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678222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学习笔记信息化基础知识(第一章)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特点: 1、统一的系统集成; 2、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3、模块化可配置; 4、开放的系统 ERP 系统的功能: 1、财会管理; 2、生产控制管理; 3、物理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CRM)构成: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CRM)功能: 1、有一个统一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库; 2、能够提供销售、客户服务和营销三个业务的自动化工具; 3、具有整合各种客户联系渠道的能力; 4、具备从大

2、量数据中 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客户关系管理(CRM)特点: 1、可伸缩性; 2、可以执行 客户关系管理(CRM)功能: 1、自动化的销售; 2、自动化的市场营销; 3、自动化的客户服务 供应链管理(SCM)概念: 1、以客户为中心; 2、集成化管理; 3、扩展性管理; 4、合作管理; 5、多层次管理 供应链(SCM)设计原则: 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 2、简洁性; 3、取长补短; 4、动态性 5、合作性; 6、创新性; 7、战略性 商业智能(BI)功能: 1、数据仓库; 2、数据ETL; 3、数据统计输出报表; 4、分析功能 商业智能(BI)层次: 1、数据报表;2、多维数据分析;3、

3、数据挖掘 商业智能(BI)步骤: 1、需求分析; 2、数据仓库建模; 3、数据抽取; 4、建立商业智能分析报表; 5、用户培训和数据模型模拟测试; 6、系统改进和完善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第二章) 四控: 1、质量控制; 2、进度控制; 3、投资控制; 4、变更控制 三管: 1、合同管理; 2、信息管理; 3、安全管理 一协调: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 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 1、科学技术含量高; 2、风险大; 3、设计与工程实施的紧密结合; 4、信息系统工程隐蔽性与现场的不确定性; 5、信息安

4、全特性; 6、信息系统工程设计许多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问题 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业务: 1、系统开发审计; 2、主要数据中心、网络、通信设施的结构审计; 3、支持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 4、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 5、灾难恢复和业务持续计划审计; 6、系统安全审计; 7、网站信息审计; 8、全面控制审计; 9、系统运营效能、投资回报率及应用开发测试审计; 10、软件及硬件供应商及外包服务商提供的方案、产品及服务质量是否与合同相符审计 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特点: 1、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 3、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

5、品; 4、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5、技术是核心 系统系统集成分类: 1、设备系统集成; 2、应用系统集成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质量保证过程; 2、验证过程; 3、确认过程; 4、评审过程; 5、审计过程等 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方法; 2、原型法; 3、面向对象法 系统开发周期: 1、立项阶段; 2、开发阶段; 3、运维阶段; 4、消亡阶段 开发阶段周期: 1、总体规划阶段; 2、系统分析阶段; 3、系统设计阶段; 4、系统实施阶段; 5、系统验收阶段 原型法特点: 1、实际可行; 2、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 3、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软件配置管理: 1、管理和计划; 2、配置

6、标识; 3、配置控制; 4、配置审计; 5、发布管理和交付 软件开发环境: 1、需求工具; 2、设计工具; 3、构造工具; 4、测试工具; 5、维护工具; 6、配置管理工具; 7、工程管理工具; 8、工程过程工具; 9、质量工具 软件过程管理: 1、启动和范围定义; 2、软件项目计划; 3、软件项目实施; 4、评审和评价; 5、关闭; 6、软件工程质量 面向对象的概念: 1、对象; 2、类; 3、抽象; 4、封装; 5、继承; 6、多态; 7、接口; 8、消息; 9、组件; 10、模式; 11、复用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的建模语言,它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表示,用

7、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的文档。 UML 的设计目标: 1、成为一个通用的建模语言,可供所有建模者使用; 2、能够很好的支持设计工作; 3、能够准确表达当前软件开发中的热点问题; 4、尽可能简单的同时能够对应用系统的各个方面建模 UML 的视图有: 1、结构; 2、动态行为; 3、模型管理 UML 的经验: 1、迭代式开发; 2、需求管理; 3、控制软件变更; 4、验证软件质量; 5、可视化软件建模; 6、以组件为中心的软件架构 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 1、用例模型; 2、类-对象模型; 3、对象-关系模型; 4、对象-行为模型 面向对象的分析目标: 1、描述用户需求;

