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63180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 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透镜成像【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30 分)1.下面的光学设备中,利用了图中原理的是(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知,凸透镜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从给出的四个答案看,只有照相机的成像原 理和图中给出的相同,故正确答案是 C。2.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 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30cm 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解析】在距透镜 20cm 处得

2、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此透镜的焦距是 20cm;如果物体放在透镜前 30cm 处,物距在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应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正 确答案是 C。3.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答案】B。【解析】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距小于焦距,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 放大的字,故 A 正确。在 2fuf,情况下,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使用投影仪时,看

3、到屏 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虚像无法再屏幕上接收下来,故 B 错误。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C 正确。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 上,故 D 正确。所以,说法错误的是 B,答案是 B。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在主光轴上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20cm 处移到 4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 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答案】B。【解析】透镜焦距是 15cm,蜡烛从 20cm 处逐渐移动到 40

4、cm 处,此过程物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像距逐渐变小。故正确答案是 B。5.把一瓶矿泉水放在物理课本上,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光学设备中,成像情况与它相同的是( )。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近视眼镜【答案】A。【解析】装有水的矿泉水瓶是一个圆柱形,有水的矿泉水瓶就构成了一个凸透镜。若物体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时,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此时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与放大镜成像情况相同,故 A 正确。投影仪、照相机所成的像均是实像,故 B、C 错;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成像原理肯定不同。故正 确答案是 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

5、的像一定越大;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答案】A。【解析】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此说法正确。小孔成像的 规律是:倒立的实像,当光屏与小孔位置不变时,物距小孔越近,像就越大。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此说法错误。在水下看水上的物体, 像游泳池边的物体,应该是变大了,不是变小了。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此说法错误。凸透镜成像时,物距逐渐减小时,像距会

6、发生变化,但要看物距在焦距以外还是焦距以内;在焦距以外时,像距逐渐变大; 在焦距以内时,像距逐渐变小。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此说法错误。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像与物等大、对称、反向的虚像;故小球在水平方向运动时不可能在平面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 此题正确答案是 A。7.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像;B倒立放大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答案】C。【解析】小明拿着放大镜(凸透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一定是物距大于 2 倍焦 距,这时看到的景物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此题答案

7、是 C。8.近期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 可以( )。A增大像距;B增大取景范围;C增大人像的大小;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答案】B。【解析】用“自拍神器”的目的是增大物距,让自拍者在相机中的取景范围扩大。故,正确答案是 B。9.某凸透镜焦距为 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 25cm 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凸透镜焦距为 15cm,如果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25cm 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根

8、 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正确答案是 A。10.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 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答案】C。【解析】远视眼睛是凸透镜,如果用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经过两次会聚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 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后移动,也就是加大像距。所以,正确答案是 C。11.某

9、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答案】A。【解析】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说明此人是远视眼,需要佩戴远视眼镜,也 就是凸透镜。故,正确答案是 A。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

10、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蜡烛在题图的 2 倍 焦距以外,像距小于物距。由此可以回答上面四个选项。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此说法错误。投影仪成像是放大的实像,和此实验不符。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此说法正确。如果换上焦距小一些的透镜,物体距离 2 倍焦距位置更远一些,要想在光屏上重新成像,需要把蜡烛移近透 镜即可。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此说法错误。如果使蜡烛向

11、左移动, 所成的像会更小,光屏应像左移动。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此说法错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如果把蜡 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照样可以得到清晰的像。故,正确答案是 B。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先将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0cm 处,然后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应向 (选填“靠近”或“ 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才有可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43cm 处

12、,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以推断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该范围的最大值小于cm。【答案】远离、20。【解析】如果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0cm 处,此时物距为20cm;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时,此时成像为倒立的实像;如再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物距将减小,必然会是所成的像增大,像距变大,这时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放在光具座的 43cm 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焦距大于 7cm,而凸透镜的焦距必须小于 20cm。故凸透镜焦距的最大值小于 20cm。故

13、,此题答案是:远离、20。14.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方(选项“ 前”或“后” ),需要佩戴【答案】前、凹透镜。【解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也说明晶状体会聚光的能力太强, 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答案是:前、凹透镜。15.如图所示,用焦距为 5cm 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 A 处时,位于 P 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 B 处,再将光屏从 P 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立的,P 位于 A 的侧,上述

14、过程中光屏是向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答案】倒、右、右、55-60。【解析】凸透镜要想成像灶光屏上,所成的像必然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此时光屏一定在 A 点右侧;如果蜡烛在光具座的 B 点,移动光屏后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此时光屏必然向右移动。B 处的物距一 定大于 5cm,小于 10cm;此时透镜应在 55-60 之间。答案是:倒、右、右、55-60。1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 30.0cm 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答案】中心线、15、靠近。【解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中心线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 时(此时物距大于 2 倍焦距),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将蜡烛远离 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答案是:中心线、15、靠近。17.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此疾病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