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63485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音乐教案【课题】:锦绣江南(七年级下)苏教版【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a.能真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无锡景。 b.欣赏江南丝竹曲紫竹调,了解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特点;c.指导学生分析总结江南民歌小调的主要特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简单的创作练习。2. 过程与方法: 在完整和充分的聆听和欣赏中,引发学生听、唱、思、议、创,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演唱、欣赏和创编活动,引起学生对祖国江南音乐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唱新歌与赏析江南丝竹音乐;难点:

2、江南民歌风格的初步把握;【教学方法】:示范,练习,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手段】:钢琴、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你能说一说歌曲旋律具有我国哪个地区的风格特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师:太湖美,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民歌风格的歌曲,优美婉转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风景秀丽的太湖美景中。锦绣江南、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同样也孕育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江南民间音乐,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去初步感受一下锦绣江南的音乐魅力。(出示课题)衔接过渡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有一座江南小城无锡,那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首歌这样唱到:江南无锡城呀,远近皆闻名你们听过吗?二、学唱歌曲就让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

3、江南民歌无锡景,你能不能说一说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吗?1. 教师范唱歌曲提示:教学生演唱用降B调学生欣赏后回答:老师提示(粗犷豪迈地的、细腻优美的、还是跌宕起伏的)老师总结: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江苏民间小调,节奏密集歌曲旋律婉转细腻、含蓄优美,生动的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风光和特产。2学唱歌曲:a.大家来看一看歌曲的简谱,可以分成四个乐句,旋律中出现了多个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和连续的附点音符(老师在屏幕上指出);b. 分乐句学唱歌谱,教谱过程中老师要强调连续十六分音符唱得要均匀,切分节奏、连续附点的正确演唱。让学生发现依音,老师再介绍前依音的演唱,应当轻巧、重音放到主干音上,(提问:加依音后

4、的效果?)c. 完整地感受歌曲旋律,老师慢速弹琴,学生跟琴唱歌谱,老师及时纠错、并适时进行赏识教育。d.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无锡景的歌谱,(1)、乐谱中出现了那几个音阶?1 2 3 5 6 民族五声音阶;(2)、请学生根据五线谱例画出旋律走向图 旋律委婉细腻、含蓄优美;(课件出示) 这些也是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e. 下面请欣赏由南京市中学生演唱的无锡景,同学们注意一字多音和衬词的正确演唱,老师把易出错的乐句拿出来单独强化训练。f. 重点学唱前两段歌词(注意及时纠错、表扬和个别方言字的正确读音)(跟老师钢琴伴奏演唱)。g. 待学生唱熟后,跟伴奏带有感情地演唱前两段歌词,时间允许可以唱完全曲。衔接过

5、渡 同学们唱得很好,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出示三段不同类型的谱例,你能说出哪句是江南民歌的曲调吗?老师分别演奏这三段曲谱,让学生说一说哪一段是江南风格的音乐?为什么?其中一段是即将要欣赏的紫竹调的主题音乐;根据学生的回答,过渡到音乐的欣赏。三、欣赏延伸江南丝竹乐紫竹调:a介绍紫竹调:原是江南民间小调,后发展成为江南丝竹合奏,全曲通过对主题音乐的多次变化重复,运用了“加花”手法形成。老师用二胡演奏紫竹调的主题音乐,帮助学生熟悉乐曲。再一起唱一遍。带问题欣赏认真倾听乐曲的旋律,说一说全曲音乐主题被重复变化了几次,分别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音乐主题( 2 )弹拨( 1 )竹笛( 3 )二胡( 4 )合

6、奏欣赏视频回答问题:根据欣赏的成果,老师通过乐器图片导出江南丝竹的概念、特点;丝弦乐器 + 竹管乐器 合奏 流行于苏浙上海一带的丝竹乐 称为江南丝竹 小、细、轻、雅 的特点四、音乐创编衔接过渡根据同学们总结出的江南民歌的一些特点,试创作一小段江南风格曲调(填空的形式完成)展示并演奏学生的作业(配音乐)五、小结下课锦绣江南,物产丰富,民间音乐更是丰富多彩,除了民歌和民乐,还有曲艺、戏曲等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去感受了,还是请同学们课后多去了解江南其它形式的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吧。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以唱歌和欣赏相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课,围绕江南音乐特色民歌小调和江南丝竹展开,让学生了解自

7、己身边的音乐,特别是民歌的特点委婉秀丽,江南丝竹清新悦耳。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优点自认为有:一、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充分挖掘各环节之间的关联点,力争保证课堂的整体性,牢牢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学生基本能完成老师的既定目标,对于江南民歌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歌唱得也不错。 二、课件的制作下了一定的功夫,包括选曲、PPT制作能充分尊重课本主导思想,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出发点,层层推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功能,避免过分花哨的课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迁移的影响。三、课堂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突破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能很好的演唱歌谱,包括其中的连续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和连续附点节奏,大部分同学能掌握。遗憾和有待改进之处:1.对学生水平的估计过高,以至于本来可以唱完的全部歌词,只能重点演唱前两段。学生对于切分节奏还是不太了解,上课时只能一带而过了。2.本来想利用亲自拉二胡的环节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课堂过渡更流畅,由于一时紧张,再加上好久没拉了,以至于现场发挥不太好,以后我会多多练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