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67510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优选学案河流特征类题目常以区域河流分布图或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等为背景,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河流流量过程图以曲线图为主,主要表述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它能够反映河流水的空间来源(补给源及类型)和时间变化(水量季节变化、汛期出现时间及长短等)。典型的流量过程曲线图是由横、纵坐标和主体内容组成的坐标图。湖泊(水库)水量变化也可采用类似图表示。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近年高考命题中,此考点题量逐年增加。1河流特征的分析方法(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文特征要素描述特征影响因素流量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补给水源(降水、冰雪融水)多的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多的河流流量大;外流河一般越往下游流量越大,内流河则相反;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取决于补给形式的变化汛期夏汛(或其他季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春季含沙量含沙

3、量大(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结冰期有(无)、长(短)最冷月均温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发生在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水能大(小)河流水量大小;河流落差大小(2)河流水系特征分析(3)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4)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水库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硬化路面:增加地表径流,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

4、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5)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a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主干与支流之间成锐角(顺着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b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顶(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c根据河床形状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a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

5、,如黄河。b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河流流经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c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说明河流流经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如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答题模板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流速流速快(慢)汛期 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其他季节),汛期出现在月至月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结冰期为月至月凌汛有(无)凌汛含沙量含沙量大(小)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河流长度大(河流短小)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河流流向自向(方向)流,先向后折

6、向落差落差大(小)水系形态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支流支流多(少)河道特征河道宽(窄)、深(浅)、平直(弯曲)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流量过程曲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示例地区(我国)天气(我国)气候(北半球)(2)河流径流过程曲线的判读方法 根据纵坐标的流量数值确定河流流量的大小。 根据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曲线起伏大,说明季节变化明显)。例如,上图中,我国东北地区的流量曲线中,出现两个汛期,分别是在4、5月份和7、8、9月份。这是因为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季积雪消融,形成一次汛期,即春汛;到了夏季,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给该地区

7、的河流又带来一次汛期,即夏汛。 根据曲线的峰值的横坐标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 根据曲线的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例如,上图中,东北地区出现枯水期的时间明显少于西北地区。根据曲线是否连续,每月径流量,了解河流有无断流现象。从上面几幅图可看出,我国东部季风区基本没有断流现象,而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断流现象。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步骤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流量最低值出现在5月份。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

8、220立方米每秒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例(xx江苏卷)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D)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B)A蒸发 B下渗

9、C蒸腾 D地下径流解析第(1)题,该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作用明显减弱;第6年,植被得到恢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能力较第1年有所增强,故第1年的流速峰值、流量峰值、含沙量都应大于第6年。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第6年的河流径流量较第1年小,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的恢复,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读某河流相关资料图,完成13题。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A)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2图中甲时期河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D)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3关于图中乙时期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B)A季节性积雪融水减少

10、B大气降水最少C温度升高,蒸发旺盛D农业耗水量增加解析第1题,该河流径流量较小,且流量与气温相关性强,说明该流域气候干旱,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第2题,甲时期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第3题,该地区气候干旱,全年降水较少,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且不一定5月降水最少,B项错误。该地3、4月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较多,5月虽然气温继续升高,但季节性积雪融水反而减少。5月正值当地农作物生长期,农业灌溉用水大增。丰满水库是我国东北大型水库,以发电为主。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6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松花江流域鱼类资源缺乏B嫩江自东南流向西北

11、C松花江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松花江航运业不发达5理论上哈尔滨水文站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应非常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最可能是(C)A融水补给河流B地下水补给河流C大型水库发电D河流发生凌汛6下图中分别表示哈尔滨水文站和佳木斯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的是(C) A丁、甲B乙、丙C丙、乙D丙、甲解析第4题,松花江流域具有水域广阔、水中有机质丰富、水温适宜等条件,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嫩江大致自北向南流;松花江流域属于外流区,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松花江流域封冻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凌汛、洪涝等均影响航运,故航运业不发达。第5题,由图可知,第二松花江上建有大型水库,冬季发

12、电向下游大量放水,调节了冬季径流量,使哈尔滨水文站的冬季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较大。第6题,根据松花江所处的位置可知,4月和5月松花江有明显的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所以4、5月河流径流量应明显增大,故丁不可能反映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7、8月受降水影响,形成夏汛,河流径流量最大值应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故甲也不可能反映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根据图中哈尔滨水文站与佳木斯水文站所处的位置可判断佳木斯水文站位于下游,汇水面积较哈尔滨水文站大,故径流量要大于哈尔滨水文站,因此丙表示哈尔滨水文站,乙表示佳木斯水文站。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13、。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解析第(1)题,沼泽的形成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四个方面分析。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平原,往往排水不畅,汛期河水易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泽;纬度较高的地区,气温低而蒸发弱,且易形成地下冻土层,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有凌汛现象的河流在凌汛发生时河水泛滥,溢出两岸形成沼

14、泽。第(2)题,流经平原的河流,水流平缓,冲蚀和搬运能力弱,河流含沙量小;流经山区、高原的河流,流速较快,侵蚀、搬运作用明显,因而河流含沙量大。第(3)题,鱼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鱼类饵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和水温的高低。因此,从纬度高低、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少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15、。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课时达标(十一)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下图为胡卡尔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胡卡尔河水系河水最为浑浊时期是(D)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近年来,胡卡尔河cd河段河水浑浊度不断升高,其主要原因是(C)A气温年较差大B降水强度较小C植被覆盖度低D河流结冰期短解析第1题,河水一般在汛期较浑浊,原因是汛期降水较多而流域水土流失较严重,带入河流的泥沙较多。由图可知,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