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工程师试题专业知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682385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工程师试题专业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级工程师试题专业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级工程师试题专业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级工程师试题专业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级工程师试题专业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工程师试题专业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工程师试题专业知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简答题1、我国基本建设程序中设计前期三项工作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一个建设项目的设计前期工作阶段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其最终投资决策作出项目评估报告等三项内容,达到最终立项目标。2、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建设项目要符合所在地域、城市、乡镇总体规划。要节约用地,不占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并符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的有关规定。有利于保护环境与景观,首先要执行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若生产建筑会产生振动、噪声、粉尘、有害气、有毒物、易燃易爆品其贮运对环境产生影响,要严守规定。修路、建厂尽量远离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5、简述竖向设计应该满足

2、的要求。答: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对土壤的冲刷。各项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要求以及工程管线适宜的埋设深度场地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车行、人行及无障碍设计的技术要求场地设计高程与周围相应的现状高程及规划控制高程之间,有合理的衔接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场地之间,建筑物与道路、停车场、广场之间有合理的关系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1、 简述城市工业用地的布置要求。答:(1)建设用地要求 (2)交通运输要求 (3)防止工业时城市环境的污染 (4)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2、简述城市总体艺术布局要求。答: (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规划的

3、关系 (2)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面貌关系 (3)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统一 (4)城市艺术面貌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密不可分。4、简述在城市管线工程管线交叉冲突时的一般处理原则。答:1、未建管线让已建成管线2、临时管线让永久管线3、小管道让大管道4、压力管让重力管5、可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道二、论述题 1、说明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答:城市规划是以城市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城市功能和土地利用为主要内容的二维空间的规划工作,是城市设计的基础,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形体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维空间的规划设计工作,它是城市规划继续,建筑设计是建筑单体工程的设计工作,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

4、继续和具体化,在建筑设计中应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建筑单体设计,用于塑造良好的整体建筑环境。1、某中等城市单位A位于城市商业区,经营不善,已破产倒闭,为提高单位职工福利,经查询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单位临街地块规划确定为公共设施用地,于2001年7月将单位临街建设多层商业用房,出租职工,取得良好效果。但该单位被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责令限期改正。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答:在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做法是合理的。原因是:按城市规划法,改变用地性质必须经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方可开工。该单位擅自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做法是错误的。建设用地性质变更程序:用地使用单位或开发单位提出申请报城市规划

5、主管部门、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城市规划和相关法律审查批准,报市政府备案。该单位新建了多层商业用房,应按照规定申报“一书多证”。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空间管制”规划的目的及意义,“空间管制”规划制定内容要求。(1) “空间管制”规划的目的及意义 适应城市建设从“计划安排”向“市场开发”的转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力度; 促进规划对生态自然、土地和水资源、能源及矿产资源、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2) 制定内容要求 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市域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在中心城区规划中:划

6、定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6. 计划部门、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各自在城市土地使用管理职责上的内容及差异 (1) 计划部门两方面的职能:a. 投资方向及投资规模的引导与控制b.耕地总量控制(2)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a.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b. 审批规划建设项目,核发“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 土地管理部门:a. 代表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签发国有土地使用证b.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 差异:三者工作构成了土地利用计划体系,但各机构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三、案例分析题 1. 城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析以下

7、为城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主要规划成果内容如下:(1) 本管理单元位于城市副中心区中南部,编号为A080207。规划范围东至建设十路,南临沙湖大道,西靠工业四路,北抵武青四干道,总用地面积85.04公顷,其中,可建设净用地面积68.22公顷,规划道路面积16.82公顷。(2) 本管理单元主导功能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娱乐及综合公园,四类用地占总用地面积不小于45%。其它用地功能为公共设施与居住混合用地、居住、广场及市政设施等。(3) 本管理单元内平均净容积率为2.08,总建筑面积142.22万平方米。(4) 本管理单元的主要图纸文件包括图纸A和图纸B,详见附图。试根据图纸A和图纸B,简

8、要回答一下问题:(1) 说明图纸A和图纸B的主要控制内容。(2) 图纸A和图纸B的控制要求有何差异?简要说明如此划分的意义。(3) 根据图纸提供的控制指标,试用简要文字描述本管理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答:1)图纸A的主要控制内容: 图纸A为法定文件,主要控制内容(1)“五线”控制:“五线”包括道路红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城市蓝线及城市黄线。本管理单元涉及其中的道路红线、城市绿线及城市黄线。(2)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2)图纸B的主要控制内容: 图纸B为指导文件,主要控制内容(1) 用地功能控制:用地性质及用地兼容性控制等。(2) 开发强度控制: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

