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624692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宁夏中宁枸杞具有 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早在公元15 01年(明弘治十四年, 中宁枸杞就被列为贡品上贡朝廷。公元 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宁夏银川小志 在药材类中记载“枸杞,宁安堡(中宁县产者极佳,红大肉厚,家家种植”。当 时的中 卫县志也有“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 产也”的记载,时任中卫知县 黄恩锡在“竹枝词”中以“六月杞园 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 腴田岁早丰”的 佳句描述了当时中宁枸杞的生产、市场、售价、种植规模等。 新中 国成立后,中宁枸杞作为宁夏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产品, 为国家农产品出口创汇做出 了突出贡献。1961 年中

2、宁县被国务 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1994 年 中宁枸杞获全国 林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 年中宁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枸杞之 乡”1999 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0年 中宁县又被国务院命名为 “中国特产之乡”,2001年“中宁枸 杞”证明商标正式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 认证并注册,成 为全国唯一的以原产地命名的枸杞产品证明商标。2002年中宁枸杞 在全国农产品展览会上,获“优质产品”称号。2003在全 国首届沙产业博览会上,中宁 枸杞获得“名牌产品”称号。200 4年在首届中国国际林产业博览会暨科技经贸洽谈 会上中宁枸杞荣获“林博会名特优新奖”。同年5月中宁

3、枸杞种植正式通过国家 农业标准化 示范区验收。2005年3月 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 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在 中宁视察期间,品尝了中宁枸杞,对中宁枸杞 口感和品质赞不绝口,欣然题词“中国枸 杞之乡”。2006年 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中宁,对中 宁 枸杞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年中宁县成功创建了全国绿 色食品原料 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绿色食品原料枸 杞标准化生产基地。同年中 宁枸杞获“全国十佳区域品牌”光荣称 号。2007年中宁枸杞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四届 世界地理标志大 会,获得参会各国的一致好评。枸杞为宁夏“五宝 ” 之首,是宁夏地区

4、的特色优势产业。枸杞产品远销欧美、 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 130多个大中城市,享誉中外, 目前已 经形成了世界枸杞在中国、 中国枸杞在宁夏的影响力, 对宣传宁夏、 提高 宁夏知 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枸杞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发 挥了重 要作用。一、枸杞产业集群状况及特征近年来, 宁夏自治区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 从政策 上、 资金上给予扶持。 自治区政府决定不定期举办枸杞节, 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 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各地特别是枸杞主 产 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

5、措施, 大力发 展枸杞产业。目前宁夏全区枸杞面积达到 44.5 万亩,约占全国的 30%。2009年总产量达到 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50%;产值达 15亿元,其中原果收 入 6 亿元 , 加工产值 9 亿元。 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 60%, 出口创汇最多年 份达 500多万美元。 全区枸杞加工、 营销企业 100多家, 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 企业 52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 油、果 汁、叶茶等 10大类 40多种产品,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 15%。 主产区中 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

6、个特点: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在全区推行 “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 ”、 “ 枸 杞南移工程” ,建设万亩枸杞园区 4 个,千亩园区 30个, 500亩以上联片种植 区近百 个, 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 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产业 带。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宁夏 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 全面淘 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 1号 ” 、 “ 大麻叶优系 ” 等枸杞优良品种 占种 植面积的 90%以上。 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 加大了硫磺 薰蒸 枸杞的查处力度, 使枸杞产

7、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 较好地维 护了 “ 中宁枸杞 ” 品牌乃至 “ 宁夏枸杞 ” 的良好声誉。三是在标准化生产上取得了突破。 各地加大了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统防 统治力度,仅中宁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 4.65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 11.5万亩的 40%, 已有 8 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3 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 认证, 分别占全县种植面积的 69.5%和 26%。四是在品牌创新上取得了突破。 近年来, 经过不懈努力, 培育出了 “宁夏 红”、“ 杞浓 ” 、 “ 早康 ” 、 “ 杞王 ” 等枸杞产品系列品牌 , 尤其是 “ 宁夏红 ” 已成为 国内外知 名品牌

8、。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 作用。同时注重对“宁夏枸杞” 、 “中宁枸杞 ”品牌的保护,注册使用了“中宁枸 杞 ” 证明商 标 , 对其进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 , 对我区枸杞 产业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五是在关联发展上取得了突破。 枸杞产业的发展, 带动了流通加工、 印刷包 装、交通运输、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据初步统计,仅关联产业收入达 15亿元。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在全国 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 稳固的枸 杞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点,从事枸杞营销的人员达 10000余人。 2009年, 有 40多万人 加入了枸杞种植和

9、深加工领域,有近 20万劳动力从事枸杞采摘, 使主产区和周边邻 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六是枸杞已成为农 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据我们调查, 枸杞主产区亩纯收入一 般都在 2000 3000元,收 益很高。中宁县农民收入 1/3以上来自枸杞产业,惠 农、原州区、同心等发展重点 县、区枸杞集中乡镇或村农民来自枸杞的收入在 40-80%以上。全区有 10万农户依 靠枸杞产业增收致富。全区农民纯收入中枸杞 收入人均 380元。二、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 我们认为枸杞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主 要 有:一是枸杞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枸

