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64259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试卷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4小题48分)1.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A. 儒家学说B. 墨家学说C. 法家学说D. 道家学说【答案】D【解析】材料“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符合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故选D;结合所学,西汉初年,采用黄老之学作为治国理念,故

2、排除ABC。2.诗经氓描写了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买丝,借机搭识。可是两人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这反映了诗经的创作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现实主义C. 浪漫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诗经氓中女子的悲惨经历,结合所学可知,它反映出诗经的创作风格,属于现实主义,B选项正确;诗经创作时期,中国诗歌上没达到最好时期,A选项错误;女子的悲惨经历,不是幻想和激情,不属于浪漫主义风格,C选项错误;女子的悲惨经历和生活的状况,体现了诗经里面蕴含人文主义精神,但这不是“创作风格”,D项错误。3.古代希腊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体形

3、,穿戴和人相同,希腊人和诸神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这体现古希腊A. 否定宗教信仰B. 忽视道德作用C. 崇尚人文精神D. 重视人民主权【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古希腊神和人是一样的,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否定宗教信仰的信息,故A项错误;忽视道德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4. “行刑的前一夜,来探监的老朋友克里托极力鼓励苏格拉底越狱,但他拒绝了。他认为: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被人随意废弃,那么国家还能存在吗?”对

4、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苏格拉底具有很强的公民意识B. 苏格拉底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C.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大局限性D. 雅典城邦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国家还能存在吗”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相关内容苏格拉底的公民意识。归纳、概括材料核心意思,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A项表述符合题意核心意思,正确。其余BCD三项的表述题干材料内容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BC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5、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的公民意识5.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A. 天赋人权学说B. 社会契约学说C. 三权分立理论D. 反抗暴政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质疑国王权利的神圣性,强调国王对人民负责,反对君权神授,主张权力监督等体现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契约论,B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国家问题,不是自由和人权,A选项错误;三权分立理论解决政府机构的分权制衡和材料讨论的

6、国王权力来源问题不符,C选项错误;反抗暴政是由材料推理出来的主张,不是启蒙思想的理论和原则,D项错误。6.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A. 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B. 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C. 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D. 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威克里夫用英文代替拉丁文,翻译新约全书,“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挑战了罗马教会垄断文化教育和控制人们精神信仰的权威,A项符合题意;用英文翻译新约全

7、书,宣讲的依然是基督教义,不会动摇上帝的地位,不是在宣传科学理论的成果和科学精神,不能破除人们的神学迷信,BC选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用通俗的民族文字宣传基督教义,不能促进“民主意识觉醒”,D项错误。7.18世纪末期,欧洲大陆的许多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都鼓吹自己是国家“第一仆佣”,以此拉拢人心。这反映了A. 民主政治已普遍建立B. 启蒙思想深刻影响C. 君主对法国大革命的认同D. 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各国君主将自己打扮成国家的仆佣,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其意在消弭人们反对君主专制的呼声,从侧面反映的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B符合题意;

8、ACD均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8.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A. 启蒙运动更强调个人力量B. 启蒙运动彻底改变了人文主义精神C. 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D. 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的蒙昧中【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文艺复兴时期在魔鬼的引导下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强调的是魔鬼,意指文艺复兴借助宗教外衣,没有完全脱离宗教,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突出了单

9、个人的力量,故A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而“彻底改变了人文主义精神”表述不合史实,故B项排除;启蒙运动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故C项排除;材料不是两个浮士德本身的阐释,而是借助浮士德来说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故D项排除。9.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A. 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B. 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C. 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D. 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

10、、养、馑、飨等十个字”可以看出,汉字的发展变化与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息息相关。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材料可知,“衣”字的书写方式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汉字的数量增加,不是使用范围扩大,排除;D项,材料没有从汉字的结构规律分析汉字是从象形走向形声的,而且中国汉字是表意的文字,不是表音(声)的文字,排除。10.宋代大批画家追求细节的真实,对所描绘对象细致入微,显现出了“观物”“究微”的治学态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特点主要是A. 社会动荡下复杂心情的反映B. 商品经济发展重物质的反映C. 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D. 笔墨纸砚技术发展的产物【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

11、文人的理学观念日趋成熟与完善,理学中的“格物致知”、“理一分殊”对当时的绘画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理学影响下,宋代绘画倾向于,真实而精致的艺术表现,注重塑造写实、生动的艺术形象,与材料所述相符,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动荡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视物质利益,B不正确;D属于无关项。点睛:本题考查宋代的绘画,答题时需要掌握绘画艺术的发展与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研究不同时期的绘画艺术的特点时应该结合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加以考虑。11.“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

12、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 道家B. 佛教C. 程朱理学D. 陆王心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计白当黑”“有无相生、虚实相象”中可知,这是辩证法的思想,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就含有辩证法的思想。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12.辛弃疾一生有坚定的抗金信念,然而由于不被统治者重视,他力求从抑郁中解脱,其词表现出追慕庄周、寄情山水的倾向。材料可用来说明A. 辛词创作日趋消极出世B. 词作与时势有密切关系C. 政治失意导致词风转型D. 辛词对抗金有重大影响【答案】B【解析

13、】【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辛弃疾由于不被重视,因而其创作内容出现了转变,这说明词的创作与时势有密切的关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并非消极出世;C选项错误,辛弃疾词风的主旋律是豪放刚健,但也有温婉妩媚的一格,两者有机融合,不是词风转型;D选项错误,辛弃疾不被统治者重视,不能说明辛词对抗金有重大影响。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3.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

14、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他评价的是A. 经典物理学B. 相对论C. 进化论D. 现代信息技术【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858年达尔文宣告进化论的创立,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进化论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体现了材料“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1687年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故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相对论提出是在20世纪初;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今第三次

15、科技革命的成果。故不符合题意,排除。14.马克走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提到“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A.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的近代科学B. 推动了人们理性认识的发展C.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D. 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A项是伽利略的贡献,不符合题意;题干“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说明了牛顿经典力学促进了唯物认识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理性认识的发展,使科学开始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桎梏,故B项正确;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是哥白尼“日心说”的意义,故排除。1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B. 无产阶级的辛勤劳动C.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D. 电力发明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