9、(3) 公共设施配置。3)图纸A和图纸B的控制要求的主要差异:图纸A为法定性控制内容,具体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刚性;图纸B为指导内容,具体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弹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划分为法定文件和指导文件两部分,有利于区别对待不同的控制内容,强化公共开发项目的配置内容和标准,尤其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强化公共开发项目用地的选址、规模;针对商业开发项目可适应市场的配置和调节,商业开发项目用地控制、开发强度等指标作为指导性指标,保留了适当的弹性。4)本管理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1) 中央结合水面的绿地空间,形成开敞的绿心;绿心与基地内交通设施廊道共同形成有机的空间形态特征;(2) 外围高密

10、度、高强度的公共建筑形成了城市副中心的空间形象;(3) 基地建筑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形态特征。3. 市是南方一个内陆平原城市,属县级市,市区位于沪宁铁路线上,全市共有32个建制镇,请你对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0-2010)进行评析,重点指出其不当之处(见图)。答:(1)规划年限不正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年限应为15-20年。(2)中心镇数目过多,全市共有32个建制镇,中心镇就设了11个。(3)城镇体系布局的层级分布不均衡,中心镇11个,二级城镇仅4个,三级城镇多至17个,没有形成金字塔形结构。而且城镇分布也呈现不均衡;中心镇分布集中于东部地区(9个),西南部缺少有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城镇,难以

11、带动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4)与区域外的交通衔接关系较好,但市域内部交通系统整体不强,道路网分布较杂乱,重复建设较多。(5)铁路枢纽与高速公路之间联系应采用立交形式。高速公路至飞机场的立交位置不当,应可以结合中心城镇环路与机场连接。北部中心城镇环线与高速公路相交不宜再采用公交,避免高速公路上开口太多,不利管理,也影响车速。(6)铁路线两侧的三级干道设置没有必要。(7)污水厂重复建设且位置不当。由于太湖是内湖,也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应保持良好的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4. 市为我国中部地带滨江河丘陵地区的中等城市,城市规划远期将发展成为大城市(综合型港口工业城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中心城区组团沿

12、江向西、沿河向南平缓地发展,作为全市的行政、工业、交通、居住、商贸中心;城东区组团沿河向南平缓地发展,作为全市居住、文化教育科研新城区。形成全市两个组团式布局结构形态。城市远景向西和西南地区发展。交通现状:区域性铁路和公路通过城市。中心城区设有铁路货站和客站(铁路货站在城市对侧、客站与城市同侧布置),已建有工业货运码头和客货(混合)码头,西部有两条对外公路,西南部和东南部各有一条对外公路(其中西南公路与机场相联系);长途汽车站(客站)位于老城区边缘;城东区组团东部和南部各有一条对外公路。请对该城市总体规划中道路网规划的不足之处进行指正,并图示修改建议方案(见图)。答:(1) 城市“对外交通”问

13、题区域性过境公路从城市市区通过,对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功能区的干扰很大。铁路客站港口站、货站(码头)长途汽车客运枢纽换乘布局不合理。(2)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城市道路网结构不明确道路分组不合理城市干道功能不明确、系统混乱城市两个组团中心区跨河联系干道不畅城市主干道(生活性主干道)的走向缺乏与城市地域环境特色结合,难以形成景观轴线(3) 修改建议 在城市外围,结合外围山脚地区地形地貌与未来城市用地发展空间,规划城市快速环路、将区域性的过境公路交通绕经城市外围快速通过。 将货客混用的港口码头调整为客货分设,在铁路客站的北部城市生活岸线一侧设置专用的城市客运码头并与城市主干道形成便捷的联系

14、。调整城市中心地区长途汽车客站的位置至铁路客站的东侧。并相应在城东、城西、城南区组团设置新的长途汽车客站。 增设“城市货物流通中心”,布局有两处选址:一是结合铁路车站、工业货运码头、工业仓库区设置城市北部货物流通中心;二是在城市西南部结合城市外环路和城市生活性市场功能区的建设,设置南部货物流通中心。结合南北物流中心分别设置两处长途汽车货运站。西南部至飞机场的对外公路提高等级,调整为快速或高速路。 强化完善“方格网、放射干路和环形干路的混合式路网结构”,规划设置城市内环路解决中心城区组团中心地区的交通疏运,城市外环路解决城市两大组团外围地区的交通疏运和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问题。 城市道路网结构建议调整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路网系统。 规划按四级路网配置,形成区域性交通快速环路,滨江货运干道,火车站前综合性交通干道,贯穿城市两个组团的生活性干道,城市内环和外环交通性干道以及滨江、滨河城市景观游览道。构筑“三横、五纵、二环”的城市主干路系统。 打通贯穿两个组团东西向的主干道和次干道,增建两座跨河桥。 调整城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生活性主干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