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5 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67207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5 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年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5 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年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5 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年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5 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年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5 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5 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备考 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05 文言实词与虚词(含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5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之情状。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5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

2、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为狼与豺 10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z)嗟。易错成语勤温习1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作者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褒义。不能表示缺乏谋略。) 2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如履薄冰,比喻行事特别谨慎,存有戒心。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 3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侧目而视,又恨又怕地看着。不能形容骄傲自满。) 4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

3、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记者严阵以待,准备对付谁呢?)5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不比喻言行不一。) 写作素材常积累备考话题:利己与利他经典素材: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他是东方的“礼”,是东方的智慧。当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了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灯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者的先驱

4、,为了东方的黄金,为了东方的丝绸而来。所到之处,带给土著居民以灾难,带走了车载斗量的财富,留下了殖民地上泣血的控诉。所以郑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伦光辉;所以哥伦布的航海史是血色的,处处浸染着贪婪所带来的罪恶。时新素材: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

5、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清词丽句背一点1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鲤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许了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那一片苍郁容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机巧,于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适。2昭君出塞,流传千古。匈奴停兵请求和

6、亲,增强和睦,共谋稳定。为了黎民苍生,为了边塞稳定,昭君,和平的使者,为双方的百姓带来了和好的福音。这又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子期伯牙,共奏高山流水之音,和谐的旋律使彼此陶醉,对他们来说,这不算是双赢吗?刘邦项羽,为争天下而涂炭生灵,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也要用数十年来休养生息,这能算是双赢吗?3玫瑰与花刺相遇,各自告别了俗艳与尖刻,成就了傲视群芳的铿锵战将。乔丹与皮蓬相遇,各自告别了独角戏与狂傲腔,成就了历史上的神话公牛。你与我在生活中相遇,请告别猜忌与功名,成就双赢的和谐篇章,垒起更高的人生峰塔吧!4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

7、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5要是生活在人群当中,那他就绝对不应该摒弃任何人只要这个人是大自然安排和产生的作品,哪怕这个人是一个最卑劣、最可笑的人。我们应该把这样一个人视为既成的事实和无法改变:这个人遵循一条永恒的、形而上的规律,只能表现出他的这个样子。如果我们碰 到一个糟糕透顶的人,那就要记住这句话:“林子里总少不了一些怪鸟。”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是不公正的,我们也就等于向这个人发出了生死决斗的挑战。技能再提高第一章:文言实词探究文言实词的准确意

8、思主要从两个方面思考:1看题内。要注意结合所给文言文本身语段,主要是语境和前后文的句法进行推断;2想题外。若结合语境仍不能得出,则要联想课外的与这个实词有关的现代汉语词汇和其本身音形上的特点。即内外结合。主要方法有:一、语境推义:这是在做文言文词语类题目的时候,最直接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一个多义词在句子中的上下文,来确定该词在这一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无论是在字词题中,还是在翻译题中,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确定某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具体做法或说思维过程是,当一句话中有一个词意义难以确定时,可以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把难以确定意义的词空置出来,形成一个填空练习,然后选择最适合句义、

9、文义的词语填空,借此确定词语的意义。如:需确定“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组”的意义,可先译为:“当他用()捆绑燕父子的时候”。然后依据句意,空格中填入绳子较为合适,且“组”又带有“纟”字边,从字义和“丝线”之类有关,从而可以确定“组”的含义是“绳子”。二、句法推义:一方面,文言文中常有互文、对偶、排比等形式的句子,其对应结构中的字词意义往往有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关系,根据文言词句在结构上的这种对称性特点,可以断定该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从而推断出该词的词性和词义。另一方面,根据与某文言实词进行搭配的前后词语的意义、词性,通过语法功能来确定多义字词的准确义项。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

