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格测验的类型♦(一) 自陈重表♦(二) 评定量表♦(三) 投射测验(一)自陈量表♦又称自陈问卷,是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依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去逐一回答, 以此衡量个人的性格特征♦最早的自陈量表是伍德沃斯(R. S. Woodworth)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个人资料调 查表,用于考察士兵对军队生活的适应性,并淘汰军队中的情绪障碍者该调查表的问题涉 及变态的恐怖反应、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睡眠障碍以及其它身心症状等后来被奉为人格 量表的蓝本♦自陈量表通常米用的题目形式有以下几种 1.是非式例如:你曾经害怕自己发疯吗?是 否.2.折中是非式•例如:你喜欢户外活动吗?是 否 不一定.3.选择式例如:A当遇到失败时我会意志消沉B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会感到紧张4.文字量表式例如:我所喜欢的人大多是♦A.拘谨缄默的B-介于A、C之间C.善于交际的.5.数字量表式♦例如:我担心考试失败 5 4 3 2 1(5代表经常,4代表多次,3代表偶尔,2代表极少,1代表从不)♦自陈量表假设被试充分地了解自己,并且能对题目作真实的回答这显然是靠不住的,因 为一个人不可能对自己的各个方面作全面而正确的观察;同时,在个人评估自己行为时,往 往会出现各种反应定势。
首先,被试往往对社会赞许性强的题目作肯定回答,对具有社会否定特征的题目作否定回 答,例如“我从来不撒谎”,有些被试就会回答“是”其次,还会出现反应的肯定定势、极端定势、谨慎定势及猜测定势等倾向,例如被试会对 题目大部分采用“是…是...是…”或“否...否…否”的回答,而不考虑内容如何这种反应方式 有可能反映了个体的一部分个性特征,也有可能是个体有意不作真实回答♦另外,研究表明,在指导语有意要求或测验标题内容明显时,被试会歪曲自己对问卷的真 实反应♦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人格测验的困难,为避免这些倾向,一方面可以通过测验指导语,使被 试能够真实回答;另一方面可以用题目的巧妙设计来避免上述的极端、折中、默认、肯定等 反应心向♦此外,许多人格测验还设计了检查反应定势的效度量表,如果该量表的分数达到一定程度,就视作答为无效二)评定量表.通常由一组描述个体特征或特质的词或句子组成,要求由他人经过观察对某个人的某种行 为或特质作出评价严格地说,它并非是一种测验,而是观察和晤谈的延伸观察和晤谈是了解人格的一种途 径,但这种途径是非正式的和非量化的评定量表是对观察、晤谈内容的总结由观察者在 评定量表上评价他人,将观察结果系统化和数量化,因此评定量表可以说是观察法和测验法 的结合。
♦ ——,一,,,,—一,—,,一一,一 …………, 评定量表在形式上与自陈量表相似只是作答者是他人而已,要求选择和被试最相符的一项♦_ -…… 最早是由高尔顿创制的,现在广泛地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评定量表的结果常作为编制人 格测验的效标资料♦1 .数字评定量表.提供一个顺序的数字系列,由评定者根据被试的行为确定一个数值例如评定个体的服装 审美,可以编制数字评定量表例:服装体现一个人的气质1 2 3 4 5服装搭配应有品位 1 23 4 5“1”表示不同意;“2”表示稍不同意;“3”表示说不准;“4”表示稍同意;“5”表示 同意♦2.描述评定量表♦对所要评定的行为提供一组具有顺序性的文字描述,如好、中、差等,由评定者选出一个 适合被试的描述♦描述评定量表可以与数字量表结合起来,对每一描述赋予一个数字等级,还可与图表结合起来例:请选择最符合被评者行为的描述:.他的谈锋如何?喋喋不休,善于辞令,只答问题,倾向于听,沉默寡言他的社交如何?常处于领袖地位,善于社交,社交有限,常回避,害羞,不易与人交流♦3. 标准评定量表.事先提供不同类型人的行为标准,由评定者将这些标准与被试的行为对照,看被试最像哪 一类人,由此获得被试特质的估计。
♦4. 强迫选择评定重表.此类量表中,提供许多组词汇或陈述句,要求评定者选出与被评者最相似或最不相似的词、 句子在有些情况下可有四个句子或词强迫选择评定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评定误差♦5.检核量表♦提供一个由许多形容词、名词或陈述句构成的一览表,要求评定者将表中所列与被评者的 行为逐一对照,将其中所有能描述被评者人格的词或项目圈出来,只需作“是”或“否”的判断, 最后对结果加以分析♦检核表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获得被评者人格特征的方法,编制比自陈量表要简单一些♦检核表有时也可作为一种自评量表来使用,考察被试的自我观念比较常用的检核表有问 题检核表和形容词检核表♦问题检核表主要用来探查行为或情绪障碍,观察者或被试只需将符合其情况的问题圈出, 最后便可评定问题所在♦形容词检核表则是要求被试阅读形容词,并划出与被试相符的形容词♦比较常用的形容词检核表是由高夫(H. G. Cough)等编制的,简称为ACL(Adjective Check List),由300个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形容词组成,要求被试在15〜20分钟内完成反应可在 24个方面记分(其中15个量表是根据爱德华15种需要编制的),其他9个量表则是根据不同 团体的反应差异编制出来的。
