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65049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云南省楚雄市环城小学 周咏梅 联系电话:0878-3122550摘要: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辅助学生读、写、改,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和水平。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最关键、最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传统旧式的作文教学总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一段材料稍作提示后,让学生静坐下来冥思苦想,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灵感,收效并不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作文教学当中,能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多媒体运用于教学,

2、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改变以往呆板、沉闷的学习气氛,让作文课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让学生作文鲜活、丰富。此外,更能有效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反馈练习情况信息,给作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生“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写作是阅读能力的一个外在的体现,是自内而外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和积累语言为基础,也就是说要通过阅读的

3、内化吸收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及设备,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每一篇课文都用这样的方式去读,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们知道,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耳。然而,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而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

4、更加集中。用录音作示范和在因条件限制难于表现的伴奏、演唱等的情况下采用录音,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二、适时利用设备与资源辅助学生“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

5、”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一部分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而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恰恰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1、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多媒体课

6、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图象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作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如又一次习作,要求学生观察一种熟悉的小动物,抓特点写出其外形、生活习性、脾气等。于是我从网络上下载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运用“闪烁”的方法,先按从部分到整体,再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让学生按刚才的观察顺序说一说小白兔可爱的外形特点。由于计算机闪烁显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也较为直观,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也较有序而细致,因而个个言之有序

7、。如在观察了小白兔之后,叫了几位同学说说小白兔的外形。结果他们个个神采飞扬、信心十足。就连平时最怕写作的同学也举手发言了,而且说的还比较有条理。但从发言内容的质量来看,效果并不如意,同学们说的大同小异,无非都是“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三瓣嘴”等。为了让学生的思维不至于受到局限,于是,再次利用资源激活学生的兴趣:“大自然中活泼可爱的动物多着呢,不信你瞧!”点击课件,十几种常见的动物们跃然于屏幕上。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看着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个个情绪高昂,教师趁机问:“有你们喜欢的动物吗?”“有!”“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呢?”“我喜欢小狗!”“我喜欢小熊!” “我喜欢小

8、鸡!” “想不想把你最喜欢的动物给大家介绍介绍呢?”“想!”。此时因利势导,要求学生按刚才观察小白兔的方法观察、介绍你喜爱的动物。鲜明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就将学生的视线、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本次习作的效果不言而喻。2、再现场景,能较好地解决怎样写的难点,为学生描述创设了条件。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就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像我们这样的小城,能有机会到外地旅行的孩子寥寥无几,我在指导写“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时,学

9、生对曾去过的地方映像模糊,对家乡的风景又觉得太熟了而索然无味,总是说不具体。于是,我播放了一段学校附近公园的视频:在悠扬的乐曲中,一幅幅生动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鱼池里各色锦鲤嬉戏、湖面水光潋滟、岸边柳枝摇曳、花坛里姹紫嫣红、游乐场充满欢声笑语学生那双发现美的眼睛被视屏资源成功擦亮,记忆之闸霎时打开,看完后小手高举如林。学生的思维的到了充实和发展,开阔了写作的思路和视野。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辅助学生“改”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课程改革中新的评价方式要求我们“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改、小组

10、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方法和措施应运而生,但起步时学生操作非常困难,像我们这样大班额(班级学生数过60)教学教师指导起来更困难。如果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效果就显然不同了。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利用展台将其投影到大屏幕上,集体阅读,用红笔直接在原稿上修改,方式可用教师示范改、师生评议作者改、评价得好的同学改。改完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修改,并说明其道理。逐句修改好后,全班齐读改好后的作文。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

11、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同时,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总之,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而达到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余胜泉 跨越式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3、陈莉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项目小学语文低年级模式和案例分析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4、张馨现代技术教育的思考人民教育报,2003年12月5日第四版5、夏力群求真求实,关注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有效学习嘉善实验小学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