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65339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456789012345678901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质量是企业的里命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 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 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 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 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

2、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 企业的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企业丽壮观忽视质量 就是对生命用犯罪 Nrulc-clIs ik life erini*L我恒就南幅. 或H寓Mg*啊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 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 更好,但我们要“

3、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 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 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23456789012345678901234质量Quality 信誉的常石 企业的生命 卞金* AE再可 口供 1 增“下香 *什强,鞭H米 n 比 毒生存, 在聒 干可今的 eg a J? sstrHi 集 H*LW用* x AB* *由励不用A -中 金*由 K ,中FM “骑.立犷不 19t交G *髭

4、f *M* ICRH产且*日益(1例中 强 3KI户6套CK,让利H 耳粒鼻一.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防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 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 成本将大大提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沉重负担及损失。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 发现弥补,这更要求企业员工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式意识。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

5、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 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 也就无法保证。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质量问题有80叫于管理层,而只有20%勺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区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则: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C.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

6、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产 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回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T圈模式,PDCAJ圈模式可简述如下:P一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D-实施:实施计划;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只有这样,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

7、胜于市场。 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即品质标准意识)。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 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 么他的成本将会很高,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而 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但品质也不是越严 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在生产时,要 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客户标准要求去做,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一

8、、片 standard Ain itt推进标准化进程 q小增强企业竞争力金仁的*引*金专黑户.修才.聋雷的业捕彳 ,修慝前慢一打破吃鼻亩石.M吧善敏&昂,口厚M柱济必营布H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第八,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 伴随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需要学习。二十一世纪成功的企业将属于那些学习成长型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所以说,“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5 6789012345678901 23456随着人们对品质意识的认知的不断提升,其品质意识也会相应提升。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培训避打开成长之门

9、的金七月六判断一个企业的品质达到什么程度,大体可以依据以下进行推断。第一阶段模糊、第二阶段启蒙、第三阶段明白、第四阶段行动、第五阶段自觉;对质量管理的认识 和态度没有认识到质量管理是一项管理工具。发现质量问题往往指责质量部门承认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 但不能花费时间和财力去开展这项工作逐步了解质量管理的意义和内容,支持并帮助这项工作认识到质 量管理的权威性,知道自己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参与这项工作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工作的基础 和核心质量管理机构在组织中的地位与状况质量部门从属于设计或制造部门,重点限于检验,而检验工 作与质量部门是分开的把较为能干的人派到质量部门任职,质量部门依然从属其他部

10、门,工作的重点限 于检验质量部门对企业最高管理者负责,发生质量问题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负责人发挥重要作 用质量主持人成为企业主要人员,他提供的质量报告影响企业决策,质量部门还同用户建立联系质量主 管人员是企业主要负责人之一,质量问题是第一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出现质量问题之后才着手处理, 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是指责具体部门不能解决问题建立了解决质量问题的专门小组,但对问题的 长远解决没有研究建立起有关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正视质量,采取系统的方法对待能早期发现和解决 质量问题,各部门接受质量部门的建议和告诫除个别情况外,质量事故均能做到事先预防对质量成本有 无研究和分析没有质量成本的概念

11、,不知道发生的质量成本情况初步技术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正确,没 有成本分析,只是为了记账注意研究分析质量成本,报告与实际数差别缩小分析研究质量成本,进行质 量成本控制。报告与实际数接近报告数与实际数基本一致,自觉进行质量成本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情况对如何提高质量一无所知,没有解决质量问题的组织活动采取一定方法,进行短期努力,取得短期效果理解 提高质量活动的重要性,从产品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入手,提高质量,不限于事后和短期努力以“预防为主”为方针,作好各环节的质量工作,包括用户环节提高质量工作达到日常化和制度化质量管理的计划 开始在企业计划中提到质量计划,但只限于宣传由质量部门制定计划,各部门处于执行计划阶段各部门 提出质量计划,质量部门提出总计划,并协调实施有完善的质量计划网络质量管理的目标提出较高质量 的笼统目标,根据不足,没有实现目标的手段由质量部门提出总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总目标被分解 为子目标,落实到工段工位,目标和手段相结合在总目标之下,目标细分,子目标已落实到人,每个人 都自觉为实现总目标而完成子目标。企业管理者进行目标管理QC、组活动有无开展上级要搞就搞,无明QC小确目的,活动不经常对 QC小组支持、鼓励和宣传有专人负责 QC小组活动,检查和知道这项活动, 组见成果,员工有积极性定期公布 QC、组成果,召开发表会,登记和鼓励 QC、组活动,成果显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