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682835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修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修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修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修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工业地域的形成导学案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工业地域的分类、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3.掌握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4.能运用工业地域形成原理,分析某些工业地域形成的原因。1.结合具体的工业生产过程,分析不同工厂之间的工业联系,知道具有不同工业联系的工业集聚的优势是不相同的。2.结合教材中的工业地域,采用列表的方式比较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尤其是分析“钢铁城”“汽车城”“石油城”形成的原因。3.工业分散的学习要结合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或飞机、汽车等结构复杂产品的生产

2、网络,分析工业分散的原因及优势,知道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是跨国公司进行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1.具有不同工业联系的工业集聚的优势。2.工业地域的类型和工业分散的原因。本节课应该以自主分析案例,突出教学重难点,强调学生自我建构为主。教师可补充具体的工业生产联系实例。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可以以纺织工业和钢铁联合企业为例,空间利用的工业联系可以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某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工业联系类型,引导学生分析由不同工业联系形成的工业集聚现象的优势。并引导学生分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分析钢铁工业、汽车工业

3、、石化工业等发育成“钢铁城”“汽车城”“石油城”的原因。对于工业分散这一部分内容,可以采用“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也可以补充其他一些跨国公司(飞机生产、电脑生产、手机生产等)的全球化生产网络,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工业生产过程及产品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工业分散是为了利用全球各地的不同区位优势(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土地、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或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的类型(1)上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2.工业集聚:具有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3.作用(1)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2)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4、节约。4.工业地域的成因: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5.工业地域的分类(1)形成分类a.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b.建设的工业地域。(2)性质分类a.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b.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的成因(1)为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产生。(2)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2.工业的地域联系(1)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2)作用: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3)发展动力:现代化的方式和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答案】生产工序工业联系信息技术生产成本规模效益生产建设投资规划区位优势工业集聚交

5、通运输通信1.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内的高科技企业之间大多没有生产协作上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集聚现象?【提示】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科技与信息联系。集聚可接近市场、接近用户,及时交流和反馈信息,以获得规模效益。2.两个工厂之间,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是否同时存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提示】许多具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工厂由于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和廉价劳动力,它们也存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3.有生产协作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只能集聚不能分散吗?【提示】生产协作联系可分为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和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特别是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虽有生产联系,但布局有可能分散世界各地。如美国福特汽车生产,主要零

6、部件的生产分散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探究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互动探究1.山东省鄄城县是我国最大的人发原料购销集散地,是全国第二大人发加工出口基地。发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专业化生产愈来愈明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假发生产过程,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请说出各人发工艺品生产厂家之间存在的工业联系。各生产工厂之间有何特点?【

7、答案】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 (投入产出)的联系。(2)在鄄城,几百家发制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布局在以郑营乡、富春乡为中心的村镇,这些发制品厂近距离集聚有何优势?【答案】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3)在鄄城工业园区内,除了人发加工企业外,还有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化工、纺织、服装加工、木材加工、建筑装饰材料、塑料制品等众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工业联系?各类工业企业在工业园大量集聚有何优势?【答案】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2.工业

8、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形成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下表。差异类型 目的工业联系举例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上的工业联系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上的工业联系上的工业联系【答案】 差异类型 目的工业联系举例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近距离集聚,以降低成本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等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近距离集聚,以降低成本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各类经济开发区先建设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厂空间和信息利用

9、上的工业联系(2)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答案】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工厂多、占地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容易扩展逐步形成工业城市。而糕点和糖果生产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的潜力小,不易扩展成工业城市。【点拨】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为某种工业联系(生产上的、空间上的、信息上的),导致工业企业在空间上集聚,最终形成工业地域。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归纳总结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关系2.不同发育程度的工业地域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区域特点发育程

10、度低的工业地域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经济较落后,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面积较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势力较小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工厂多,工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面积广,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探究二工业分散互动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手机主要零部件包括显示屏、芯片、电路板、照相模组、摄像头、电池、电池材料、天线、指示灯、充电器、内存条、滤光片、特殊显示模块、被动元件、五金件、开关器件、按键、连接器、SIM卡座、扬声器、蜂鸣器

11、、受话器、振动马达。材料二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1)诺基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制造企业之一,在全球共有十家生产制造点,分别设在中国、印度、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英国、巴西和墨西哥。试结合材料一,分析诺基亚可以在全球各地建立手机生产基地的原因。【答案】手机零部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可以进行空运,因此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美国波音737飞机可以布局在多个地方的原因。【答案】飞机生产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因此零部件生产厂可以分布在不同地方。(3)诺基亚手机和波音飞机分散布

12、局的优势有哪些?【答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廉价劳动力,或接近科技发达地区),减少市场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实现跨国公司总部与加工基地、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之间联系的方式有哪些?【答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点拨】工业分散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工业企业需选择最佳区位,降低成本。归纳总结1.工业分散的原因和目的2.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区别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它们都是工业联系的结果,两者都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1.图a中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13、()。A.生产协作B.商贸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解析】从图中可知为某一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多道工序,因此属于生产协作关系。【答案】A2.图b所示工厂元件生产的全球化,其最终目的是()。A.扩大生产规模B.降低成本C.减轻污染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解析】企业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答案】B3.阅读材料和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自1971年9月天津无线电厂成功试制我国第一台彩电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彩电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消费类电子工业中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1988年全国有12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1037万台;1996年有90家

14、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2711万台;2004年彩电生产企业减少到40余家;2005年彩电产量约为8283万台。(1)简要说明19881996年、19972005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的发展与空间变化。(2)指出我国彩电制造业集聚产业的效益。(3)推测未来10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解析】第(1)题,依据图甲和图乙并结合材料分两个时间段分别描述,注意从增长情况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回答。第(2)题,结合教材中产业集聚的好处总结回答。第(3)题,依据图甲中几个省的空间分布和图乙的增长率进行预测。【答案】(1)19881996年彩电产量大幅度增长(由1988年的1037万台增加到1996年的2711万台);生产企业减少;(六省区)集中度提高(由1988年的50%左右提高到1996年的80%左右);广东、四川、江苏增势明显。19972005年彩电产量进一步大幅度增长(2005年达8283万台);省区集中度变动不大;省区间转移明显(广东高速集聚,山东、辽宁不断增加,四川大幅度下降)。(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3)未来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将更加集聚于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以及辽宁等地区)。【答案】工业联系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