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66697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一、冲刺满分的文言文(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祖梦奇,户部侍郎。蒙正,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昇州。未几,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上谓之曰:“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则怏怏于心;及列于位,当尽其所蕴,虽言未必尽中,亦当俾协于道。”李昉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俄丁内艰,起复。先是,卢多逊为相,其

2、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后遂以为常。至是,蒙正奏曰:“臣忝甲科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况天下才能,不沾寸禄者多矣。今臣男始离襁褓,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至道初,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真宗即位,进左仆射。六年,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又封许。景德二年春,表请归洛。陛辞日,肩舆至东园门,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上谓蒙正曰:“卿诸子孰可用?”对曰:“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颍州推官,宰相才也。”夷简由是见知于上。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蒙正许之。及见,惊曰:“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

3、而勋业远过于吾。”令与诸子同学,供给甚厚。言之子,即弼也。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知人类如此。许国之命甫下而卒,年六十八。赠中书令,谥曰文穆。(选自宋史吕蒙正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B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C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D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解析:选C“升殿”构成动宾结构,“殿”作“升”的宾

4、语,中间不可断开,由此可排除B项。“因言”意为“趁机说”,后文是“言”的具体内容,故“言”后应断开,排除D项。“远人请和”中,“远人”为固定名词,“和”意为“和平共处”,其句意完整,故“和”后要停顿,由此可以排除A项,选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户部”为古官署,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及财政事宜。B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十年,所以古代称十年为“一纪”。C“太子太师”是古代官职,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多为虚衔无实职。D“陛辞”是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解析:选BB项,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古代称十二年

5、为“一纪”。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蒙正为人厚道正直。他遇事敢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只要有不公允的,他一定坚决反对,皇上赞许他能无所隐瞒。B吕蒙正为官铁面无私。前任宰相之子刚出仕就授官水部员外郎,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上奏反对,使卢多逊之子的官位只授九品京官,并被当作例制。C吕蒙正任人唯贤。当皇上问他的儿子哪个可以重用时,他回答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以任用,并且推荐了有相才的吕夷简。D吕蒙正关心国政。退休之际,他到殿上辞别之时,还不忘向皇帝进言,留下殷殷寄语。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解析:选BB项,“使卢多逊之子的官位只授九品京官”错误,吕蒙正做了宰相之后

6、,上奏反对的是给自己的儿子过高的官位,而不是针对卢多逊之子。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则怏怏于心。(5分)译文: (2)臣忝甲科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况天下才能,不沾寸禄者多矣。(5分)译文: 参考答案:(1)大凡读书人未显达时,见当世之政事违背常理的,就心中不快。(得分点:“达”“戾”“怏怏”各1分,句意2分)(2)我进士甲科及第,初任官时只授为九品京官。况且天下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人很多。(得分点:“释褐”“才能”“沾”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他的祖父吕梦奇,是户部侍郎。吕蒙正在太平兴国二年被

7、录取为进士第一名,被任命为将作监丞,到昇州做通判。不久,擢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大凡读书人未显达时,见当世之政事违背常理的,就心中不快;到被任用后,应当把心中所想全都说出来,虽然所说的不一定都合适,也应当使其符合于道。”李昉被罢免宰相后,吕蒙正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吕蒙正为人厚道宽容,有很高的名望,以坚守正道自律。遇事敢讲话,每次讨论时政,有不公允的,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上赞许他能无所隐瞒。赵普是开国元老,吕蒙正是后来提升的官员,做官十二年,同任宰相,赵普很推崇赞许他。不久,遭母丧,守丧未满三年被重新起用。先前,卢多逊任宰相时,他的儿子卢雍刚出仕就授官水部员外郎

8、,后来就当作常例。到现在,吕蒙正上奏说:“我进士甲科及第,初任官时只授为九品京官。况且天下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人很多。现在我儿子还幼小,请求以我刚出仕时的官职补任他。”从此宰相的儿子只授给九品京官,成为固定制度。至道初年,吕蒙正以右仆射身份出朝任河南府通判兼西京留守。真宗即位,晋升为左仆射。六年,授给他太子太师一职,封为莱国公,又改封为许国公。景德二年春天,吕蒙正上表请求辞官回洛阳。上殿辞行那天,坐轿到东园门,命令他的两个儿子扶着他到宫殿上,趁机对皇上说:“对远方的人要和平共处,停止战争节省财用,是古往今来的治国上策,希望陛下替百姓着想。”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皇上对吕蒙正说

9、:“你的几个儿子当中谁可以重用?”吕蒙正回答说:“我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以任用。臣有个侄儿叫吕夷简,现任颍州推官,具有做宰相的才能。”吕夷简因此被皇上知道。有个叫富言的人,是吕蒙正的门客。一天告诉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十来岁,想让他入书院。”吕蒙正答应了他。见面后,惊叹地说:“这个小孩将来名誉地位会与我相似,而功勋事业会远远超过我。”让他与自己的几个儿子一同学习,供给很优厚。富言的儿子就是富弼。后来富弼两次任宰相,也是以司徒退休。吕蒙正善于识人才就像这样。许国公的封命刚下来吕蒙正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八岁。追赠中书令,赐谥号为文穆。二、保5争9的古诗歌(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军 中 乐刘

10、克庄行营面面设刁斗,账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头两句描写军营戒备森严的场景,“面面”和“深深”形成照应,渲染了战场紧张、肃杀的氛围。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C诗中的将军不仅藐视敌人,认为“虏畏不敢犯”,还用“射麋捕鹿”这种畋猎方式来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D同是军旅诗,陆游关山月中“戍楼刁斗催落月”侧面烘托人物,而“更阑酒醒山月落”则直接写人。E全诗从帐门外写

11、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解析:选BCB项,“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错。诗歌描写的是身份高贵的将军不亲自骑马作战,只是一次次派遣士兵赶往险要之地驻守。C项,“虏畏不敢犯”是自以为是,盲目轻敌;“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错,将军“射麋捕鹿”是自己打猎设宴,饮酒作乐。6.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分析情感。诗歌开头两句写行营警卫森严,士兵们守卫营帐。中间六句写将军没有身先士卒,只是派兵驻守,自己却畋猎饮酒,挥霍彩缣打赏乐女,表达了诗人对将军不顾公事,一心贪图享受,穷

12、奢极欲的不满和批判。最后两句写士卒受伤无钱买药,表达出诗人对士卒悲惨境遇的同情,“谁知”二字,辛辣讽刺了将军不顾士兵死活的丑态。其次,再分析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在表达情感的时候,诗人对将军和士卒分别进行了描写,尤其是对将军有语言(自言虏畏不敢犯)、动作(射麋捕鹿来行酒)等细节描写,使骄奢淫逸的将军与浴血奋战、受伤却无钱买药的士卒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贯穿诗歌全文,因而是全诗最突出的技巧,是答题的关键。参考答案:诗人表达了对将军不顾边境安危和士兵死活、一心贪图享乐的丑恶行径的强烈愤慨,同时对戍边士卒的悲惨境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2分,意思对即可)诗作开头两句交代军营的环境,中间六句围绕“乐”字展开,集中写将军纵酒作乐、赏赐无度,为下文做铺垫。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将军转向士兵,由写“乐”转而写“悲”。一面是士兵驻守隘口,枕戈待旦,一面是将军玩忽职守,大意轻敌;一面是伴舞助兴的歌女可以随便得到“彩缣百段”的赏赐,另一面是“血战人”无钱买药疗伤。诗人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身强烈的思想感情。(4分,意思对即可;若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作答,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