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66649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6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5320字)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清_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认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诸葛亮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利创新精神。4、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重点:理清_叙述顺序,通过草船借箭这件事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学时数:约二课时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收集草船借箭有关资料;2、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可以跟着节奏齐唱,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师:会唱这首歌的同学还真不少,有谁能说

2、说,这首歌哪部电视名著的主题曲?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汇报。师:关于三国演义,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呢?(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重在强调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和方法。)2、谈话。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还真多,说明大家都读过不少的课外书籍。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一学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而成的有关“草船借箭”的故事。3、板书课题:11草船借箭二、整体感知1、生自读课文,想想从中知道了什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来自于学生的每个契机,强化学生“读”的本质训练。)2、听读课文录音,观看课文录像。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有关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

3、人?(本环节在于把学生引入课文中去,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师相机板书:诸葛亮神机妙算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写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重点引导生体会“神机妙算”,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弄清诸葛亮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或以“从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进一步的探究。)4、根据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试着分析与概括一下,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用关联词连起来说一说。生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有:知人物、识天文、巧安排。)师相机板书:知人物通天

4、文、地理巧安排三、课堂回顾,体验文本,感情读文。1、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作者匠心独运,着力刻画了四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周瑜阴险狡猾,诸葛亮从容镇定,鲁肃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大多数都体现在人物之间的对话之中,请同学们把这些对话找出来,同桌或小组内试着分角色读一读。要读出不同的语气。2、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读文,或者小组与小组之间挑战朗读。四、实践天地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历史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2、将草船借箭改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在我国的古典名著中,还有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外注意收集,讲给家人或朋友听一听。设计理念:本案以“大语

5、文”观为指导,把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寓学生的主动研究于阅读活动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综合素养;同时注重体现出“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主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设计特色:课内、课外结合,以读感悟,抓重点句进行突破性教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通过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学习后能较生动地复述课文。课前准备:1、教师、学生读三国演义第4246回。2、要求学生读后互相交流:(1)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对阵形势怎样?(2)周瑜因何要加害诸葛亮?他说过哪些要加害诸葛亮的话?(3)“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这对于借箭成

6、功至关重要吗?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4、布置学生了解一个“兵不厌诈”的故事或实际战例。5、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创设情境,交代背景,复习旧知。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曲终画面定格于“火烧赤壁”:(1)简介魏、蜀、吴的局势(即:“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2)三言两语忆“火烧赤壁”。(周瑜巧用火攻之计以少胜多,足见其善谋略,是个足智多谋之人。)2、谈话导入。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这样光彩不灭的人物形象、脍炙人口的故事。今天将要学习的“草船借箭”就是发生在“火烧赤壁”之前的又一个为人民群众熟知的故事。(创设情境,复习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

7、兴趣、求知欲望。)二、读题,破题,质疑。1、板书课题,读题。2、抓住学生朗读的重音点破题。3、质疑。(由破题入手,再由疑激趣。)三、初读课文,理清_的脉络。要求:通读课文试填空1、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之箭)来为难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2、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可以信赖,请其帮忙,积极做着“草船借箭”的(准备)。3、诸葛亮用(雾中曹营借箭)的妙计来对付周瑜的暗算,这是“草船借箭”的(经过)。4、诸葛亮(如期如数)交箭,周瑜的阴谋被(挫败)了,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引导学生更好的整体感知全文。)四、再读

8、课文,寻求突破点。1、本故事中主要人物有哪几位?本故事着力赞美谁?请划出文中直接赞美他的句子。2、交流。3、读句子: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解释“神机妙算”)(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把握本课的研究主题。)五、精读课文,深入研究。1、诸葛亮到底“算到了什么?”,竟让周瑜这样一个自恃甚高、心高气傲的人自叹不如呢?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再用心体会。2、汇报、交流。a、识天时生:诸葛亮算到三天后江上会出现大雾: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指导学生反复读此句,表现出雾的大。)师:何以见得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事先算到的?(师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句

