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4 包身工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670149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4 包身工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4 包身工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4 包身工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4 包身工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4 包身工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4 包身工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4 包身工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包身工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_、_、_等。答案:赛金花 上海屋檐下 法西斯细菌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繁衍(yn) 荤腥(hn) 怜悯(mn)B.噩梦() 契约(qi) 拷绸(ko)C.缜密(zhn) 瞌睡(k) 弄堂(ln)D.尘埃(i) 骷髅(k) 游说(shu)解析:A项,“衍”应读“yn”;B项,“契”应读“q”;D项,“埃”应读“i”。答案:C3.下列各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选出答案正确的一项( )(1)“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2)她们是带工老板的机器。(3)老板娘气哄哄地放在

2、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4)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对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A.(1)借喻 (2)暗喻 (3)借代 (4)借喻B.(1)借代 (2)借代 (3)双关 (4)借喻C.(1)借代 (2)暗喻 (3)借喻 (4)双关D.(1)借喻 (2)借代 (3)暗喻 (4)双关解析:此题考查对易混修辞的理解掌握情况。借喻侧重点在“喻”,借代侧重点在“代”,使用借喻修辞的句子,都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但借代修辞则不行;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是“是”“成了”等等;双关是指一句话含有字面和隐含的两层意思。答案:C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3、一项是( )A.包身工的作者是沈端先,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B.课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线,又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势为副线。C.课文记叙时注意点面结合。即对包身工居住条件、饮食条件和劳动条件作“面”的介绍,又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作“点”的描写。D.课文在记叙中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在结构上以空间为顺序,巧妙地将包身工的全部悲惨遭遇浓缩在一天的生活中。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的文体、线索、选材和组材的掌握情况。本文在组材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句子中,引号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

4、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表示特定称谓)B.“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表示强调)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表示讽刺或否定)D.东洋婆会心地笑了:“这个小姑娘坏得很,懒惰!”(表示强调)解析:此题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理解。A项中的引号表示强调,B项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项中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答案:C2.分析下列两组句子,看每组句子中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1)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一条水门汀的弄堂,把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块。(2)她们躺的地方

5、,到了一定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 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时间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不同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第(1)组句采用变式句,用以突出工房区域的特点;第(2)组句采用双重否定的方式,用以加强语气。答案:(1) (2)3.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反映包身工的生活?是如何组织的?解析:作者把三个生活图景作为重点。起床和吃饭,表现包身工恶劣的住宿、饮食条件;上班劳动,表现恶劣的劳动条件,两方面合在一起,构成了包身工地狱生活的全貌。参考答案:主要选取了三个场景:四点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情景;五点钟,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以时间顺序来

6、组织材料,课文中都有明显的时间提示。4.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课文中有哪些提示?答案:居住的条件简陋、生活紧张、惩罚残酷、精神麻木、统治“严密”、饭食猪狗不如。作品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展现出来,如: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四点一刻起床,四点半吃饭,五点钟上班,劳动十二个小时殴打、罚工钱、停生意、饿饭、吊起浆糊一般的薄粥里面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罐装的劳动力”少女的“害羞”感迟钝。5.把第18段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表

7、现力的分析能力。分析重点词语的表现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味出词语对描写对象的表达效果,对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的揭示作用。参考答案:主要动词分别在第1句、第2句、第4句,分别是“摔”“踢”“泼”,表现了“打杂的”的凶狠。这一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这三个动词,一个比一个凶。“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示出芦柴棒遭遇的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发指。这一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刻地表现了主题。6.本文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

8、要分析。解析: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和抒情。记叙作用在于叙述情节;议论的作用在于阐述观点;描写在于细微地刻画;说明在于介绍事物的特征;抒情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用以抒发人的某种情感。参考答案: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中间穿插必要的议论和抒情。顺叙部分,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描写为主,间以必要的说明和议论;补叙部分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说明为主,也穿插一些具体的描写,同时间以适当的议论。无论叙述、描写或说明、议论,都倾注着作者对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愤恨。许多语句都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这就更使文章具有撼人心魄的强大的感染力。快乐时光上哪儿去找 老师:“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完

9、诗后总要念给村里的老太太听,我认为你们写作时也要向他学习。” 学生:“可是叫我们上哪儿去找那些老太太呢?她们至少死了一千年了吧!”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基础知识1.下列全是同音字的一组( )A.肴 淆 崤 B.锭 碇 绽 C.拎 矜 衿 D.欧 殴 瓯解析:A项分别读“”“”“”;B项分别读“”“”“”;C项分别读“”“”“”。答案:D2.对下面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1)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2)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

10、(3)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4)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A.层进 转折 解释说明 补充说明B.补充说明 层进 补充说明 解释说明C.补充说明 转折 插说 解释说明D.层进 层进 插说 补充说明解析:破折号是本文出现的比较重要的标点符号,对它的几种常见作用要加以掌握。答案:C3.下列对报告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都属于散文的范畴。B.报告文学要有新闻性和文学性,不允许作艺术加工。C.报告文学的任务是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等。D.报告文学反映生活

11、迅速及时,被誉为“文学创作的轻骑兵”。解析:报告文学允许作艺术加工。在符合生活本质真实的前提下,允许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甚至必要的虚构。答案:B4.下面两个句子充满了作者的强烈的感情,揣摩这些句子,看看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答案: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

12、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的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的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的强烈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迫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

13、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5.“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拟物修辞的掌握及其具体作用的理解。参考答案:“饲养”在这里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方法,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看,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6.本文是怎样运用墨鸭捕鱼的事和饲养包身工营利的制度进行类比推理的?解析:根据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利用相似联想,推出其他属性也

14、可能相同的推理方法叫类比推理。参考答案:墨鸭整天捕鱼,包身工成天拼命干活。船户靠卖鱼得钱,日本资本家靠包身工滋养,带工老板两年内从每个包身工身上净拿二百三十元钱。船户态度并没有怎么虐待,日本资本家、带工老板的态度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由此得知,包身工的命运比起墨鸭来,还要凄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端午节 振 鹏 (1)“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拿着血汗去兑换工银的工人,经过了长时间劳作之后,面色都呈现银灰如死的惨容,凝滞无光的双目更是冷涩不堪。在他们疲乏不支的躯体上,一个个都被棉花灰裹着,远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飞絮的花衣。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在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