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的内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633652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行政的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依法行政的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法行政的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行政的内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法行政的内涵NEWS.SOHU.COM2004年03月15日07:50来源:安徽日报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依法行政,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守法。政府守法首先意味着,在法律面前,政府没有任何特权,政府必须立于法律之下,它们只是法律所体现和表达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它们所拥有的行政职能是国家意志的延伸。行使权力,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需要,除去该种权力之外(这种权力并不是行政机关固有的,它来自国家的认可或法律的规定),它与公民和其他当事人(行政法律主体)一样,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守法还意味着政府行为的内容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具体地说,政府在其活

2、动中有自由的裁量的权力,然而,自由裁量并非漫无节制的特征决定着政府行为的内容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而不得以游离或独立于法律内容之外的所谓自我意识而为所欲为。政府守法也意味着政府不仅是行政权力的行使言,而且是义务的承担者。相对权力而言,强调政府的义务性规范更具有实际意义。就政府一方来讲,它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力,这是国家的事先设定,同时,它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政府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共同体”,其任何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概括起来,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依法行使行政权。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1、行政机关所行使的行政职权必须依法取得,于法有据。对行政机关而言,只有在法律有明确授权的

3、情况下,它才能享有某项权力,否则即为越权。因此,判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与否,首先要看法律是否授予了它此项权力。这里的“法律”在行政法上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会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的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会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及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上述规范所授予的权力具有等级之分,并且相应机关制定规范的权力范围也有限制。2、行政机关必须合法行使所取得的职权。合法行使不仅包括依据实体规范,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合乎法律目的、原则和内容,而且也包括依据

4、程序规范,遵循法定程序。3、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接受监督,并应承担违法的法律责任。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并同时承担对违法行为所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由于行政权力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尤其行政权力所具有的主动性、强制性和裁量性等特点,为保证行政权的正常、有效运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必须从公务员素质、法制和监督制约等方面,保证依法行政。1、依法行政需要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公务员队伍。要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培训公务员,保持公务员的优化、守法、廉洁和高效。使每个公务员能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依法行政要求行政组织结构合理,权力配置适当,主体合法。行政机关

5、的设置、职权、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编制等基本组织事项都必须由法律作出规定,禁止任何随意设定行政组织的现象。3、依法行政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合法行使,在行政执法中严格执行越权无效、公正行政、权利保障和制约原则。特别是行政执法涉及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在行政处罚中要充分保障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尊重公民、组织的陈述权、申辩权以及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和提出行政诉讼的权利。4、依法行政必须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和救济机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引起行政争议,或者行政违法,侵害了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必须赋予公民、组织提出异议、申诉和补救的途径,使其能获得充分有效的救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