10、入”中“殚”与其对应位置的“竭”,应是相近的关系,故可推出其词义为“竭尽”。三、语汇推义:这大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一是成语(成语实际是连结更紧密的合成词)。1合成词当能拆开时,则先将拆开后的每个语素各自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合并成一个现代汉语短语,再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古今意思是否相同的判断。例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先把“指示”分开进行分别的翻译,则“指”是“指出,用手指”的意思;“示”是“看”的意思,合起来则为“用手指给谁看”,适合原文的语境,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是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意思显然不同。2成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11、。“素”可想成语“素昧平生”中的“素”是“平素,往常的”,由此断定词义。四、音形推义:这个方法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形推义,一是以音推义。1以形推义。如下面句子“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砺”不清楚,可根据句子“砺”的前面是“金”,表铁的东西;后面是“则利”,表锋利,从文意我们可以推断它可能是一种石,而“砺”本身又是“石”旁,故可基本判定其应是“磨刀石”。2以音推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依本义在句子中讲不通,以同音、或同声符字“早代替,文意正好通顺,可推知:蚤通早。在做题时,运用以上四种文言实词推义的方法,要注意两点:注意顺序,综合运用做题时要按照“语境推义句法推义语汇推义音

12、形推义”的顺序来进行操作。还要强调一下“古今异义”和“通假字”文言文中出现的“双音节”与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有下面四种对应情况:词词:古代也是一个词,但词义、色彩已有不同,如“亲戚”,古代指直系亲属,现在词义范围扩大,泛指与母系一方有亲缘关系的人;词组一词;古代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的词组,而现在已是固定的双音词,如“地方”,“地”指“土地”,“方”指“方圆”,合起来应为“土地方圆”,而现在则是一个固定的词,指某个地方;伪双音节词双音节词:在古汉语中,两个不相关的单音词碰巧连在了一起,但不是词组,只是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相同。如“昨日入城市”中的“城市”,“城”是城市义,而“市”是“做买卖”的意思,合起

13、来应为“到城里做买卖”;偏义复词并列合成词: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而这一对词语若在现代汉语中仍存在,则往往是两个语素是并列关系的合成词。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只有“作”的意思,而无“休息”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是指“工作和休息”两个方面。辨析古今异义双音节词用先拆后合法:不能拆开时,则证明这个词的意义很固定,往往是古汉语中的专用词语、双声叠韵词,这一类的词一般和现代汉语同义。例如: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伶官传序)。因此,当遇到难以确定含义的文言词时,就可以从现代汉语中找出含有该文言词的并列关系的

14、合成词,或含有这个文言词语的成语,借助合成词或成语中其它语素的意义或整体意义,来确定文言词语的意义。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通假字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书写或传抄笔误,或为图省事有意写了笔画较少的音同、音近或形似的别字,后人沿用下来,约定俗成,也就成了通假字。在阅读文言文时,如果遇到某个字在句中用它的本义、引申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一般地说,以下三种情形可以通假:声旁字和形声字可以通假,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句中“禽”通“擒”,“禽”是“擒”的声旁字;声旁相同的形声字可以通假,

15、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墨子公输)句中“距”通“拒”,都是以“巨”为声旁的形声字,有时候,形声字还可以和它的声旁字通假,如:“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句中“指”通“旨”,“旨”是“指”的声旁字。第二章: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主要从词义、词性、关系、语气四个方面进行辨析。一、辨词义考试说明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里实际是两个方面,一是“常见的”,一是“在文中的用法”,具体做法是分三步走。一译: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二代:再将其代入文段中的语句,看是否成立,若不成立,不能讲通,则说明虚词意义不同。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将第句中的“其”的意思翻译出来,可译为“他的”,表第三人称;二代,将“他的”代入第句,显然不成立,不能说成“而我也后悔他的随着他们”,证明两个“其”意义不同。二、辨词性若两句中的虚词词义相同,按题干要求,仍需进行解析时,就要看它们之间词性的区别了。有些虚词的意义相同,但或者词性不同,或者用法不同,或者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