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636394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10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福建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福建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福建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福建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7一、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7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9三、 我国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行业情况13第二章 市场预测16一、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16二、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16三、 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17第三章 项目选址分析19一、 项目选址原则1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19三、 创新驱动发展22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4五、 产业发展方向26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2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33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3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3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3第五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35一、 项目工

2、程设计总体要求35二、 建设方案36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3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37第六章 法人治理39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39二、 董事41三、 高级管理人员46四、 监事49第七章 劳动安全生产51一、 编制依据51二、 防范措施54三、 预期效果评价56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58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58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0三、 质量管理62四、 项目技术流程63五、 设备选型方案6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65第九章 进度计划方案66一、 项目进度安排6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6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7第十章 节能方案68一、 项目节能概述6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69能耗分析

3、一览表69三、 项目节能措施70四、 节能综合评价70第十一章 项目投资计划72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72二、 建设投资估算72建设投资估算表74三、 建设期利息7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5四、 流动资金76流动资金估算表76五、 项目总投资7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77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7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79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8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8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8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88三、 偿债能力分析89借款还本付息计

4、划表90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92一、 项目风险分析92二、 项目风险对策94第十四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96一、 项目招标依据96二、 项目招标范围96三、 招标要求96四、 招标组织方式99五、 招标信息发布99第十五章 附表100建设投资估算表10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1流动资金估算表10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9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

5、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汽车工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上下游关联产业众多,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加强,并成为支撑和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2005-2016年,汽车工业增加值在全国GDP中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1.18%上升至2016年的1.53%。同时,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也显著拉动了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国家信息中心分析认为,包括零部件企业在内的汽车产业和相关

6、产业的就业比例关系是17,即汽车产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7个就业岗位。从汽车工业链来看,汽车产业涉及诸多行业,带动100多个产业的发展。鉴于汽车对上游钢铁、石化、橡胶、玻璃、电子和下游金融、保险、维修、旅游、租赁等产业的拉动作用,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在5.7%以上。从产业规模看,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1.54万辆和2,887.89万辆,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中国自2013年以来连续6年超过2,000万辆,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在全球汽车制造业中的市场份额已从2005年的8.59%提高到2

7、018年的30.6%,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制造大国。随着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中国汽车工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为中国成长为世界汽车制造强国奠定了基础。从各细分市场看,乘用车方面,2017、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长有所趋缓,分别同比增长1.58%、-4.08%。商用车方面,在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增长,工业、批发和零售业规模增长带动贸易规模增长及相关企业对物流的需求,以及新版国标GB1589-2016新法规执行带动交通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超载的政策刺激下,中国商用车市场在2016及2017年来迎

8、来较高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中国生产商用车420.87万辆,同比增长13.81%,同比增长率较2016年上升5.81个百分点,销售416.06万辆,同比增长13.95%,同比增长率较2016年上升8.15个百分点。2018年及2019年,新版国标GB1589-2016对商用车市场的刺激逐渐减弱,中国商用车产销量增长速度有所回落,2019年生产商用车436.05万辆,同比增长1.89%,销售商用车432.45万辆,同比下降1.06%。其中,重卡市场受后续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六标准的实施、工程运输的增长以及国家对环保治理造成的煤炭运输市场的影响。从汽车发动机燃料分类角度来看,

9、柴油汽车方面,95%以上的柴油汽车为商用车,因此其产销量与商用车的产销量的增长波动变化大体一致。2017年,柴油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7.68万辆和313.79万辆,增长率分别为15.27%和14.55%,2018年,柴油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0.39万辆和305.18万辆,分别同比下滑5.44%和2.74%,2019年,柴油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5.42万辆、292.03万辆,分别同比下滑1.65%、4.31%。2016年,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6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收入83,345.25亿元,同比增长13.7

10、9%。2016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稳步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886.24亿元,同比增长10.66%。2017年以来,行业由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平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7年累计实现主营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87,932.07亿元、6,995.47亿元,2018年累计实现主营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80,484.60亿元、6,091.30亿元。对商用车市场而言,公路建设的逐步加快、城镇化的推广以及城市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对载货车都会产生促进作用。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宏观经济稳中求进,带动中重卡市场持续发展随着国民经

11、济步入新常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6-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平均增长率3.40%。同时,“一带一路”的推进也带动国内经济的建设发展。社会产品大量增加,工业、批发和零售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均带动了贸易规模增长及相关企业对物流的需求,促进了中重卡车需求。(2)国内商用车产销量、保有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19),截至2018年末,我国载货汽车保有量2,570万辆,新注册登记326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中国生产商用车420.87万辆,同比增长13.81%,同比增长率较2016年上升5.81个百分点,销

12、售416.06万辆,同比增长13.95%,同比增长率较2016年上升8.15个百分点。2019年,中国商用车产销量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436.05万辆、432.4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89%及下滑1.06%。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稳步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也将持续稳步发展。未来我国商用车产量、保有量仍将持续增长,商用车产量、保有量规模的持续增长将直接推动柴油发动机零部件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3)趋严的超限超载治理活动及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为供应商提供机遇随着GB1589-2016新国标的实施,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五部委按

13、照新版GB1589-2016标准,联合开展治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治理超限超载标准之严格历史罕见,影响范围之广也是历史罕见。趋严的超限超载治理活动导致部分商用车载重,特别是物流车运力降低,失去经济性优势,出现换车高潮。此外,财政部将于2018年7月1日起对购置挂车将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也将促进重卡需求。柴油汽车消费增加并传导到汽车柴油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发展。目前我国正在执行“国五”排放标准。2016年底颁布的“国六”排放标准,较“国五”排放标准较大提高,并要求2020年1月1日起,不满足柴油机国六标准要求的新车不得生产、销售、注册登记。越来越高的排放标准是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亦将导致新一轮的

14、换车潮,为汽车供应商提供新的市场机遇。规模较大、与整车厂、主机厂商建立深厚合作关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并通过行业整合淘汰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从而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创造更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4)全球汽车产业转移推动本土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出现了一批能够生产高技术含量、高品质水平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专业零部件企业。在规模、质量、研发以及响应速度的支撑下,我国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企业已逐步进入到国际汽车产业供应链体系中。在全球汽车产业链向新兴市场转移的大趋势下,承接全球汽车发动

15、机零部件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汽车相关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必将推动我国汽车本土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向更高技术、更高品质以及更大规模发展。2、不利因素(1)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有所突破,但技术升级能力相对薄弱由于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实际投入不够,加之在研发、生产、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缺失,中国品牌零部件总体产品技术升级能力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缺乏上游基础产业的有力支撑,相当部分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及工艺、装备等还依赖进口;自主品牌汽车的电控技术尤其涉及油耗、排放、安全等指标的电控零部件技术落后,部分领域还是空白。总体来说,我国尚未完全掌握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部分高端产品被外资企业掌控。(2)产品质量瓶颈仍需突破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对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中国部分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依然存在相对质量不高、一致性不足、耐久性较差的问题。当前,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相当部分企业设计开发能力较弱、工程经验积累不足,产品一致性保障体系能力弱。加之,多年来行业对原材料、元器件的重视不够,上下游企业的协作不畅等综合因素,零部件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