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毕业论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68603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毕业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姓 名 学 号 10117100562 院 系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系 专 业 摄影摄像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18656698990中国合肥2013 年 4 月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系_新闻系 专业 摄影摄像 学生姓名纪元学生学号10117100562指导教师姓名杨雨松指导教师职称教研室主任所选题目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选题理由:系列报道是消息类新闻的深化、补充、拓展和延伸。如今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传播信息的新闻体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充分尊重新闻客观性的前提下主题

2、同一性、播出时机、信息密集化、传播系统性可行性,是电视新闻系列报道策划必备的条件。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院系意见: 主要领导签字:年 月 日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课题来 源书本学生姓名纪元专业摄影摄像学号10117100562指导教师姓名杨雨松职称教研室主任研究内容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区别研究计划 通过书本以及网络的参阅,完成调查特色与创新指导教师意见教研室意见院系意见 主要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新闻系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学生姓名 纪元 专业 摄影摄像 评阅意见(论文选题意见,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数据结果

3、分析及论文协作等进行评阅)评阅意见建议成绩: 评阅人 _年_月_日 新闻系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意见学生姓名 纪元 专业 摄影摄像 答辩委员会意见(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数据结果分析及答辩)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 _年_月_日论文标题: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指导教师:杨雨松 作者:纪元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艺术系中国合肥2300222007年12月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摘 要:我国的电视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电视新闻是这个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系列报道则又是这个子系统的分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则研究电视新闻系列报道的结构,从宏观(广义)角度实现对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整

4、体优化(有序)控制,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关键词:电视新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引言:大多数人认为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是差不多的两个概念,但是实际上他们是不同的,无论从特点方式方法都是同的。正文部分:一、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区别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连续的报道。 与连续报道一样,系列报道也是新闻多次报道的集合。播出有连续性,因而也产生信息传播的广博和传播效果的显著等特点。 与连续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界不同的是,系列报道是我国电视新闻界的创造。可以说,系列报道是起因于我国新闻报道的特定传统。它是以集中的强大声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成就,从而引起社会舆

5、论的关注,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系列报道的题材多为成就报道。我国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是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而起步,随着电视新闻的改革而成熟的。1如光辉的成就等都是配合宣传需要而作的报道。在一段时间里,这类报道存在较浓的宣传味。内容是连续地宣传成就,包括一些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工作成绩,某个单位的经营管理经验等。形式多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解说词内容又比较概括,罗列一堆数字,说一番经验,就成就说成就,刻板的报道缺乏吸引人的内容。这是系列报道的起步阶段。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电视新闻做深度报道的重要方式。从传播来看,系列报道、连续报道不是一个完整的节目,它是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播出的。从每一个单条新闻来看,它

6、也不是深度报道。但是,从整体报道来看,它对事件、事态的报道是连续进行的,有完整的前因后果的阐述;每次报道在内容、思想层次上又是递进的。这些都具有深度报道的特点。因此它是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做深度报道的载体。也可以说它是横跨在消息类新闻与专题类新闻之间,使新闻报道内容由简要到有深度的一座桥梁。 对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分别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共同处,如:都具有新闻性;都是由多个独立报道构成播出形式;也都是持续多次的连续性的报道。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即便在共性上也有不同的个性差异,因此电视新闻界把它们分为两种类型而名之。第二届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评选中,开始设立连续报道的评选项目时,没有把两者

7、区分开。评选过程中,评委们认为它们之间的个性差异是显著的,应予以分类。并以电视剧中连续剧和系列剧的不同特点为对照,提出不能笼而统之称为连续报道。对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持续报道的应称为系列报道。而连续报道则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二、系列报道的特点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都是连续、多次报道的集合。它与连续报道追踪事件发生、发展的最新走向作有序报道不同,系列报道各条新闻之间的次序看起来似乎是无序的,但无序中又有规律可循。两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系列报道的个性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主题同一性系列报道大量是主题性新闻题材。它着重于通过

8、多次报道突出体现某种主题思想,挖掘某种共性,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状况或趋势,以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可以说它是各集报道贯穿起来的“主题新闻”。报界也有“主题新闻”之说,并把它归到深度报道的一种体裁。它并不限于客观描述具体事物的现状,也不满足于去揭示具体事物的发展变化。它往往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某种社会势力发展、运行轨迹的贯穿。这种贯穿,靠的是内容主题和思想主题。(二)传播系统性系列报道从词条上来分析:系,即联缀;列,即排列。也就是说报道是按一定的“联缀”来排列的。一定的联缀,也即是系统,是指把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整体。引用系统论的原理来考察系列报道的编排,它是无序与有序的

9、结合。表面上看,系列报道中每一条新闻都是独立成章的,是围绕同一主题的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的报道,因此,播出的次序前后安排都无碍大局,是一种无序结构。实际上,这又是有序的,是系统理论的有序组合。(三)信息密集化系列报道就整体来说,同样具有深度报道的信息广博、密集的特点。与连续报道各条报道是纵向时间上的连续不同,系列报道各集之间主要是横向的,空间上的联系。但就每集报道本身又要注意纵向的开掘。讲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昨天的历史对比,离不开昨天的资料。系列报道要重视资料的挖掘运用,对过去的事实在今天要用新的视角开掘、整理,从而提炼出新的信息价值,这是成就性系列报道信息密集的特性。三、系列报道的采编要求(一)重

10、在策划 系列报道是有很强计划性的报道。其中又多为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活动而进行的成就性报道。它有足够的时间酝酿制定报道计划,明确报道思想,协调报道步伐。系列报道的成败与事前有无严密、正确的报道策划是分不开的。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旨在让报道有生动的细节,因为细节在新闻报道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或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在多数情况下比面上的情况介绍更具有丰富的内涵。(二)贴近生活 成就性系列报道要能吸引观众,令人信服,立意要高,切入点则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样报道才能入情、入理、入心。寻找与群众生活的接近点,从观众应知、欲知入手,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沟通交流,这是成功的钥匙。除此以

11、外,还要寻找接近点,应寻找感情上的接近、沟通,使报道以情感人,入情入理。(三)制作精细 正因为系列报道是计划性很强的报道,题材又是重大的,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要有精品意识,要以精良的制作力争做出有新意、有特色的报道。另外,还可以运用声音反映不同时代和人物的精神面貌,也能给人以较强的感染力。(四)编排精巧 系列报道,特别是配合中心工作的重大题材的系列报道,都需各方通力合作。前期计划详尽,精心采摄,后期组织专门班子,通盘考虑素材,巧妙编排,精心制作。这是大型系列报道获得成功的因素。小结:通过深入的了解,知道了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不同。参考文献电视新闻系列报道要在系列中深化要在连续中升华 作者:杨

12、军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系列报道的结构方式与思维方式作者:刘连喜 出版社:新闻前哨 致谢 在此系统完成之际,感谢杨雨松老师的悉心指导。没有们的帮助我是很难按时完成的,同时还要感谢我们小组的其他成员。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姓 名 纪元 学 号 10117100562 院 系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系 专 业 摄影摄像 指导教师:杨雨松联系电话:18656698990中国合肥2013 年 4 月目 录摘要3关键词3一、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区别3二、系列报道的特点41、主题同一性42、传播系统性43、信息密集化44、全球化的传播拓展4三、系列报道的采编要求1、重在策划42、贴近生活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