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66934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 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三个任务:公开报道、内参报道、联通工作。 内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创造,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 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内参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相称的是,对它的理 论研究很少,而且一些说法并不严谨。比如把内参监督当成一种舆论监督,认为内参是新闻等。 本文对这些问题详加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内参的不公开性公开与否是新闻与内参最重要的区别。公开性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概念。新闻的公开性一方面是指新闻信息的内容是可以公开的,另一 方面是指信息应该以公开的方式传播给公众。 内参报道则是不公开的。

2、在新闻理论中公开性是新闻的基本特性,与真实性、新鲜 性并称新闻的三大属性。在西方的新闻理论中公开性更是联系着知情权、舆论监督、新 闻自由、言论自由、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如果不公开,则群众不知情,不知情则没有公众舆论,没有 办法对于公众事物发表自由的言论,也就没有了舆论监督以及民主 政治。这也就是杰斐逊所说的没有报纸的国家。那么,内参的不公开性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从众多的 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依据,更确切的说是理论假设,即不稳 定假设一一公开报道一些不宜公开报道的信息会引起社会混乱,给 党和政府添麻烦,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大局。内参报道主要是反映各级组织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出现的

3、问题、情况,或者是某些不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社会问题、 社会现象,以至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或国家声誉,党的地方或中 央领导机关需要及时了解这些情况,以便尽快解决或纠正。对这些暂时不适宜作公开报道,又要让有关领导知道的问题和 情况,通过内参报道可以使党和政府及时掌握群众的脉搏、了解 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呼声和疾苦,成为沟通和密切党群联系的重要 渠道。 公开曝光容易引起连锁反应,激化干群矛盾,不但解决不 了问题,反而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效果如果 处理不好,或者公开披露,势必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有损于政府形 象。 正是在这一假设的指导下,内参工作者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察 问题、把握大局

4、着眼于服务全党工作的大局。 知情权理念指导下的公开性与不稳定假设指导下的不公开性的对立,在实践层面上的反映就是新闻与内参的区别。知情权维护公众的知情权,而不稳定假设维护领导的知情权, 认为公众知情会不稳定,会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知情权的隐含概 念是观点的公开市场、意见的自我修正与舆论监督,其监督的对象 是政党和政府, 而不稳定假设则是站在党的立场上对社会进行监 督。 内参是不是舆论监督 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利 益和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的大体相同的 看法,舆论必须是公开表达的意见。 从这个词语的西方来源上看,其现代意义与西方近现代社会 中的民主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它关系着公

5、众表达意见的权利。 在民主政治制度的框架里,新闻媒介进行舆论监督,其首 要条件是信息充分公开和言论充分自由。 反观内参,其既不符合舆论的定义,也不符合舆论监 督的首要条件。从定义上看,舆论的主体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基本相同的人 们和社会集团,而且是公开表达的意见。而内参消息的读者是领导干部,还分为几个不同的级别。 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固然是基本相近的,但与社会公众 相比其人数毕竟是少数。而新华社级别最高的记者反映只有中央最高领导人才能看到。这样的阅读范围自然不能说形成舆论,而且也没有公开的意见 表达。从首要条件来看,则更不能说是舆论。这两个首要条件之间也存在着逻辑关系,信息充分公开是言论

6、充分自由的前提条件。而内参的特性之一就是不公开性。所以,可以下结论,内参不能形成舆论。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代表公众监督政党与政府;而内参 则代表政党和政府监督社会。所以内参的监督也不能叫舆论监督。把内参监督当成是舆论监督而研究内参的文章不是个别情况,可以说对这一概念的运用很不严谨。那么内参到底是一种什么监督?徐朝雁在谈谈内参的采 访与写作一文中分析了内参监督与信访监督、纪检监督的不同, 在作者看来,内参监督是对事不对人 的监督,真正起到了党的耳 目作用,而信访、纪检则是纠举不法、弹劾失职,与古代御史相 类。其实,若要给内参究竟是一种什么监督下定论,就应该看 新闻媒介与新闻工作人员的性质。我国的

7、新闻事业是党领导下的事业,即事业属性,是国营公有; 新闻工作人员肩负着公开报道、内参报道、联通工作的三重任务。所以,内参监督与信访、纪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是同 一种监督,即体制内监督。而严格意义上的舆论监督应该是社会监督,是体制外的监督。 办好内参,既是党报的职责,也是同级党委的职责,这样 的论断也印证了这一点。内参是不是新闻内参也属于新闻的范畴。11 如果对已有的内参研究资料做一个研究综述,这种观点占 了绝大多数。与这种观点不同,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教授展江认为:内参只是供少数特权阶层享用的信息载体不是现代社会的正规 新闻。我比较同意展江教授的观点。我们还是从定义入手来分析。新闻是公开传

8、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2 冯健主编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内参的定义是: 通过不公开发行的刊物,在一定范围内传播的,不宜公开报道的消息,通常称为内参报道。其主要阅读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研究机构人员。区分的关键还是公开与否。一则重要的消息,如果限定在少数人范围内不让外传,那么它 就是情报或者秘闻不可告人。13这样我们可以下结论,内参不是新闻。结语 笔者认为,内参不是新闻,起码不是现代社 会的正规新闻。所以,内参的监督也不是舆论监督,而是一种体制内的监督,因 为内参不具有公开性,而且内参具有它特殊的价值。注释:易泽根:大变革时期党报要高度重视内参工作J,当代传播,1995年第5期 1213霖:新闻学概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朱家生、秦亚萍:做好党的耳目,搞好内参报道J,新闻记者,1991年 第9期 刘素荣、王建平、王焕双:把握大局,注重效果一一运用内参进行舆论监督的尝试J, 采编写,1999年第3期 李志远:党报内参报道的双重服务功能J,记者摇篮,2019 年第6期何梓华主编:新闻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 版11蔡祥斌:办好内部参考,当好耳目参谋J,新闻前哨,1999 年第7期(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