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教学课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64782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教学课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思想品德年级七年级课题7.1走进法律维 目 标知识 目标(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和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个性化 增补过程 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自我约束控制自己 不良行为的能力。情感 目标(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教学重点(1)规则的分类(2)法律的三大特征(3)法律的作用教学难点法律的三大特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时1,导入有些同学总认为生活中有太多的“规矩”,实在让我们“烦恼”,于是 一位调皮的同学自编了一首“顺口溜”

2、 请欣赏快板表演我好烦恼,早 上上学带胸卡,晚上回家要按时。见了老师用L貌,上课不能有迟到。课 上不让睡小觉,课能胡乱跑。自习课上不能叫,考场严禁带小抄。做 操必须排好队,打架斗殴更/、许。说话还要讲文明,办事还要讲诚信。在 家还要听父母,走路要看红绿灯。一旦触犯国之法,失足便酿千古恨。各 种规矩数不涓,使我大大不开心。不开心呀不开心!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确确实实有很多的“规则”约束着我们,如果少了 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法律在众多的规则中扮演何等重要的角 色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第一课时 走进法律教 学 过 程(一)我们身边的规则活动一:认识规则 看教材图片:六中门口因胜利路改造造成的

3、交通拥堵现象;在交警指挥下井然有序的交通状况。讨论:前后两种不一样的现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这个现象对你肩什么启示?(为什么社会的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生:略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守规矩、懂规矩,不然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秋序的彼此冲突之中,那么规则 是什么呢?生:略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准确,那么就请同学们擦亮我们的双眼,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吧。活动二:寻找规则请同学从自身的经历或社会见闻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 面来寻找。讨论:列举规则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以分为哪几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生:略师:这三种不同的规则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

4、的行为规范,它为什么特殊 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则的三个基本特征。活动三:走进法律李刚之子李一帆肇事逃逸,公安局局长率两名狱警前来捉拿李一帆归 案 公安局长说:“李一帆,你死到临头你还在家里看电视,狱警,快把 他压上囚车带走!” 李一帆:“你们是活腻歪了,敢抓老子? !我爸是李 刚! !” 公安局长:“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神圣不可侵 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爸是李刚我也照样抓你!快把他带走!” 狱 警:“是!快走!”通过故事,从法律的创制形式、法律的实施、法律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可 以体现法律哪些最为显著的特征?生: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具有强制性,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师:法律和道德、纪律规章一样,都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要遵守的规则 那么结合书本三者定义,完成课本 88页表格,总结法律和、纪律规章 三者的区别。规则种类如何产生调整范围或对象实现手段社会道德自然形成普遍使用舆论、习惯、信念学生守则教育行政机 关制定在校学生教育仃政力里国家法律国家立法机 关制定全国适用国家强制力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每一种规则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创造 和维护着良好的社会秩序。而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没有法律是难以 想象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活动四:法律规范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8页小郑的案例讨论:他们的行为错在哪里?

6、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这两则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师:因为法律的规范作用,使我们必须上学。必须热爱祖国,不能强行向 他人索要财物,不能打架斗殴,使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 约束了舞迷夫妇的行为。除此之外,法律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人 们的合法权益。活动五:法律保护我三鹿奶粉事故造成患儿高达 6244例,158人患急性肾衰竭。因此事, 石家庄分管农业副市长被免职;根据刑法第 144,150条和刑事诉讼法的有 关规定,对三鹿集团前董事长田文华进行刑事拘留。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共 逮捕18人,刑拘28人。从而保护了婴幼儿的健康,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 权益。讨论: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

7、规定,情况会怎样?本材料体现了法律 的什么作用?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神”,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刚才同 学们的讨论回答得知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因此我 们要学习、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使我们的责 任;爱法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使我们应树立的 价值标准。【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都能认同每个人的行为都不是随心所欲 的,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我 们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法 律。一个不懂法的人将处处碰壁,更谈不上成就什么事业。所以,我们应 该从我做起,从

8、现在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去关注法律、学习法律、践行 法律,争做一名守法、用法、爱法、护法的合格公民!板书设计社会生活里/、开规则走r道德自然形成靠舆论习惯信念进 规则的种类:J纪律规章 按本单位本团体需要而定,适用于局部 国家制定或认可法法律特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启普遍约束力作用:规范作用保护作用高写一则有关于法律在人们生活中所体现的规范作用或保护作用的小故事教学反思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相关作业二年级下册第 四单元第七课 教案科目思想品德年级七年级课题7.2法不可违主备课人赵莉主讲人赵莉时间2013-6-6维 目 标知识 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法的含义及区别,

9、以及犯罪的含义 及基本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及种类。个性化 增补过程 目标能根据案例判断违法行为的类别,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 作竞争意识、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情感 目标通过教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谁都不 能违法,犯罪受惩罚。在案例中感悟,在生活反思,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守 法意识教学重点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教学难点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等课型新授课课时1同学们,通过前边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 1一员,每个人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约束, 那将会给别人、

10、给社会、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不利,造成危害。所以,有规 ,导入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没有行为规矩是不行的。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需要各种规矩,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违法呢?违法行为又会受到怎样的制裁和处罚呢?这就是第二框题 法不可违”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教 学 过 程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 小勤的故事”,思考书中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勤由于不懂法律作了违法的事,不作违法的事这 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也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 实现自立

11、,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 律。那么,什么是违法哪?2、学生探究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1-92页的插图故事并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给 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他们自己落得什么结果?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 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他们该由谁来处理?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 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 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 款400多元。公安局抓获

12、,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 依据刑法判处其后期徒刑。)教师归纳分析:故事中的李某等三人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扰乱 了公共场所的秩序,李某等三人受到公安机关的警告”处罚。故事中的朱某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民法通则第 79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 当归还原主,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否则赔偿苏杲损失350元。故事中的赵某,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构成了抢劫罪。人民法院认 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具有期徒刑。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 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

13、 在我国法律卸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2)学生讨论并填写P93页的表格:对社会的危害违反的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所属违法类一相对较轻行政管理法 规应受到行政制裁行政违法一相对较轻民事法律法 规应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违法二比较严重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刑事违法根据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同学们,请大家看看书,了解一下它们的 含义,并把它们钩戈U卜来。3、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都是违法彳为0违法行为的分类: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

14、行政违法行为、民 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1)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3)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其中,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三类违法行为相比较而言,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的,卜背节比较轻 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就 是我们要讲的犯罪行为。那么,什么是犯罪呢?犯罪的特征后哪些呢?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1、什么是刑法?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后哪些?1)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2)犯罪具有二个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 法性的必然后果。3)学生讨论并填写教材第94页的表格:?行为表现违反的法律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殴打他人未对他人造成 重伤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一违法行为殴打他人致其重伤甚至 死亡触犯了法律?严重刑事违法行为2、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几种类型?我国的刑罚种类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