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6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629514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6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1、接收检验单时,要查填写是否符合规范,查临床诊断,检验标本和检验目的的填写是否清楚,查交费手续。2、采集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3、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4、检验时,查对试剂、检验项目和应插入的质控物,检验目的与标本是否相符。5、检验后,查对检验项目,填写报告是否符合规范。查对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如发现严重不符或结果特别异常,要立即复查和查找原因并汇报专业主管。必要时,要与临床经治医师联系,不能简单发出报告,并作书面记录。6、发送报告时,查对科别,病区和检验结果是否有遗漏。检验科工作查对和交接班制度本制度对科

2、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查对和交接班等任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证实验室安全及医疗安全,避免差错及纠纷的发生。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各项查对和交接班的管理。3.职责:科主任负责对检验科的工作查对和交接班制度的制定。分管科主任负责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并监督贯彻执行。4.要求:(1)采集者在门诊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_和条码标签内容,如患者姓名、年龄、检验项目、标本容器等,并与患者本人进行交流以确定患者身份,无误后将标签一联贴于真空管或标本盒上,并根据相应操作程序进行采集。(2)接收标本须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对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标本量、容器、标识、检验目的

3、等的审核,所送标本必须与条形码上标本信息相符,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检验申请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合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参照各实验室样本接收、拒收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3)报告单审核时,认真查对检验报告内容,包括检验项目中文名称、报告单位、标本类型、参考范围、异常值提示、唯一编码、标本采集和接收日期时间、报告日期时间、备注、检验者和报告者的双签名。报告单书写必须规范,打印清晰、严禁涂改报告。(4)在报告单发放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标本漏测、报告单漏发。门诊报告凭病人的就诊卡或条码号取化验单。病区报告单打印后,检查核

4、对有无漏打,无误后由专人下午送到病房各科室。避免丢失、遗落,由病房护士核实接收。报告单如有丢失,各实验室负责查找记录补发报告。(5)标本完成检测后,将已检验的标本按序存放在冰箱内,记录贮存的标本数并签字,以备查询和复查。(6)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双方面对面交班,并在交接班本上记录和签名)及部分标本的转送工作(酒精浓度测试、细菌培养标本、环孢霉素浓度检测标本等),重要的交班内容应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汇报。(7)值班人员必须准时接班,上一班值班人员必须等待接班人员来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以保证交接班不脱节。如接班者未到而离岗者,依据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罚。(8)工作期间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包括急诊

5、标本的接收和报告记录、标本清退记录、危急值报告记录等。(9)下班前,由值日人员检查水、电、门窗、仪器安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二)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

6、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特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做如下计划:1.按照检验科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全面提高检验科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2.严格遵守并执行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科室人员都必须服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

7、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主任或副主任协助处理。3.严格遵守检验标本接受、查对、传递、分发制度。4.严格遵守并执行sop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制定并定期更新临床检验项目应用指南或手册。微生物专业定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学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5.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能够提供_小时急诊服务项目,及时报告及咨询服务,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并有审核或复查等;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注意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等;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分包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分包实验室(委托实验室

8、)签订相关协议。6.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_部或_临床检验中心_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及特殊项目的室间质评。进行或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及服务,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处理、整改、改进、完善等。7.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检测仪器和试剂有专人管理、保管、运行、记录、使用、保养、维修、效期管理等;8.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管理标准,承担紧急意外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事件救援任务等。9.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

9、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或事故发生。10.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定期召开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确保各项工作的不断提高与持续改进。11.建立、完善lis、并与his联网,实现数据管理和收费及报告查询的数字化管理。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指。能提供良好服务,使患者伤害最小,医院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收益与亏损间的平衡.医疗质量是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质量与安全涉及医疗工

10、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全员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保障健康、安全。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3.职责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监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4.程序4.1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的测定。开启紫外线灯_min后,按说明书操作,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指定有效期内)探头置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_m的中央处,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紫线灯管的辐射强度值。其中30w直管型紫外灯新灯管辐射强度值100wcm2,

11、使用中辐射强度值70wcm2;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射强度值200wcm2。4.2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_min后,将_片染菌玻片平放人灭菌器皿中,水平放于紫外线灯下适当距离处照射,于_个不同间隔时间,各取出_片染菌玻片,分别投入_支盛有_ml洗脱液(含_tween80、_蛋白胨的9gl氯化钠溶液)试管中振打_次。经适当稀释后,取_ml洗脱液放人灭菌平皿内用普通营养琼脂作倾注培养;再放37温箱内培养48h,计数菌落。另取_片未作照射处理的染菌玻片分别投入_支盛有_ml洗脱液试管中振打_次,其余按上述步骤操作。计算细菌杀灭率()未照射染菌玻片回收菌数紫外线照射染菌玻片回收菌数/未照射

12、染菌玻片回收菌数4.4判断标准。对指示菌杀灭率_为消毒合格;对达到物理学检测标准时,作为消毒合格的参考标准。l物体表面消毒采样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监测。3.职责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监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4.程序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采样结果计算方法: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菌落的平均数_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举例:平皿上菌落数(10,9),结果为:、类区域: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细菌:总

13、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5.注意事项:5.1采集样本要有足够的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如手术台、治疗车、无影灯把手等);5.2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检验科标本处理流程图检验科查对制度模板(三)本制度对科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查对和交接班等任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证实验室安全及医疗安全,避免差错及纠纷的发生。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各项查对和交接班的管理。3.职责

14、:科主任负责对检验科的工作查对和交接班制度的制定。分管科主任负责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并监督贯彻执行。4.要求:(1)采集者在门诊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发票和条码标签内容,如患者姓名、年龄、检验项目、标本容器等,并与患者本人进行交流以确定患者身份,无误后将标签一联贴于真空管或标本盒上,并根据相应操作程序进行采集。(2)接收标本须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对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标本量、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的审核,所送标本必须与条形码上标本信息相符,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检验申请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合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

15、予接收。(参照各实验室样本接收、拒收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3)报告单审核时,认真查对检验报告内容,包括检验项目中文名称、报告单位、标本类型、参考范围、异常值提示、唯一编码、标本采集和接收日期时间、报告日期时间、备注、检验者和报告者的双签名。报告单书写必须规范,打印清晰、严禁涂改报告。(4)在报告单发放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标本漏测、报告单漏发。门诊报告凭病人的就诊卡或条码号取化验单。病区报告单打印后,检查核对有无漏打,无误后由专人下午送到病房各科室。避免丢失、遗落,由病房护士核实接收。报告单如有丢失,各实验室负责查找记录补发报告。(5)标本完成检测后,将已检验的标本按序存放在冰箱内,记录贮存的标本数并签字,以备查询和复查。(6)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双方面对面交班,并在交接班本上记录和签名)及部分标本的转送工作(酒精浓度测试、细菌培养标本、环孢霉素浓度检测标本等),重要的交班内容应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汇报。(7)值班人员必须准时接班,上一班值班人员必须等待接班人员来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以保证交接班不脱节。如接班者未到而离岗者,依据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罚。(8)工作期间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包括急诊标本的接收和报告记录、标本清退记录、危急值报告记录等。(9)下班前,由值日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