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66770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教案湛江师范学院 思政张森第一章 神奇的货币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结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有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结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略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措施,这对此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规定:分析货币在商品互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用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新课程学习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标规定】(一) 知识目的 、识

2、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因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3、运用货币知识阐明如何对的看待金钱。(二) 能力目的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渐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结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对的地金钱观,对的地结识金钱、使用金钱。【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教学难点】 纸币。【教学措施】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波

3、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学时时间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引学生回忆、讨论,平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起探究欲望和爱好。(二)进行新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引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步提出问题:要理解货币,一方面要理解商品。(1) 、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是用来互换的劳动产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

4、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干成为商品?学生活动:思考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互换才是商品。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教师活动:指引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刊登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也许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互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师活动: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5、。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互换是物物直接互换,随着互换的扩大,互换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互换成功必须是互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互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人们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互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人们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渐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互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诸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她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

6、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互换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2、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师活动:请同窗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总结讲评。(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涉及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达出来。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

7、衡量商品价值大小?教师点评:由于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达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阐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3) 流通手段。教师活动:同窗们看教材第页,思考这种商品互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互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互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步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互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互换活动提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互换活动是不是这样?这

8、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互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达:商品货币商品。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互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由于它是财富的代表。教师活动:同窗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互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干得到补偿,否则

9、,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教师活动:同窗们想想,货币可以互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教师活动:同窗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尚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人们可以看课本P5页,理解一下。3、 纸币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1) 纸币的产生教师活动:请同窗

10、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替代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由于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怀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怀它自身与否足值,因此,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替代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与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2) 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浮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背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3)制造假币是违法

11、行为教师活动:请同窗们阅读教材P-7页,阐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摸索问题。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当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国内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惜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重要知识框架如下:基本职能本质需要发展商品互换 货币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对的看待使用纸币【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的规定,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波及的有关链接知

12、识让学生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互相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摸索、领略有关生活现象中涉及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1.2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规定】(一)知识目的1、懂得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2、懂得外汇和汇率的含义。3、理解多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畴。、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二)能力目的、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对的使用信用工具的

13、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对的的金钱观。【教学重点】信用工具、外汇【教学难点】外汇、汇率【教学措施】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顿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用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懂得了货币的职能,并且懂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替代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互换带来了便利。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浮现了新的流通工具,人们懂得有哪些吗?学

14、生活动:一部分学生也许忙着翻书去找;一部分学生也许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也许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教师提问:人们懂得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二) 进行新课 、信用工具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步提出问题: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一般使用什么结算方式?2、 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3、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刊登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学生活动:学生在

15、教师的指引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刊登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两种结算方式:钞票结算和转帐结算。 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使用、高效与安全。我们应当学会使用信用卡。(理解常用信用卡的使用)教师活动:出示一张支票(复印单)这是我们学校为了购买多媒体给三联家电的一张票据,请人们看看,懂得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结论,引导学生懂得(3)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钞票支票两种,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钞票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钞票。教师活动:目前我们学校从北京某公司购进一批餐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