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行业分析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67313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鲵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鲵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鲵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鲵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鲵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鲵行业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鲵行业分析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鲵行业分析报告 大鲵常见病害 目前危害大鲵的主要病害已达14种。主要病害种类包括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主要的细菌性疾病包括赤皮病、腐皮病、腹胀病(又称腹水病)、肠炎病、打印病(俗称红梅斑病)、烂尾病、烂嘴病、白点病、出血病等;真菌引起的疾病有水霉病;寄生性疾病有吸虫病、线虫病等。1腐皮病 (1)病症。表粘液脱落,摸起来粗糙;体表有许多油菜籽至绿豆粒状白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到中晚期,白色斑点进二步腐烂成溃疡,并附着一层白色内容物,尤以四肢最为严重。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略充血,厌食或废食,直至死亡。剖检死体,肝脏肿大,呈现紫红色,胃肠道充血,胆囊肿大,呈绿色,心脏色泽

2、变淡,肺紫红色。 ()防治:腐皮病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对药物敏感性比较一致并且灵敏度比较高的药物有:新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挑选高敏药物进行治疗是能够有效防治该病。大鲵腐皮病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大鲵是肉食性动物应分池单独饲养,防相互攻咬受伤;运输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防擦伤皮肤,大鲵下池前应进行药浴消毒;饲料营养价值要全面,添加维生素等成份;特别注意调节水质,池水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四定投饵”,以上措施将能有效地防治大鲵腐皮病。2烂尾病 (1)症状。娃娃鱼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组织充血、

3、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易腐烂,后期病灶处肌肉坏死,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尾部骨骼外露,此时娃娃鱼食欲减退或不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便会死亡。 (2)防治。致病菌主要为屈挠菌。用强氯精0.4pm或二氧化氯o.2。0.3p浓度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4天为一疗程;对病情较重的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或.o.pp孔雀石绿浸洗12分钟,并彻底清洗创伤表面的附着物,随后用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患处,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3烂嘴病 (1)病症:是口腔溃烂,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病鲵的上、下唇肿大、渗血、溃烂,严重的露出上、下颌骨;另一种是嘴唇外表正常,但口腔内上腭组织形成大

4、块蚀斑,并引起严重出血。也有的病鲵两种症状均有。病鲵长时间不能进食,体质减弱,易引起并发感染而死亡。 (2)防治。致病菌主要为屈挠菌。药敏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均高度敏感,采用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剂量为万i/k,连续注射天。 打印病(俗称红梅斑病) (1)病症。病鲵体表出现豆粒似的红斑,呈肿块状,有的表皮腐烂(均在红斑处),患病部位多在背部、尾部,也有少数在躯干和四肢的。被感染了的大鲵多游出人工筑穴,离群独游。解剖检查,心脏、肝、肺无病变。 (2)防治。致病菌主要为屈挠菌。药敏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均高度敏感,采用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剂量为2万u/,连续

5、注射7天。 5水霉病 (1)病症。被感染的受精卵和病鲵体表长出棉毛状的灰白色菌丝,菌丝长度可达3厘米,成丛生长的水霉如棉花絮在水中呈放射状,菌丝体清晰可见。早期只见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长出的棉絮状菌丝,感染部位肌肉溃烂,出血。严重时病鲵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消瘦。 ()防治。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工搬动、运输或其它机械损伤时,致使大鲵表皮损伤,给水霉菌可乘之机。此外,大鲵在越冬期,机体活动明显减少,从水中带来的一些杂物如藻类等很容易沉积在机体上,容易引发水霉菌在上面繁殖,进而侵入大鲵机体。 苗种下池前用孔雀石绿510克/米3浸泡102分钟;受伤的大鲵可用%孔雀石绿软膏或溃疡

6、灵软膏直接涂抹患处,防止水霉感染,孵化用的工具和设 3施事先用5克/升食盐水或1克米孔雀石绿浸泡消毒。治疗病鲵可用 10克/米3孔雀石绿浸泡1520分钟,并在患处涂抹1%。孔雀石绿软膏,对于 3正在孵化的受精卵,将感染水霉的卵带剪断剔出,用510克/米孔雀石绿浸 泡015分钟后单独孵化。 6消化道感染 ()病症。此病主要是由于饵料变质、水质恶化或大鲵误食变质饵料引起的。病鲵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肛门红肿,腹部膨胀,严重时胃肠纤毛上皮脱落坏死,胃肠道内大面积充血出血。最终可导致死亡。 (2)防治。投饵间隔期不宜过长,投饵时应将未吃完的残饵清除干净,以免饵料变质,引起水质恶化,在夏季高温时尤应注意。

7、另外,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无污染。治疗发现病鲵,及时隔离。病鲵饲养池换水,全池遍洒呋喃唑酮或土霉素0.2克/米3,同时将药物混拌于饵料中投喂,连喂34次为一疗程。大鲵线虫病 ()病症。由寄生在胃肠道中的线虫引起,有时可寄生于体表引起皮肤肌肉和胃肠壁粘膜发炎溃烂以至其他病菌入侵。线虫大量寄生时,掠夺鲵体营养,给病鲵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防治。将发病后所有大鲵移出,病鲵隔离并用医用碘酒或l%高锰酸钾涂抹患处并投喂适量驱虫药。内容总结(1)大鲵行业分析报告 大鲵常见病害 目前危害大鲵的主要病害已达14种(2)(2)防治:腐皮病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对药物敏感性比较一致并且灵敏度比较高的药物有:新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3)苗种下池前用孔雀石绿51克米3浸泡1020分钟(4)治疗病鲵可用 10克米3孔雀石绿浸泡1520分钟,并在患处涂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