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63739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原理阶段测验二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测验(二)(第3-4章)最后得分:95 分做题时长:30分29秒测验时间:2018-08-20 00:56:09一、单项选择题1、医学界普遍以()岁的儿童作为儿科的研究对象。A、 0-14岁B、 3-18岁C、 0-18岁D、 0-12岁【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医学界普遍以0-14岁的儿童作为儿科的研究对象。参见教材P82。2、不同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心理状况、速度、水平等方面的差别,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A、 连续性B、 整体性C、 顺序性D、 个体差异性【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发展过

2、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状况、速度、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参见教材P85。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 社会因素B、 遗传因素C、 教育因素D、 主观因素【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遗传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参见教材P87。4、需要、兴趣、能力、性格、自我意识及心理状态等都属于影响儿童发展的()。A、 主观因素B、 遗传因素C、 社会因素D、 教育因素【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

3、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参见教材P92。5、下列对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描述不正确的是()。A、 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与机能协调发展B、 促进体能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基本活动技能C、 培养积极情绪,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D、 培养挑战自我的意识,为我国体育界培养人才【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是:1.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与机能协调发展;2.促进体能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基本活动技能;3.培养积极情绪,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4.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5.进行安全教育,培养适应能力。参见教材P107-108。6、下列不属于

4、学前儿童德育的实施原则的是()。A、 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B、 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C、 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的原则D、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答案解析】:A属于智育的实施原则。参见教材 P120。7、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发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这一目标是学前儿童的()。A、 体育目标B、 智育目标C、 德育目标D、 美育目标【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发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这一目标是学前儿童的美育目标。参见教材P103。8、学前儿童由

5、于抽象思维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所以为他们开展的体育活动应该注意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使他们容易理解。这反映了学前儿童体育应具备的特点是()。A、 生活化B、 社会化C、 简单化D、 均衡化【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学前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所以为他们开展的体育活动应该注意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使他们容易理解。这反映了学前儿童体育应具备的特点是生活化。参见教材P106。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智育任务的是()。A、 发展学前儿童智力B、 增进学前儿童对环境的认识C、 培养正确运用感官的能力D、 提高基本活动技能【正确答案】:D【您的

6、答案】:D【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与内容是根据智育的目标而设计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引导学前儿童获得生活中易懂的和简单的知识,形成对事物的初步概念。2.发展学前儿童的智力。3.培养正确运用感官的基本能力。4.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5.增进学前儿童对环境的认识。6.培养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7.培养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见教材P115-119。10、以增进儿童对环境的认识,培养认识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即()。A、 学前儿童体育B、 学前儿童智育C、 学前儿童德育D、 学前儿童美育【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在促进学前儿童身

7、心和谐发展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智育主要指向于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以增进学前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认识兴趣与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参见教材P114。1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的我国学前教育目标是:对学前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A、 平均发展B、 均衡发展C、 先后发展D、 和谐发展【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参考教材P97。12、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顺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是()。A、 具体形象思维、

8、直觉行动思维、抽象逻辑思维B、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觉行动思维D、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思维的发展也有固定的顺序,先出现直觉行动思维,然后再出现具体形象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出现时间最晚,往往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参考教材P84。13、美育即()。A、 艺术教育B、 音乐教育C、 美术教育D、 美感教育【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美育,即美感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参考教材P129。14、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安排做

9、到适度适量,按照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具体的体质确定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量,这种做法体现了()。A、 经常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多样性原则D、 渐进性原则【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科学性原则要求按照科学依据对学前儿童的体育活动进行安排,做到适度适量。参考教材P113。15、刚入园的儿童,如果持续处于分离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会导致身体免疫力的下降而生病。这说明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个体差异性D、 整体性【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结果,体现出整体性的

10、特征。儿童各种心理因素如情绪、认知、社会性等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某一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发展。参考教材P85。16、学前儿童美感发展过程最初阶段的特征是()。A、 能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B、 有意识地感受美、表达美C、 有意识地创造美D、 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映【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学前儿童美感的发展规律:最初是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映,逐渐能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再发展到有意识地感受美、表达美。参考教材P130。17、“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A、 遗传性B、 社会性C、

11、主观性D、 能动性【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答案解析】:“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遗传性。18、德纳姆等人研究发现成人对儿童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儿童在别人悲伤愤怒痛苦时表现出助人行为,说明学前教育显著地影响了儿童发展的()。A、 社会性B、 自然性C、 目的性D、 生理性【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德纳姆等人研究发现成人对儿童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儿童在别人悲伤愤怒痛苦时表现出助人行为,说明学前教育显著地影响了儿童发展的社会性。参见教材P96。19、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征有二,一是在全面发展要

12、求上反映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二是人的素质发展()。A、 以德为先B、 以智为先C、 以体为先D、 以美为先【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全面发展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以“体”为先,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参见教材P104。20、学前儿童知识经验少理解力差,不易分清正确与错误,各种教育影响都易接受,为了帮助其分辨是非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学前德育中应贯彻()。A、 规范与尊重相结合原则B、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C、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D、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学前儿童知识经验少理解力差,不易分清正确与错误,各种教育影响都易接受,为了帮助其分辨是非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学前德育中应贯彻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参见教材P127。意见簿|计算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