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681424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文言知识归纳练习第一课时一、通假字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夙婴疾病,常在床蓐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5、远具时羞之奠 : 6、皆不幸早世:7、敛不凭其棺: 8、终葬先人之兆:9、以待馀年: 10、悠悠苍天,曷其有极:11纪于溪石上 1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14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二、古今异义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九岁不行 4、至于成立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6、臣之进退,实为狼狈7、吾去汴州 8、明年,丞相薨9、又可冀其成立邪 10、而齿牙动摇11、几何不从汝而死

2、也? 12、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13、能使愚者喜哭眷慕,乐而不能去者 14、徘徊于斗牛之间15望美人兮天一方三、词类活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臣具以表闻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但以刘日薄西山 4、汝又不果来: 5、莫如西归: 6、而视茫茫: 7、汝之纯明宜业其者:8、苍苍者欲化为白矣: 9、然后惟其所愿: 10、长吾女与汝女:11、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12、乃能衔哀致诚:13、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14、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15、将成家而致汝: 16故姓是溪为冉溪17名之以其能 18得其尤绝者家焉 19今予家是溪20合流屈曲而南 21牢笼百态 22东流入潇水 23自愚丘

3、东北行六十步 24盖上出也25宁武子“邦无道则愚” 26然则虽辱而愚之27溪虽莫利于世 28智而为愚者 29睿而为愚者也30咸以愚辱焉 31无以利世 3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33舞幽壑之潜蛟 34泣孤舟之嫠妇 35侣鱼虾而友麋鹿36月明星稀,乌鹊南 37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第二课时四、一词多义少 一时多少豪杰 解鞍少驻初程 臣少多疾病志 舅夺母志 听臣微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寻所向志,遂迷 行: 行年四岁 九岁不行矜: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至: 至微至陋 无以至今日以: 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谨拜表以闻 猥以微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臣具以表闻 是以区

4、区不能废远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见: 慈父见背 二州牧所见明知亲: 躬亲抚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日: 日薄西山 报养刘之日短当: 当侍东宫 死当结草薄: 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 拜: 拜臣郎中 谨拜表以闻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夙: 夙遭闵凶 夙夜忧叹致 A 乃能衔哀致诚B 致敬亭于幕府 C 将成家而致汝 D 何意致不厚 E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F 老妇前致词 G 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 第三课时就 A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B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C 指物作诗立就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之 A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C佯狂不知所之者 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E 告

5、汝十二郎之灵 始 A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C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D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E 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 舍A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B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D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 E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F 屋舍俨然 其 A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 齐国其庶几乎 E 汝其善抚之 信 A 其信然邪?其梦邪? B 愿陛下亲之信之 C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D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E 烟涛微茫信难求 然 A 呜呼!其信然 B 虽然,我自今年

6、来 C 吴广以为然 D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穷 A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为: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智而为愚者也/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故凡为愚者乐: 夫水,智者乐也 乐而不能去也名: 名之以其能 而名莫能定居: 冉氏尝居也 得泉焉,又买居之 莫: 而名莫能定 /寂寥而莫我知也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溪虽莫利于世类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第四课时之: 灌水之阳有溪焉/ 土之居者犹龂龂然/愚溪之上/ 愚池之东为愚堂 /池之中为愚岛 名

7、之以其能 /故谓之染溪/ 故更之为愚溪/ 又买居之/然则虽辱而愚之 /而无所避之 皆山水之奇者焉: 灌水之阳有溪焉 /得其尤绝者家焉 予得专而名焉 /咸以愚辱焉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然: 土之居者犹龂龂然 /则茫然而不违/ 昏然而同归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歌 扣舷而歌之 歌日 倚歌而和之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苏予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五、文言句式1皆山水之奇者 2夫水,智者乐也 3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4惟兄嫂是依: 5何为而在吾侧也 6莫我若也7寂寥而莫我知也 8何为其然也 9而今安在哉 10而又何羡乎1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8、 3吾又罢去 14而刘夙婴疾病 15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16名之以其能17溪虽莫利于世 1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9今予家是溪 20汝从于东 21渺渺兮予怀固定句式22其然乎?其不然乎? 是这样呢?或(还是)不是这样呢? “其其”格式构成选择复句。第五课时经典题练习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

9、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瓘浸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鉴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

10、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 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明经 第:考取。B. 子无为嫌 嫌:疑忌。C. 俾其守约束 俾 :使D.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吾所不及 公之逮所由使也 B. 因极推引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 逸则富以康 醉则更相枕以卧 D.保邦于未危 室西连于中闺3.下列对原

11、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第六课时附录第二 三 四 单元知识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