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淄博化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65657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淄博化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对淄博化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对淄博化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对淄博化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对淄博化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淄博化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淄博化工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淄博化工业发呈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淄博是重化工业都市,其化工产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近40%。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作为全市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化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随着着工业化、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老工业重化型都市,其化工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障碍。特别是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化工业更是首当其冲,遭受巨大冲击和影响。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构造调节,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化工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化和生态化,成为化工产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化工产业的壮大提高,对于引领和带动全市整个工

2、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化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我市化工产业发展基本较好,实力较强。改革开放以来,以齐鲁石化1万吨炼油和0万吨乙烯(二期)为标志的工程项目建设强力推动了全市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 1、产业体系较为完整,经济总量和效益全省领先。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自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市的化工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橡胶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每年以新增销售收入0亿左右的规模持续迅速扩张,行业总量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生产产品已涵盖石油化工、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化肥、农药、医药中间体

3、等十几种领域、品种万余个,已形成上下游一体、门类品种较齐全、产品大体配套的产业体系。截至年终,全市共有化工公司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1家,从业人员达.万人,总资产709.8亿元。规模以上化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92.2亿元,比增长.99倍,年均增长31.5%。规模以上化工公司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均在34%以上,占全省化工行业的2左右,其综合竞争实力居全省首位。 2、产业构造布局相对合理,园区建设发展迅速。淄博化工产业布局经历了从零散到集中,产业链不断向两端拉长延伸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目前,齐鲁石化、金诚石化、汇丰石化等石化公

4、司,已形成了以“油化纤”为特色的大型石化基地。此外,先后建立了国家级齐鲁化学工业区和省级山东桓台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两个化工专业园区,马桥化工园等一批园区正在发展成为规范化的专业化工园区。化工专业园区的建设增进了全市化工产业的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专业化发展。 3.龙头公司带动作用明显,品牌战略成效明显。齐鲁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石化骨干公司之一,淄博化工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齐鲁石化公司的强力辐射和带动。截止到末,齐鲁石化年销售收入占全市化工产业的5;新华医药、大成化工、金诚石化、东岳集团等一批地方化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被列为全国52户骨干公司和120户试点公司;蓝星东大、博汇集团、汇丰石化、联

5、合化工等一批优势骨干公司也呈现出迅速发展势头。截至年终,全市有2家公司销售收入过0亿元,其中过50亿元的家,过百亿元的2家。目前,全市16家上市公司中就有4家是化工公司。品牌战略成果丰硕。截止到末,全市有7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个产品获山东名牌;个公司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34个公司商标被评为山东省出名商标。 、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行业优势突出。近年来,全市化工行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步,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逐渐形成了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截至底,全市化工行业拥有国家级公司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家,省级公司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1家,博士后工作站个。公司研发

6、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力地增进了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重要技术装备达到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若干化工产品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以齐鲁公司、金诚石化为主的石油化工年综合油品加工能力超过万吨。氯碱化工生产装置能力158万吨,约占全省总量的28%和全国的8%。化工新材料发展快、后劲足。制冷剂、聚四氟乙烯、钛白粉产量亚洲第一;苯酐、增塑剂、黄原胶、VC等产品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树脂、农药等产品生产能力名列全国前三位。 二、金融危机对我市化工业的影响 化工行业是世界经济链条的重要环节,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最迅速的行业之一。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

7、全球的急速蔓延,世界性经济危机也迅速向国内化工领域传导,全市化工行业自去年9月份起,结束了长达数年的繁华发展期,初次进入下行轨道。突出的体现为:生产受阻,产品涨库,价格下跌,效益滑坡。一方面,受整个化工原料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影响,多数化工公司动工局限性,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12月,因各类因素停产的规模以上化工公司达58家,动工率局限性91。全市规模以上化工公司总产值增速由前三季度的3.6%,一路下滑至全年的14.3%。重要化工产品如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全年下降46,乙烯下降5.5;另一方面,产品价格跳水,库存大幅增长,经济效益滑坡。如硫黄从每吨6000多元最低跌至40元如下;草甘膦从每吨10万元

8、以上最低降至2.8万元。化工基本原料的硝酸、硫酸等“三酸两碱”产品价格降幅更是惊人,一落千丈,成为化工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的一种典型缩影。与此同步,产品压库现象严重。全年规模以上化工公司两项资金占用达81.9亿元,同比升高3.5%。生产下滑、价格下跌,导致公司利润下降。规模以上化工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的状况下,利税却下降43.,其中利润下降幅度达6.6%。公司亏损面达5.4%,亏损公司亏损额同比增长倍。 严峻的市场形势,加快了对某些落后技术和产能公司的裁减速度。那些在市场高峰期动工,具有较重的资源挥霍和环境污染,却仍能维持赚钱的落后公司就很难经受住压力的考验,资金链断裂,被迫关停,甚至破

