世纪之于滨海,撬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 三次大开发高潮,清晰勾勒出国家改革开放前 30 年从南到北的大开放进程。在 新世纪的又一个十年,国家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推动中西部的大开发大开放, 标志着中国大开放进程从东到西的战略大转移。两江新区堪称新十年西部

7、大开发 的开篇之作,必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两江新区的应运而生是“中国模式”从外需带动到内需驱动大背景下的大 开发,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应对全球市场巨变、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内需市场 的重大战略决策。到 2015 年,中国消费占世界的比重将超过 14%,成为全球第 二大消费市场,而国内市场的潜力主要在中西部,国家决策加上市场力量,两江 新区的发展可谓动力十足。两江新区辐射西部地区 680 多万平方公里,辐射面相 当于深圳的 30 多倍、浦东的 30 多倍、滨海的 20 倍,辐射人口分别相当于深圳、 浦东、滨海的四、五倍。广阔的中

8、西部大市场催生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开发 开放必将有力拉动中西部的发展。两江新区战略定位准确、明晰。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央赋予重庆两江新区五 大功能定位:一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二是内陆重要的先进制 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三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四是内陆地 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五是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两江新区交通优越。首先,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是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 心,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 网络,将形成中国第四大国际机场、内河航运最大港口和 8 条铁路汇集等三大交 通枢纽。长三角海运到达欧洲 28 天,重庆铁海联运到达

9、欧洲 27 天,其次,两江 新区创新的物流方式伴随新欧亚大陆桥和印度洋出海通道的打通,极大的降低了 物流交易成本,为两江新区汇聚全球生产要素、搭建快速结转平台、发挥长江黄 金水道、江北国际航空港枢纽、内陆唯一保税港区影响力、以流量经济服务、辐 射中西部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由此可见两江新区已经处于中国内陆开放的最前 沿。两江新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合理。两江新区分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 都市综合功能区三大板块;形成十大功能区,即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保税港区、 鱼复现代制造和物流区、龙兴先进制造区、北部都市经济区、空港临港产业区、 悦来会展城、蔡家高技术产业区,水复生态产业区、木古出口加工区。在产业

10、布 局上,将形成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 节能材料等五大战略性产业,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数 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并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形 成“5+3”的战略性布局。两江新区政策优惠。国务院给予两江新区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要求在现有 政策范围内,加大对两江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资金和人才向两江新 区集聚。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政策以及比照浦 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政策,这三大优惠政策的叠加,意味着两江新区成 为始终保有国家内陆最优惠政策的区域。目前,两江新区已集中推出到 20

11、20年 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诸多优惠政策,引起全球投资者广泛关注。两江新区开发基础条件较好。与浦东和滨海几乎“白手起家”不同,两江新 区是“老城新城”,内陆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西部最大的会展中心、金融商 贸区均在区内。2009 年 GDP 约 800 亿元,分别是浦东和滨海设立之初的13 倍和 4 倍,具有一定的基础。重庆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定位,按照“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 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的思路,明确了两江新区“三步走”发展战略,即“两 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到 2012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翻番,超过1600 亿;到2015 年,超过3

12、200亿;到2020 年,两江新区将建成功 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聚集、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内陆开放示范效应 的新区,GDP达到64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0亿元,相当于10年“再造 一个重庆工业”、“再造一个重庆经济”。6+3”核心产业体系两江新区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2大领域,打造“6+3”核心产 业体系。六大工业:以轿车和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汽车产业;以轨道交通和电力装备为主导的装备产业;以电脑整机和信息家电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以碳纤维和高温超导材料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以节能产品和环保设备为主导的节能环保产业;三大服务业:

13、以创新金融为主的金融业;以会展物流为主的商贸业;以资讯研发为主的信息业。各行政区、功能区重点发展产业示意图“十二五”时期,两江新区要立足多个建设主体分区域推进的管理体制,坚 持“尊重历史、突出特色、分板块推进”的原则,按照现行行政边界和开发模式, 加强引导,落实责任,努力促进所属各行政区、功能区重点产业错位发展。江北片区。范围包括新区江北部分除去郭家沱、鱼嘴、复盛和保税港区的区 域,面积84 平方公里,集中发展金融、商贸、研发设计、创意、房地产等产业, 推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等优势产业升级。一是以江北嘴为 依托,提速发展离岸金融、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要素市场,全力打造金融

14、 总部集聚区和金融创新先行区。二是以观音桥商圈为依托,提档发展餐饮购物、 宾馆会务、都市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产业,建设西部最具影响、最有特 色的商业步行街和休闲购物中心。三是以港城工业园为依托,着力打造电子电器、 信息家电、新型显示设备和物流产业集群。四是发挥五里店工业设计园优势,增 强研发创新功能,突出发展工业设计、创意经济。北碚片区。范围包括蔡家、施家梁、水土、复兴片区,面积 179平方公里, 集中发展研发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一是以同兴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电子信息、 仪器仪表、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产业,建设 LED 及绿色照明基地、软件产业基地。 二是以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依托,发展生物

15、制药及医疗器械、IT技术及电子 信息产业、新技术及无污染新材料的生产研发、以冷链物流为主的物流产业、环 保绿色制造业,打造以国家和市级重点科技研发中心为主要依托的高科技城市新 区。三是适度发展高端地产、高端娱乐、商务商贸等产业,增强城市功能,实现 高端产业、高端人群、高品质城市相结合。渝北片区。范围包括新区渝北部分除去龙兴、石船、保税港区的区域,面积 564 平方公里,提升发展定位和产业能级,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端服务 业基地。一是依托悦来会展城,发展会展、商务等产业,建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 档次最高的会展之都。二是以双龙湖片区为依托,增强两路西部片区和回兴片区 的商贸及城市功能,发展商

16、贸餐饮、星级酒店等产业,建设消费之都和国际商务 新城。三是以空港工业园区为依托,强化木古组团出口加工功能,发展电气设备、 通用动力装备、交通设备、电子信息等产业,建设临空机电出口产业基地。四是 以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科研等产业, 建成中西部地区具重要影响力的食品产业基地。五是以台商工业园为依托,大力 引进台商知名企业入驻,建设西部地区台商企业聚集区和新兴产业基地。北部新区。范围包括人和、大竹林、天宫殿、礼嘉、鸳鸯、翠云片区,面积 130 平方公里,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打造自主研发创新基地,建设总部经济聚集 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一是以“星”系列总部基地为依 托,建设1500万平方米规模的产业楼宇,引进世界 500强和中国500强公司的 区域总部,集中发展总部经济,建成国内一流、西部第一的总部基地。二是发挥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