9、子体会,并指导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生:1、诸葛亮敢立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的军令状,立下军令状后并不是急于造箭,而是悄悄向鲁肃借好20条草船,是因为他算到三天后有大雾,心中早已想好利用大雾去借箭。2、诸葛亮在前两天按兵不动,偏等第三天四更时分才行动,也是因为他早已事先预知到这场大雾。师:当三天后江上果如其所料,出现大雾时,诸葛亮心情如何?被秘密请来船中,全然不知的鲁肃当时的心情又会如何?试想象一下:当时俩人各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诸葛亮暗喜、得意:老天果然助我,公瑾你何以能加害于我?鲁肃害怕、吃惊:这么大的雾,若误入曹军水寨,如何能脱身?)师:同看这场大雾,俩人心情截然不同,试以俩人

10、的口吻分别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一句。师引导学生议:草船借箭发生于何季节?(冬季)这对借箭成功至关重要吗?总结:1、诸葛亮算到冬季雾在四更时最浓,以雾做掩护,曹操定会上当;2、冬季刮西北风,使借箭后船能顺风顺水地离开。b、懂地利生:诸葛亮借箭的过程考虑周全,安排巧妙,因为他熟悉地形。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组织讨论:诸葛亮是怎样利用地理位置巧妙、周全地实施借箭妙计的?c、识人心(一)根据学生要求,让学生自愿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a组研究:诸葛亮对周瑜:b组研究:诸葛亮对鲁肃:c组研究:诸葛亮对曹操。(二)依据各组的研究提纲汇报、交流,得出:1、诸葛亮看透周瑜是表面客气,内

11、心暗藏杀机,为顾全大局于是果断的决定将计就计;2、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守信义,因而知人善用,请鲁肃帮忙做好借箭的准备并为其保密;3、诸葛亮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弱点,巧用天时、地利一举借箭成功。(三)抓相关语句朗读;引导发现诸葛亮“识人心”的内容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1、深究“笑”的内涵,体会用词之准确。诸葛亮在笑谁呢?(1)他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2)他笑周瑜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胜利的笑。(3)他笑曹操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4)他想到自己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轻松击败周瑜的暗算,这是自负的笑。2、练习添加提示语。诸葛亮那一“笑”,让我们看到一个

12、谈笑风生、充满自信的诸葛亮。可见提示语中描写说话人动作、神态的词能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使人物更鲜活。_的第二自然段是周瑜、诸葛亮俩人的语言交锋,却缺少这样的画龙点睛之笔。请大家合作试添加。(学生合作探究,组织全班交流。)(重点围绕中心词“神机妙算”展开研究,并以此为点辐射全篇,摆脱传统的逐句、逐节讲解模式,尽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由感悟,合作探究。)六、总结,归纳。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诸葛亮全考虑到了。这“箭”借得好,这就叫“神机妙算”。而这一切,周瑜都没设想到,当他从鲁肃口中知道这一切,惟有“自叹不如”。指导读好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七、

13、深究“借”字,再塑诸葛亮的智者形象。1、组织辩论:是“借”箭还是“骗”箭?2、全班交流:“兵不厌诈”的故事。(如:空城计)(通过辩论和课外拓展,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变换角度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八、观看经过精心“剪辑”的电视剧中“草船借箭”的精彩片段,深化理解。九、复述课文。(通过列提纲复述,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十、拓展谈话。周瑜阴谋落空,没能杀掉诸葛亮,这成了周瑜的一块心病。此后,俩人还有过多次较量,周瑜均败于下风,以至临死前还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想知道更多故事,课后大家可以去读原著。(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十一、课外排演课本

14、剧。2023年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1635字)一、教材简析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周瑜称其“神机妙算”。从本课内容来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周瑜险恶用心的了然于胸,二是对借箭的通盘考虑和周到安排。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神机妙算”是本课教学重点。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诸葛亮 妒忌 都督 惩罚 擂鼓 呐喊 丞相 神机妙算、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二)能力目标理清_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三)情感目标1、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3、从古典故事中,体会民族文化之美。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难点: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