9、产。而那些内在运营质量高的化工公司因其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却可以逆势上扬,在新一轮市场洗牌当中进一步成长。以金诚石化、东岳化工等为代表的57家高新技术化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利税76.5亿元,增长98%,其中利润.亿元,增长19.8%,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进入,随着着世界各国应对危机举措的实行,趋紧的经济发展大环境有所缓和,特别是国内一揽子抗危机、保增长政策的实行,使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积极向好,整个化工行业的景气度逐渐得到了恢复。我市的化工公司积极应对,危中求机,不断加大产品调节研发力度和市场开拓力度,也逐渐走出低谷,生产经营呈稳步回升态势。化工产值

10、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64%收窄到前三季度的下降.86%。销售收入由一季度下降165%,提高到前三季度增长24%;化工公司动工率由一季度的97%,提高到三季度的98%;亏损面比一季度减少了1.个百分点,亏损公司亏损额比一季度减少30%。规模以上化工行业利润、利税增幅分别由今年一季度的947、140.,提高到三季度的139.3%、1565%。但我们也要苏醒的结识到,化工行业利润好转除市场需求回暖外,重要是由以齐鲁石化为代表的石油加工业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下跌,产品销售利润率提高所致。若剔除齐鲁石化因素影响,化工公司利润、利税增幅分别由一季度的.27、.75%,提高到三季度的12.6%、17.21%,

11、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化工业要真正恢复,挣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尚需时日。 三、存在的问题 金融危机是对我市化工产业发展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的一次全面检查,透过危机我们既要看到我市化工产业的优势,更要苏醒的结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以期为我市化工产业调节振兴提供可资借鉴的发展思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有: 一是产品构造欠合理。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短”、“链断”,发展方式粗放。如乙烯、橡胶、化工医药中间体等原材料产品,大多数销往市外省外和国外,这些产品的后续加工都是高附加值的,对这些产品的深加工值得我们研究。 二是产业集中度不高。“散、乱、小”现象比较突出,小公司数量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

12、效应。目前仍有6%的化工公司未进入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 三是污染较严重。化工行业废物排放量大,以污水为例,我市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废水排放量为2210万吨,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的11.5,和造纸业一起构成我市排污大户。化工行业的污染不仅体现为污染排放量大,还体现为排放物毒性强。据美国排放毒性化学品目录在1994年刊登的记录成果,世界排放废弃物最多的1类公司中,化学工业名列榜首。 四是能耗巨大。我市化工行业能耗为876.2万吨原则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30.5。 五是核心竞争力不强。科研投入偏低,自主知识产权少,部分产品技术装备水平落后,高层次人才匮乏,支撑全市化工可

13、持续发展的人才、信息、科研和中介服务等平台建设亟待加强。 六是地方炼油公司原料供应及产品销售环节受政策性影响较大。 七是受土地、资源、环境等容量制约,发展空间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 八是国际化水平较低,对外合伙层次不高,产业外向度低。 四、发展重点 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使化工业面临着新一轮洗牌,进入了新一轮构造调节时期。为此,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化工行业调节振兴规划,全省提出了重点培植轮胎、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肥五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有机硅及硅材料、氟材料、膜材料及膜、新型合成材料、有机氯产品、专用化学品六大新兴产业。重点在淄博等地建设以大型公司辐射带动的公司扩张型园区,建

14、设以大宗产品集中地形成的产业汇集型化工园区等内容。充足承办省里的振兴规划,结合我市化工实际,做大做强四大优势产业是我市化工行业本次调节振兴的重点和核心。 .石油化工。适度控制总量,整合地方炼油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托齐鲁公司、金诚石化等骨干公司,通过一体化、园区化、基地化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炼油、乙烯,扩大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规模,重点向下游产品延伸,努力培植一批新优势产品。加快用先进合用技术改造提高既有装置水平并大力发展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加强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治理和循环运用,实现资源综合运用。 2.氯碱化工。实行总量控制,严格限制新增布点,进一步优化布局,注重产品平衡,完善产业链条。以

15、齐鲁公司、博汇集团、大成集团等为依托,借助氯碱规模优势,重点开发有机氯和无机氯系列产品。加快推广采用先进技术和装置,加快发展下游产品,拉长氯碱产业链。 3.精细化工。加快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提高老式精细化工产品质量和水平,强化骨干产品的优势。抓好一批重点产品发展和精细化工项目建设。 4化工新材料。紧紧环绕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加快资源整合,推动产业汇集,提高产业层次。以齐鲁公司和东岳集团为依托,以齐鲁化学工业区和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为载体,抓好一批重点领域产品发展和重要化工新材料项目建设。 五、措施和建议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来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增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调构造、促转变”将成为来年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我市化工产业可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