8、2、建立创建软件设计的基础; 3、定义软件完成后可被确认的一组需求 面向对象的分析步骤: 1、发现角色/参与者; 2、发现用例; 3、建立用例模型; 4、进行领域分析; 5、建立对象-关系模型; 6、建立对象-行为模型; 7、建立功能模型 软件架构: 1、管道/过滤器模式; 2、面向对象模式; 3、事件驱动模式; 4、分层模式; 5、知识库模式; 6、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管道/过滤器模式的优点: 1、高内聚、低耦合; 2、多过滤器简单合成; 3、功能模块重用; 4、便于维护; 5、支持特定分析; 6、支持并行操作 管道/过滤器模式的缺点: 1、导致系统成批操作; 2、需协调数据流; 3、性能下

9、降,实现复杂 面向对象模式的优点: 1、高度模块化; 2、封装数据隐蔽; 3、继承性提供数据共享; 4、灵活便于维护 面向对象模式的缺点:对象之间的调用需要知道所调用对象的标识事件驱动模式的优点: 1、支持重用,容易并发处理; 2、有良好的扩展性; 3、简化客户代码 时间驱动模式的缺点: 1、削弱对系统的控制能力; 2、数据交换问题; 3、逻辑关系变的更加复杂 分层模式的优点: 1、整体设计清晰; 2、支持系统设计逐级抽象; 3、良好的扩展性; 4、支持复用 分层模式的缺点: 1、分层不易、各层没有统一正确的抽象方法; 2、系统性能会下降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客户机与服务器分离,允

10、许网络分布操作; 2、二者开发可分开同时进行; 3、一个服务器可以服务于多个客户机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缺点: 1、依赖于网络,成为整个系统运作的瓶颈; 2、客户机要随服务器的变更而改变; 3、以局域网为中心,难以扩展到广域网或因特网; 4、数据安全性不好 软件架构设计总体目标: 1、最大化服用; 2、复杂问题简单化; 3、灵活的扩展性 软件架构需要考虑问题: 1、关系数据库与对象数据库的选择问题; 2、用户界面选择使用HTML; 3、灵活性和性能的考虑; 4、技术的选择; 5、聘请经验丰富的架构设计师 软件中间件: 1、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2、远程过程调用; 3、面向消息中间件; 4、分布式

11、对象中间件; 5、事物中间件 WEB 服务典型技术: 1、传递信息简单对象访问团协议SOAP; 2、WEB 服务描述语言WSDL; 3、WEB 服务统计描述、发现及集成UDDI; 4、数据交换XML 适合WEB services: 1、跨越防火墙; 2、应用程序集成; 3、B2B 集成; 4、软件重用 不适合 WEB services: 1、单击应用程序; 2、局域网上的同构应用程序 局域网最常见协议: 1、微软 NETBEUI; 2、NOVELL 的IPX/SPX; 3、跨平台的TCP/IP 网络管理: 1、网络设备管理; 2、服务器管理; 3、资源管理; 4、用户管理 OSI 用户管理标准

12、: 1、配置管理; 2、性能管理; 3、故障管理; 4、安全管理; 5、计费管理 桌面管理的功能: 1、资产统计; 2、安全漏洞补丁; 3、自动分发、安装商业程序; 4、服务器监控软件的使用频率; 5、故障远程排除; 6、定制开发报表; 7、自动对客户端进行操作系统部署网络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技术; 2、报文交换技术; 3、分组交换技术; 4、ATM 技术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网络存储模式: 1、直接连接存储(DAS); 2、网络连接存储(NAS); 3、存储区域网络(SAN) 无线网络类型: 1、无线局域网(WLANs); 2、无线广域网络(WWANs); 3、无线城域网络(WMANs); 4、无线个人网络(WPANs) 综合布线: 1、工作区子系统; 2、水平子系统; 3、管理子系统; 4、垂直子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