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67562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 数控加工艺(含夹具设计)及编程 题目类型 工程设计 题目来源 生产实际 1. 毕业设计内容要求:(1) 绘制完整的零件图。(2) 根据零件图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3)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工序,必须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4) 简明扼要地对此次设计进行总结,得出结论。(5) 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符合“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格式”的要求。 1题目类型:(1)理论研究(2)实验研究(3)工程设计(4)应用研究(5)软件开发2题目来源:(1)教师科研题(2)生产实际题(3)模拟或虚构题(4)学生自

2、选题2.主要参考资料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第一卷、第二卷 机械工业版社 1998年第一版 2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卷、第二卷 机械工业版社 2005年3月第三版 3 徐嘉元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9.9 4 吴宗泽 罗圣国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4 5 赵家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10月 6 倪森寿 机械工艺与装备习题集和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 7 李益民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年6月 8 徐宏海 数控加工工艺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

3、11月 3.毕业设计进度安排阶段阶 段 内 容起止时间1着手收集资料,并报送提纲审定2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提交初稿审查3修改,经审稿后定稿交稿4答辩与鉴定指导老师(签名): 时间: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时间: 系主任(签名): 时间: 目 录 摘要.1 第一章 绪论.7第二章 分析零件的技术资料.9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92.2确定零件的加工关键.10第三章 确定零件的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113.1.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其制造方法11 3.2 毛坯形状及尺寸.12. 3.3估算零件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14 3.3.1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14 3.4绘制毛坯简图.13第四章 选择零件的定位基

4、准及加工装备154.1零件的粗基准的选择.154.2 零件的精基准的选择.154.3 选择加工工艺装备.16第五章 选择零件表表面的加工方法.18 5.1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性原则185.1.1.加工顺序的原则.18. 5.2加工精度考虑的要素19 5.3车削用量的选择205.3.1 确定主轴转速20.5.3.2确定进给速度215.3.3确定背吃刀量21第六章 零件加工工序及其刀具确定和各工艺卡片226.1 零件工序的划分.226.2工步的划分236.3 确定零件的夹具及其加工方案246.4夹具的设计24.6.5零件刀具的选择266.6确定作用杆套件所用的刀具 26.6.7加工刀具卡片及加工工序

5、卡片276.8 零件程序的编辑.33. 参考文献45致谢.45附录.47 摘 要 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它的发展是信息技术(IT)与制造技术(MT)结合发展的结果。现代的CAD/CAM、FMS、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的。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知识是现代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

6、的。本次设计内容介绍了数控加工的特点、加工工艺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的一般步骤。并通过一定的实例详细的介绍了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方法。关键词: 数控技术 加工工艺 编程第一章 绪论 1.1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与目的 本次课题是来源于生产实际的作用杆套件数控加工工艺(含夹具设计)及编程。目的是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该作用杆零件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以便进一步了解并掌握机械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流程、夹具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的数控加工编程。1.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

7、、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2.1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1.2.2 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

8、,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第二章 分析零件的技术资料2.1零件工艺性分析1、查零件图的完整性:审查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是否完整、结构表达是否清楚。

9、(附图) 根据零件图所示:该套作用杆及调节杆零件是一表面有阶梯、U型槽、通孔、内槽、螺纹的套件,这套零件属于尺寸配合的复杂型零件;其中本套零件对于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多为公差的配合及其粗糙度的把握,最大的粗糙度值为Ra6.3,另外本作用杆在U型槽的对称度有要求,在加工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其对称度,主要是对夹具的要求较高,该作用杆采用的是一个俯视图及其底部俯视图完整的将零件的外形轮廓清楚的表达出来了,另由一个全剖视图将该零件尺寸大小精度、零件结构、配合定位螺纹的尺寸公差要求、安装定位U型槽的对称度要求,定位基准B,D清楚的表达出来了,另外两个视图已将该零件的螺纹的配合公差,尺寸度要求以及零件通孔的相

10、对位置也非常明朗,在图纸上清楚地注明了技术要求,为后续的加工工艺流程制定提供了很好的技术说明,总的来说,该零件图的绘制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其尺寸、公差以及技术要求的标注完整、合理,轮廓描述清楚。2、分析技术要求是否合理:(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2)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3)主要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4)表面质量要求;(5)热处理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是保证零件精度的重要要求。在工艺准备过程中,除了按其要求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检测基准,并满足其设计基准的规定外,还可以根据机床的特殊需要进行一些技术性的处理,以便有效地控制其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图中标注的对称度的要求,对其零件的配合公差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在加工时,要想达到上述的公差要求,在选择装夹、定位、选刀、走刀要有严格的、精密的尺寸公差考虑。表面粗糙度是保证零件表面微观精度的重要要求,也是合理选择机床、刀具及确定切削用量的重要依据。依据图纸可以得出该喷嘴零件具体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分别是: 3.5深度的槽圆面、26内孔,以及所构成的内侧面,由机械制图表10-11可得要求的精度等级分别是IT=10,IT=11。其余未注外表面和内表面轮廓的表面粗糙度Ra=12.5um,加工时为了达到所标粗糙度的要求,必须在加工方法上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是我们在后续加工工艺编制中必须要考虑的。正确分析零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