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64070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小区景观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4.2.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1居住小区的范畴“小区”一词是由俄文直译而来的,它的基本原则是:城市交通不得引入小区;有一套完整的日常生活使用的生活文化福利设施;形成完整的建筑群,创造便于生活的空间。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对“小区”概念作了进一步规定:一般情况下,居住区按规模可以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居住区可分若干居住小区,也可不分小区,小区由若干住宅组团构成。(1)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地段,规模为1万至1.5万户,3万到5万人;(2)居住小区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规模约为2千到3千户,1万人左右;(3)住宅组

2、团是居住区的基本生活单位,由若干幢住宅组成,不被小区道路所穿越,其规模是3百到7百户,1千至3千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市大小不一,因此以上三者的性质和规模不能模式化,不能强求划一。例如在中、小城市,可能没有居住区,只有居住小区;在小城市,虽然叫做“居住小区”,但其规模可能只相当于理论上的住宅组团的规模。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普遍追求营造高品质的小区环境。小区景观设计并非只是在空地上配置花草树木,而是一个集总体规划、空间层次、建筑形态、竖向设计、花木配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整体化的设计已成为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必然手法。在人们需求多元化的

3、今天,居住区景观设计朝着多元化发展(图4-11)。图4-11某小区规划设计效果图4.2.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1)强调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2)居住区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

4、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居住区环境设计更多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

5、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4)居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

6、,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4.2.3居住小区环境综合营造1总体环境(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

7、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3) 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观;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应有意识地留设景观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观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观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2光环境(1) 住区

8、休闲空间应争取良好的采光环境,有助于居民的户外活动;在气候炎热地区,需考虑足够的荫庇构筑物,以方便居民交往活动。(2) 选择硬质、软质材料时需考虑对光的不同反射程度,并用以调节室外居住空间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不同光线要求;住区小品设施设计时宜避免采用大面积的金属、玻璃等高反射性材料,减少住区光污染;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3) 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应营造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灯光亮度;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的独特景观。3通风环境(1) 住区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自然通风,不宜形成过于封闭的围合空间,做

9、到疏密有致,通透开敞。(2) 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绿化种植面积,适当增加水面面积,有利于调节通风量的强弱。(3) 户外活动场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疏导自然气流。4声环境(1) 城市住区的白天噪声允许值宜W45dB,夜间噪声允许值宜W40dB。靠近噪声污染源的住区应通过设置隔音墙、人工筑坡、植物种植、水景造型、建筑屏障等进行防噪。(2) 住区环境设计中宜考虑用优美轻快的背景音乐来增强居住生活的情趣。5温、湿度环境(1) 温度环境:环境景观配置对住区温度会产生较大影响。北方地区冬季要从保暖的角度考虑硬质景观设计;南方地区夏季要从

10、降温的角度考虑软质景观设计。(2) 湿度环境:通过景观水量调节和植物呼吸作用,使住区的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6嗅觉环境(1) 住区内部应引进芬香类植物,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感冒的植物。(2) 必须避免废异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在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推广垃圾无毒处理方式,防止垃圾及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7视觉环境(1) 以视觉控制环境景观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设计方法,如对景、衬景、框景等设置景观视廊都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此而提升环境的景观价值。(2) 要综合研究视觉景观的多种元素组合,达到色彩适人、质感亲切、比例恰当、尺度适宜、韵律优美的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效果。8人文环境(

11、1) 应十分重视保护当地的文物古迹,并对保留建筑物妥善修缮,发挥其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2) 要重视对古树名树的保护,提倡就地保护,避免异地移植,也不提倡从居住区外大量移入名贵树种,造成树木存活率降低。(3)保持地域原有的人文环境特征,发扬优秀的民间习俗,从中提炼代表性设计元素,创造出新的景观场景,引导新的居住模式。9建筑环境(1)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等与整体景观环境的整合,并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高低组合变化和与住区内、外山水环境的结合,塑造具有个性特征和可识别性的住区整体景观。(2)建筑外立面处理形体住区建筑的立面设计提倡简洁的线条和现代风格,并反映出个性特点。材质鼓励建筑设计

12、中选用美观经济的新材料,通过材质变化及对比来丰富外立面。建筑底层部分外墙处理宜细。外墙材料选择时需注重防水处理。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4.2.4总体方案构思在总体方案构思阶段,设计者除了积极同甲方或业主进行沟通,了解整个居住小区的市场定位外,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功能定位有的居住小区总体规模较小,绿地面积也较小,那么就没必要把小区的所有功能要素都用上。不同规模、不同造价、不同需求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其内容和功能设计也是不同的(图4-12)。Uuiiii

13、rfliriFiMTMcrk主B&SSUPffin赵号丸=t-AI3I.巾曙UM事第汨中a:la宅囚千RJF第Bl甘世卅再耳.一牛虫龙珏TtA4.V力饰齟园型:粉K空聲法费冑粘*乜怛3;鲁!UMflJtf貼:ThL诂buhrrarta*曲申iartrlaradhtauir-nUii*krM-rrgVerbntqiirtti-7ww4lRHd叶祠咽ChlM.HirrErl*urMHviitn-ootmiIaCnaiuol血wedaidloraalandc3nngagttgIhiFtauinp-上mF*4tpul4filfnTM阿irhtCflTFuncliualdpanBpgixn-ecfiFr

14、audnpirnij!riiwkhijnriKnf-greiTwijri-itas4ndfwit图4-12概念分析图2注重地域特征和场地精神居住小区总是处于特定的城市中,虽然在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有很多小区引入西方国家的生活理念和异域风情无可厚非,但如果能准确提炼本地的地域特征作为构思立意,则能激起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更能构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如昆明自古就有“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大街小巷都是花的海洋,昆明的“江东花城”居住小区就是以鲜花为主题,以花之城为设计理念,花满馨楼,五颜六色,无处不在书写“鲜花”的景观主题,通过浓墨重彩的线条展现昆明小区鲜明的地域文化;成都的“芙蓉古城”是以

15、川西地区文化作为景观设计的灵感来源,川西民居建筑以中轴线布局,通常采用穿斗式木结构,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以解决四川多雨季节的屋面排水问题。住宅外墙多采用白色为基础色调,利于反光,弥补川西地区采光不足的缺陷;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与白墙相配,显得清新而淡雅。这些充满着川西地域符号的小区景观表达了巴蜀之地的婉约美和内敛气质。4.2.5细化景观设计1.道路道路是整个居住小区的景观骨架,是在设计景观方案时首先要确定的,它一方面是实用要素,要考虑居民的车行、步行需要,形成完善的车、步行小区道路系统。如居民多喜欢在小区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所以步道设计应以居民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该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求直求宽。力图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另一方面道路作为美学要素,可形成重要的视线走廊,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1)道路的类型 按照功能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包括自行车道、轮椅专用道、人行步道) 按规划等级分:小区道路(69米)、组团道路(35米)、宅间道路(不宜小于2.5米)、园路(含入户道路、小区景观游赏步道、汀步,临水栈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