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667814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骨、指骨骨折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Bennett骨折)是一种不稳定性骨折。解剖上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构成鞍状关节,灵活而稳定,当暴力沿拇指纵轴作用于鞍状结节时,可于第一掌骨基底部形成自内上至外下的斜形骨折。近侧骨折块由于韧带及关节囊的附着,能保持与大多角骨的解剖关系,远侧骨折段则因外展拇长肌的牵拉,而向桡侧和背侧移位图1 。Bennett骨折复位较易,维持对位则较困难,复位后易再移位而畸形愈合,因此,这种骨折常需切开复位。适应证1.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再移位者。2.骨折12周后或陈旧性骨折,复位及外固

2、定有困难者。术前准备同切开复位术和内固定术。麻醉常用臂丛麻醉或局麻。手术步骤1.体位病人仰卧位,伤肢外展置于小台上;或伤肢屈肘置于胸前。切口(虚线所示)克氏针交叉固定克氏针固定于大多角骨图1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切口自第一掌骨中1/3起,沿掌骨桡侧与大鱼际肌桡侧缘纵行走向近侧,至腕横纹后,沿横纹走向尺侧,使切口呈L形图1。3.显露骨折端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后,于切口背侧,可见伸拇短肌腱,将之向背侧拉开。于第一掌骨近端切开骨膜及关节囊,作骨膜下剥离,以显露掌骨近端及骨折部位。4.复位助手固定伤手,术者握住伤员的拇指牵引,并使第一掌骨外展和背伸,同时用另一手拇指按压第一掌骨基底部,

3、使骨折复位。5.内固定复位后,一般多用1mm直径的克氏针作内固定。在助手维持对位下,如近侧骨折块较大,用手摇钻穿入两根克氏针,将远侧骨折段与三角形骨块交叉固定图1 。如近侧骨折块很小,难以用克氏针固定时,可将拇指置于外展对掌位,用克氏针将掌骨的远折段与大多角骨固定图1 。因为Bennett骨折的近侧骨折块复位后极易再移位,所以克氏针固定以前,应先检查复位是否正确。以免将骨折块在移位情况下固定,导致畸形愈合。内固定完成后,逐层缝合,并将克氏针尾部弯成钩状,埋于皮下。术后处理术后用石膏托固定前臂及腕关节于功能位,拇指外展对掌位。3周后拆线,并去除外固定。46周后,拔出克氏针。(二)掌、折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应证1.开放性手术伤合并掌、指骨骨折,常于清创修复时行内固定术。2.闭合性掌、指骨骨折仅在复位失败,或复位困难(如骨折时间过久)或不稳定性骨折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准备同切开复位术及内固定术。医学全在线麻醉多选用臂丛麻醉或局麻。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旋前置于手术台旁小台上。手部常用切口2.切口常用掌、指骨折切口如图所示图2 。图示的掌骨切口最适用于相邻的两根掌骨,单一掌骨骨折可将切口移至伤骨背侧的伸肌腱侧面。指骨骨折可以根据骨折的部位,选用其中的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