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片制作工艺流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67075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晶硅片制作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单晶硅片制作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单晶硅片制作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晶硅片制作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晶硅片制作工艺流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晶硅电磁片生产工艺流程 1 、硅片切割,材料准备: 工业制作硅电池所用的单晶硅材料,一般采用坩锅直拉法制 的太阳级单晶硅棒,原始的形状为圆柱形,然后切割成方形硅 片(或多晶方形硅片),硅片的边长一般为1015cm,厚度约 200350um,电阻率约1 Q .cm的p型(掺硼)。 2、去除损伤层: 硅片在切割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表面缺陷,这就会产生两个问 题,首先表面的质量较差,另外这些表面缺陷会在电池制造过 程中导致碎片增多。因此要将切割损伤层去除,一般采用碱或 酸腐蚀,腐蚀的厚度约 10um。3、制绒: 制绒,就是把相对光滑的原材料硅片的表面通过酸或碱腐蚀,使其凸凹不平,变得粗糙,形成漫反射,

2、减少直射到硅片 表面的太阳能的损失。对于单晶硅来说一般米用NaOH加醇的 方法腐蚀,利用单晶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在表面形成无数的金 字塔结构,碱液的温度约80 度,浓度约12%,腐蚀时间约15 分钟。对于多晶来说,一般采用酸法腐蚀。4、扩散制结: 扩散的目的在于形成 PN 结。普遍采用磷做 n 型掺杂。由于 固态扩散需要很高的温度,因此在扩散前硅片表面的洁净非常 重要,要求硅片在制绒后要进行清洗,即用酸来中和硅片表面 的碱残留和金属杂质。5、边缘刻蚀、清洗: 扩散过程中,在硅片的周边表面也形成了扩散层。周边扩散 层使电池的上下电极形成短路环,必须将它除去。周边上存在 任何微小的局部短路都会使电池

3、并联电阻下降,以至成为废品。 目前,工业化生产用等离子干法腐蚀,在辉光放电条件下通过 氟和氧交替对硅作用,去除含有扩散层的周边。扩散后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扩散过程中形成的磷硅玻璃。6、沉积减反射层: 沉积减反射层的目的在于减少表面反射,增加折射率。广泛使用PECVD淀积SiN,由于PECVD淀积SiN时,不光是生长SiN 作为减反射膜,同时生成了大量的原子氢 ,这些氢原子能对多晶 硅片具有表面钝化和体钝化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大批量生产。7、丝网印刷上下电极: 电极的制备是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 不仅决定了发射区的结构,而且也决定了电池的串联电阻和电池表面被金属覆盖的面积。,最早采用真空蒸镀或化学电镀技术,而现在普遍采用丝网印刷法,即通过特殊的印刷机和模版 将银浆铝浆(银铝浆)印刷在太阳电池的正背面,以形成正负 电极引线。 8 、共烧形成金属接触: 晶体硅太阳电池要通过三次印刷金属浆料,传统工艺要用二 次烧结才能形成良好的带有金属电极欧姆接触,共烧工艺只需 一次烧结,同时形成上下电极的欧姆接触。在太阳电池丝网印 刷电极制作中,通常采用链式烧结炉进行快速烧结。 9 、电池片测试: 完成的电池片经过测试分档进行归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