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68598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第19课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 世纪中后期, 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 不断扩大, 飞速

2、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背景)2、 工业革命的三个主要标志: 、 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 、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 等通讯手段的发明。3、1831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 提供了科学依据。4、1866年,德国工程师 发明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5、 美国发明家 以“为人类幸福生活而发明”作为人生理想,发明了 、留声机等电器,被称为“发明大王”。各种电器的应用,人类进入了“ ”。6、1837年,美国人 发明了有线电报。1876年,美国人 发明了有线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 发明了无线电报。二、合作探究1、你

3、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2、电是如何发现的?电力是怎样进入生产领域的?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点?电力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3、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4、电力开发利用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电气时代”的含义是什么?5、 在电子通讯技术发明之前,人类是怎样进行通讯联系的?电子通讯工具在通讯上有什么优越性?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成为一个科学家应具备哪些素质?四、巩固训练 1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D ) ABCD 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

4、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该出现在( C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工业革命时期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3.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A重要发明:火车、汽车、飞机 B主要特点: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开始国家:美国和德国领先于其它国家 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4.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右图)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 所幸有600多人获救,这得益于他们及时的发出了求救信号。你知道是运用什么技

5、术发出的信号吗?( C )A雷达技术 B声纳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通信卫星技术5.导致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直接原因是( C) A世界上煤炭资源枯竭B人们认识到使用煤炭易造成污染,因而减少使用C电力得到广泛应用D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灯泡6、读材料并列表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材料一:1764年的一天,织工哈格里夫斯不小心打翻了妻子的纺纱机,凭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发现并排多几个纱锭同时纺纱,就可以一次纺出几根纱来,提高纺纱效率。经过他反复了几十次的拆拆做做,到年底,一架同时可纺八根棉纱的纺纱机诞生了。材料二: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获得了打开整个电能宝库的钥匙。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推断出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理论的发现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为电气时代创造了理论条件,在此基础上,人类制成了电动机、发电机,并开创了新的通讯手段电报、电话等。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重要标志时代特征起源国家发明者起始部门科技含量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