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相关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67815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咨询心理学相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咨询心理学相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咨询心理学相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咨询心理学相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咨询心理学相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咨询心理学相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咨询心理学相关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第一节咨询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咨询简史一、心理咨询形成前的学术条件1、高尔顿:用测量方法研究心理活动个别差异2、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年)3、韦特默: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非“韦斯默”)4、比内-西蒙: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4年)5、大卫:防止学生问题行为,进行行为指导(1907年)6、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年)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1、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临床心理学2、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素是:个体差异的研究3、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4、19

2、54年,20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1、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2、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期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3、狭义的心理咨询: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是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的统称4、广义的心理咨询:狭义的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1、罗杰斯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2、威

3、尔森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心理适应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3、陈仲庚心理咨询明确三个问题 待解决问题的性质“咨询师态度与观点” 咨询师的技术 要达到的目标4、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三、关于心理治疗1、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2、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同点:目的一样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不同点:咨询协助解决;治疗矫治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态度:咨询师正确的观点与态度(一)唯物主义 观点1.遵循科学法则;2.依据事实; 3.个人经验;整体观念普遍联系(二)普遍联系 观点1.整体观念

4、; 2.把握事物的本质;3.时间限制限制观点普遍联系观点的多重含义1、心身一体心理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心理问题躯体化生理欠佳体验心理状态不适2、心理、生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3、整体性知情意行 永远相互联系(三)限制性 观点1、职责 限制职责不是无限的,不能“帮到底”解决心理问题本身,不包括具体事件2、时间 限制时间应有所限制,也不是绝对的3、感情 限制彼此的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过密接触、形成依赖咨询师个人情绪不能带入4、目标 限制目标锁定心理问题灵活的、任意的恰当预期效果(非“明确”)(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1、个人史原因2、个人史症状间逻辑关系3、用发展观

5、点看待求助者4、用发展眼光做动态考察(五)中立性态度1、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中;2、建立的咨询关系(亲密?)3、防止依赖情感限制4、咨询师尊严“理解”中性态度1、某人产生某种行为、情绪,是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2、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 3、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4、“评估”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一)品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品格(二)自我平衡能力1、有能力将不良情绪排除2、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3、咨询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 (非始终的)4、日常情绪稳定、自我平衡(三)善于容纳他人1、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体现咨询师高水平、高素质2、

6、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3、接纳求助者各类问题(四)有强烈的责任心1、对求助者负责 2、转诊 3、不夸大协助生活问题(五)“自知之明”(六)全心意为人民服务1、清楚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否满足社会道义要求2、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3、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4、中国,社会发展和个人成就融为一体 第四单元中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展望一、简史1、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丁瓒 贡献翻译青年期心理学“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心身疾病2、综合快速疗法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叶;丁瓒、伍正谊、李心天;我国心理咨询的良好开端二、现状1、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1986年,朝阳医院2、我国心理咨询特征开始职业化 管理不完善

7、 相当程序上被社会接受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三、展望未来发展1、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4、神圣意义2、社会需求广泛性3、职业化,以高效率来提高自身价值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5观点:1、心理结构 意识:面向外部世界 前意识: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 潜意识(无意识):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本能和原始冲动“深层心理学” 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2、人格结构 本我“快乐原则”追求生物本能欲望;要毫无约束寻求快感;个体保存功能自我 自我“现实原则”本我、超我之间;个体保存 超我“道德原则”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较大

8、程度上依赖父母影响3、心理动力个体保存、种族延续2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力比多:不是心理发展唯一动力 自我保存能力:自我发展的动力之一4、心理发展 口欲期; 肛欲期; 生殖器期(3-5岁); 潜伏期; 生殖期(12岁以后)5、适应问题 变相宣泄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变相满足 自我防御焦虑分为现实性、神经症性、道德性;正常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防御机制” 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与抑郁无关) 自我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现实要求的双重压力 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包括压抑、投射、力比多、负性评价“认识-领悟疗法”钟友斌 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9、巴甫洛夫、桑代克2、华生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刺激-反应模式” R= f(S) 不考虑刺激、反应的中间过程 有中介,无中介变量3、托尔曼新行为主义 B= f(S、P、H、T、A) 刺激、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4、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R= f(S.A) 操作性条件反射 变量A“第三变量”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 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替代学习a.观察学习b.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c.可预见行为后果,不必实际去经验d.经典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桑代克6、沃克行为治疗 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方法:系统脱敏法、模

10、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处罚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1、认知、行为不同 行为内部加工过程不重要、是不可探索的“黑箱” 认知过程、黑箱都重要2、认知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对未来事件的预期)行为分析(只针对事件)3、认知活动流程 刺激物经感觉器官成感觉材料 经过经验、人格折射 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 进一步激活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1、查普林对人本主义总体评价 强调:“个人”利益、价值、尊严、自由 反对:决定论、自然一元论、还原机械论2、人本主义的说法 同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联 以人

11、为本、第二浪潮 停留在实验心理学范围以外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1、人性 与其他动物区别的质的规定性 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2、人性心理学三种基本属性 生物属性内涵: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精神属性内涵: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 社会属性内涵: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心理属性、文化属性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一般程序 第一单元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 1、心理咨询的对象:心理正常、请求帮助2、心理咨询总体任务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心理咨询第一任务:帮助求助者认清自己的内、外世界 人的内、外世界相互作用,人类具备“积极

12、适应”能力 特别对那些有外控倾向的宿命论者 侧重对内部世界的认识与评估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 纠正不合理欲望、错误观念 求助者不清楚需要什么 错误观念将求助者引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帮助求助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 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 学会面对现实、应对现实 面对现实a.生活必须永远面对现实b.生存有真实意义的仅仅是我们的此时、此地c.过去的是历史,未来的是希望,现在是可把握 应对现实a.感性反应情绪化应对、儿童式应对随时随地采用情感式反应认定有心理问题b.理性反应事物间客观逻辑反应心理成熟心理健康人群表现最广泛最完善地形成决策c.悟性反应超现实反应形式以超然态度用哲理把

13、事物看穿剥离名利,摆脱不必要烦恼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一)分类1、按性质 发展心理咨询(适应新环境、为事业突破个人弱点) 健康心理咨询(挫折引起行为问题、心理健康遭到破坏)2、按规模 个体; 团体3、按时程 短程; 中程; 长期4、按形式 门诊; 电话; 互联网(二)程序1、资料搜集 搜集途径摄入性会谈与记录;观察与记录;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室记录 资料内容家庭健康史;目前生活学习工作状况;心理冲突的性质、强烈程序2、资料分析 排序:时间 筛选:剔除 比较:主症状、派生症状 分析:主因、诱因3、资料综合评估 主诉资料、临床直接间接资料(含心理测评结果)分析比较 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 确定其症状分割中的分类 鉴别诊断第三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1、3岁以前婴幼儿心理发展最大的威胁 安全感得不到满足2、儿童心理障碍的内容与形式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神经症3、青年心理问题的关键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动力4、中年人心理问题特点社会、家庭和自我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5、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 心理需要多数比较现实 离开工作岗位 社交减少易生产孤独感 第五节婚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