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赋原文及译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650618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幽兰赋原文及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幽兰赋原文及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幽兰赋原文及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幽兰赋原文及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幽兰赋原文及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幽兰赋原文及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幽兰赋原文及译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幽兰赋原文及译文 黄庭坚幽兰赋原文及译文幽兰赋 -韩伯庸 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披幽兰兮,偏含国香。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于是嫩叶旁开,浮香外袭。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人握称美,未遭时主之恩;纳佩为华,空载骚人之什。光阴向晚,岁月将终。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乱群峰兮上下,杂百草兮横丛。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岂不处地销幽,受气仍别。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空牵戏蝶拂花蕊之翩翩,未遇来人寻芳春而采折。既生幽径,且任荣枯。幂轻烟而葱翠,带淑气而纷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见知之久无。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睹,迈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横琴写操,夫

2、子传之而至今;入梦为征,燕姞开之于前古。生虽失处,用乃有因。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虽见辞于下士,幸因遇于仁人。则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既征之而未见,寄愿移根于上苑。黄庭坚幽兰赋简介这篇文章是黄庭坚(1045即庆历五年生,1105即崇宁四年卒,享年六十一岁)58时的作品,写于年春。原文是唐人韩伯庸的应举之作,它对兰花作了生动的描述和热情的赞颂,赞颂生地偏僻,不被人们鉴赏的兰草,虽然不被人们理睬,但不卑不亢,仍繁华茂盛,姿态端方,不为世尘污染,显出“君子”的品格。这是黄庭坚在晚年历尽坎坷而受到皇帝的爱怜、提拔,奉诏而书,其诚惶诚恐的心情及凝聚的力量就可想而知了,

3、所以,此书的特点与前期相比,在漂洒俊逸的基础上更加苍劲有力,奇倔脱俗,堪称他的“闪光”之作。到了清同治年间,有位彭泽人欧阳霖来叶任知县,他在卧羊山看到了黄庭坚的摩崖题字,出于对黄庭坚的崇敬和同乡的亲切感情,就辗转索来了黄庭坚留世珍品幽兰赋命工刻石立之,据传欧阳公主持刊刻幽兰赋时,钩本中缺一带字,其故不详,因请当时河南名书法家汝州许静补写,特临黄书月余,今观许书,虽也气势磅礴,但不及黄书遒劲有力。 幽兰赋碑共十二通,每通高2.08米、宽0.60米、厚0.18米、行书三行。该碑遐迩闻名,在国内外很有影响,在全国仅此一套,除此之外皆复制碑。笔者,在八十年代末曾为一套拓片费尽周折无果。当时,老县长张介

4、民调任省委任职,省经省文物局批文仅拓三套。由此可见幽兰赋拓片的珍贵程度!后叶县明代县衙在九十年代修复时再次经省文物局批文拓了十套。近年来有由于各种原因时有幽兰赋拓片流向社会!目前,幽兰赋已经封碑在叶县明代县衙文物展厅中。 黄庭坚书幽兰赋的时代背景宋徽宗赵佶虽然昏庸无能,但对书画却很有天赋,造诣颇高。黄庭坚的书法受到这样一位皇帝的青睐,足以说明他的书法水平。除了宋徽宗喜爱黄庭坚的字以外,还有特殊的思想基础和时代背景。徽宗初登皇极,在踌躇满志之时,有感于前代外受辽、夏侵扰,内忧王小波、李顺等农民起义的冲击,王安石变法又归失败,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宋王朝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政治形势与赋中的“光阴向晚,

5、岁月将终。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含意默契。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不会不想扭转这样的局面,赋中的“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泛浩露则花飞三田。岂众草之敢陵,信有慎乎伐剪”等意思,正与他的思想合拍。情调的谐振,可能会使这位新皇帝产生勃勃雄心,要“收拾旧山河”,因而敕书此赋,以抒其志。当然,从全文看,内容也有文人骚客抒发怀才不遇、清高孤芳之情,有寄希望于当权者的赏识,加以提拔之意。由于这是黄庭坚在晚年历尽坎坷后,受到皇帝的爱怜奉敕而书,其诚惶诚恐的心情及凝聚的力量可想而知了。所以此书的特点与前期比,在飘洒俊逸的基础上更

6、加苍劲有力,奇倔脱俗,堪称他的“闪光”之作,不愧为我国书法宝库中的瑰宝。幽兰赋注释碑序:唐韩伯庸幽兰赋,吏部员外郎、臣黄庭坚,奉敕敬书于绩熙殿中一、唐:朝代名,开国皇帝李渊反隋前曾封为唐国公(山西古称唐地),因此建国称大唐国,后人称其朝代,往往简称之,尤常冠人名之上。二、韩伯庸:人名,唐德宗李适时人,为贞元(公元七八五八零六年)间进士,其它不详。span style=font-size:14.0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theme-font:minor-fareast;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