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68257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 一、 学习交流(一)、积累。1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正面例子: 2我国历史上谏难、纳谏更难的反面事例:(二)、词句理解。1在括号内解释下列词语,在文句下写出翻译。于是入朝( )见( )威王,曰:“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 )妻私( )臣,臣之妻畏( )臣,臣之妻有求于臣, 皆以( )美于( )徐公。今齐地( )方( )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 )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 ),王之( )蔽( )甚矣。”王曰:“善。”乃( )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 )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

2、受中赏;能谤( )讥于市朝( ),闻( )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 )进;期年( )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 )于( )齐。 此所谓战胜于( )朝廷。(三)、文意理解。1请根据课文分析邹忌讽谏成功的原因。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三、四段的内容。3分析邹忌与齐王这两个人物形象。4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二、展示点评三、达标检测(一)、填空1 ,甚于防川。(国语) 2兼听则明, 。(资治通鉴)3闻过即改, 。(贞观政要) 4 ,无则加勉。(论语)5用课文原句填空。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 。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语句是 _。写齐王纳谏而战胜敌国的语句是 _。(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第段的段意。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段的段意。3邹忌讽谏齐威王的目的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概述。4请结合课文,分析邹忌和齐王这两个人物形象。邹忌: 齐王: 5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例子各一个:6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我国历史上谏难、纳谏更难的事例各一个:7读了本文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_四、学后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