10、杞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是 一个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型的新兴产业。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 正常情况下枸杞亩 均投 入过千元,按我区目前的枸杞种植规模,仅生产环节每年需要投入资金 4-5亿元, 加之加工、 流通和研发等环节, 枸杞产业每年需要资金 (主要是周转资金 约 8 亿元 , 如此巨额的资金仅靠政府的少量补贴和农民的有限投入是远远不够 的 , 每 年的资金缺口约 2-3亿元。资金不足制约着产业的扩张和升级。二是枸杞标准化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在农民的分散种植给统种统管、 统防统 治造成了障碍; 部分农民片面追求产量, 忽视了质量的提高; 制干技术落后、 统 防 统治以及检测工作滞后、市场

11、准入制度不健全,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较大; 无公害 标准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绿色和有机产品发展较慢, 有些产区 还存在化 学药物熏蒸加色等危害消费者安全的不法行为,这些现象都对“宁夏枸 杞 ” 的品 牌、声誉乃至农民的收益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枸杞产业化水平较低。 由于缺乏行业协会自律和社会化优质服务,受资 金 短缺、烘干储存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 广大茨农无法摆脱受制于营销商的被 动局 面。特别是枸杞加工龙头企业与多数基地、 农户缺乏有机结合, 没有形成风 险共 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四是枸杞深加工转化能力有限。 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逐年 增长, 全区深加工龙头企业少

12、、 加工转化能力弱的问题日益凸现, 目前的加工转 化 率仅为 15%, 85%的枸杞仍以干果形式出售, 影响了枸杞产业整体效益的增长。 五 是枸杞科技服务相对滞后。 科技服务机构不健全, 服务工作滞后。 高科技、 高附 加值产品的综合研发不够。 枸杞的烘干、储藏技术还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枸 杞采用落后的人工手段采摘,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资源约束严重。总之, 从资源支撑、 市场容量和产业递进规律来看, 枸杞产业已基本完成了 产 业初级阶段即扩张阶段的发展,逐步进入中级阶段即内涵式发展阶段, 需要适 时调 整发展指导思想,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三、对做强做大枸杞产业的建议 1、完善枸杞发展政

13、策,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 将枸杞产业纳入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外资项目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等项目实 施范围,扩大扶持资金覆盖渠道; 二是探索和推行“枸杞园证”抵押贷款机制,加 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从根本 上解决茨农贷款难问题;三是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广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尽快形成枸杞产业投资主体 多元化和投入方式多样化; 四是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拔千金”的作用,采取“以奖 代补”等措施,撬动社 会资本大量进入枸杞产业,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当前加快宁夏枸杞 产业发 展的关键之一,是加大品牌和资源的整合力度,探索

14、整合组建不同系列的 枸杞深 加工集团,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同国内外著名的加工集团合作,形成带动力 强的大 型产业集团。打造经济实力强、销售网络完善、经营规模大、经营信誉好 的营销 龙头集团。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不 断提高 产品档次。引导和鼓励广大茨农积极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茨农的 产销组 织化程度。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茨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 利益联 结机制,使茨农参与枸杞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提高茨农在枸杞 产业化 发展中的获利水平,促进枸杞产业不断升级。 3、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市场 监管,增强品牌效应。 一是加大推行无公害枸杞生产技术

15、和标准化生产的普及力 度,质监部门要加 快无公害枸杞产地和产品认定及认证工作。 科研与推广部门要 积极研发推广新技术,不断完善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力开展绿色、有机枸杞产品的生产 和 推广普及工作,积极引导农民不断提高枸杞标准化生产水平,全面提升宁夏枸 杞 质量。 二是工商部门要尽快制定我区枸杞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对流通环 节的 市场监管,严防非标准化生产等假冒伪劣产品流入我区市场,败坏宁夏枸杞 的声誉。 三是全力打造宁夏枸杞传统文化品牌, 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大力宣传宁 夏枸 杞及其传统文化,让国内外消费者认知宁夏枸杞,满意消费宁夏枸杞产品。 要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宁夏枸杞品牌, 加强宁

16、夏枸杞地理标志保护和“宁夏枸杞”商 标的启用与管理工作,形成保护合法使用宁夏枸杞品牌的良好氛围。 4、加强基础 研究,研发新产品,继续挖掘宁夏枸杞的增值潜力。创新机制, 积极开展同区内 外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枸杞产 业研究队伍,全 面开展对宁夏枸杞的基础研究。着力培育专用新品种,深入挖掘 宁夏枸杞在健康 生活产品开发中的巨大潜力。重点支持加快枸杞保健品、药品、 化妆制品等系列 产品的研发,不断创新枸杞产品, 大力拓展市场, 挖掘增值潜力。 5、培育现代 营销网络与流通体系。要运用现代物流配送等先进方式,逐步 引导整合现有产品 营销组织,组建宁夏枸杞系列产品营销配送集团。要鼓励和支 持企业或个人在全 国各地设立多种形式的营销网点,建立营销网络,扩大营销空 间,保护品牌,开 拓市场。要积极争取枸杞产品进入期货交易市场,利用现代流 通手段套利保值。 要扶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建立合作公司或窗口,使宁夏 枸杞红遍全国、走 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