♦评定量表简单易行,但也会有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误差:在评定时吹毛求疵,过分严厉②宽容误差:对任何一个被试都选用较优的评语,给分过宽,不愿给人作出不好的评定, 使分数集中在量表的上端③趋中误差:倾向于将被试评为中间水平,避免以上的极端评定♦以上三种评定都会缩小分数分布的范围而使评分的区分度降低♦④ 逻辑误差:有些评定者把他认为相互关联的特质都作同样的评定♦⑤ “光环”效应:对一个人总的看法影响了对具体特质的评定,或以偏概全,对某一方面的 看法影响了对其他方面的评定♦⑥ 认知误差:由于评定者不了解、不熟悉被试而导致的误差♦为了减少评定的误差,使评定量表更有效,一般可米用如下的一些措施①对于评定的目标特质应作明确的定义,目标应尽量具体若必须作综合评定,则应由一 些具体评定组成作为评定者,必须对评定目标反复理解,切实地把握所评特质的含义,并 熟悉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②对于评定的结果应作详细的描述,而不能只是用简单的数字或形容词,最好对关键性的 行为做出明确说明♦③必须让评定者对被试作充分的观察,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料♦④评定者必须具备公正和客观的态度,避免“光环”效应、严格、宽容及趋中误差。
最好 让评定者注明评定所依据的事实或理由♦⑤评定的等级避免太细研究表明,只有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区别11个等级大多数人对于7级以上就不能做有效辨别了,因此一般将等级定为3〜10级之间,尤以5个等级最 常见♦⑥最好由多人充当评定者,如果仅有一人,也应当多次观察、评定,结果应当用平均值, 以减少评定者的误差♦⑦量表项目等级的排列顺序最好有所变化;不能都将好的反应放在一边,坏的反应放在 另一边♦⑧有时可采用相对评定法,即根据常态分布分配各等级应占人数的比例例如评定5个等级时,对于任一项目应有6%的人评定为1,24%的人为2, 40%的人为3, 24%的人为 4,6%的人为5三)投射测验1、投射测验的概念♦ ,一,,… ,,,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测评技术♦ 通俗地说,投射技术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他的反应♦主试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的含义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性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是个体自己 意识不到的♦投射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深层的意识激发出来,以了解个体的人格。
♦因此,对于投射测验来说,刺激情境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起动器,个体的反应是由此情境唤醒的内心人格世界的表现,投射出个体内在的需要和状态♦2、投射技术的基本假设是:.①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②个人的反应固然取决于当时的刺激和情境,但个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已有的经验、对未 来的企望,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作用;.③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意识说明自己(自陈法),而当个人面对一 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即 把一个反映其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上•3、投射测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测验所使用的刺激材料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被试有广泛自由的反应方式投射测 验一般只有简短的指示语,刺激材料意义模棱两可,其结构和意义完全由被试决定,这样才 能投射出被试的人格特点;反应的自由性可保证反应资料的丰富性,但这恰恰给记分带来困 难②投射测验的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被试不知道他的反应如何解释,因此减少了伪装的可 能性③投射测验的解释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可同时测量几个人格特质,目的在于了解整体的人 格及各特质问的关系。
♦4、投射测验的问题♦… …投射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正如前面提到的,它的非结构性和反应的自由性,给记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投射测验往往都缺乏可靠的信度和效度资料♦当前,人们力图从两个方面改进投射技术,一是尽可能将测验结果予以量化,二是加强主 试的训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