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621754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撰写人:_日 期:_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安全设施的日常管理,保证安全设施有效,能正常使用。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车间和部门安全设施日常管理。三、内容1、本制度所指安全设施设备是指企业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的相应的检测、通风、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起隔离操作的种类设备设施等。2、安全设施建设a对所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可能产生火灾、爆炸危险的使用过程及其相关的设备,进行严格管理。b公司根据生产规模、火灾危险性及邻近相关单位可提供的消防协作条件等因素,按国家及地方人民

2、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标准的有关要求确定了本公司相适应的安全设施、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急救援器材。c企业内部设置的固定式消防设施专人管理,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试运行。d消防器材要设置在明显、取用方便又较安全的地方,要经常检查,做到“三定”(定点、定型号和用量、定专人维护管理),不准挪作他用。e根据岗位中毒的危险性,配备足够数量的防护器材如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尘口罩、空气呼吸器、乳胶手套。防护器材应放置在事故柜内。3、安全设施的日常维护a建立健全安全设施台帐,并把安全设施的维修列入年度维修计划。b各部门必须将本部门安全设施列入日常检查表内,由巡检人员进行日常检查。c安

3、环办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和安全规程,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周期性检查和校验。d安全设施如有损坏,使用部门应立即组织维修或更换。e安全设施严禁任意拆除。因施工需要须将安全设施暂时拆除的,应征得安环办同意后方可进行。拆除后应设明显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必要时设专人监护,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4、安全设施超过使用期限或经检查、校验确定为不合格的,予以报废并及时补充。5、安环办负责各生产部门安全设施的检查和考核工作。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二)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是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现代消防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工作状况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防灾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火灾

4、自动报警系统的维护管理有以下几点:(一)加强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档案资料整理和保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供消防工作方面的资料,对于“系统”本身的管理和维修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用户应将设计、施工、安装单位移交的有关系统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安装中的技术记录、系统各部分的测试记录、调试开通报告、竣工验收情况报告等加以整理,建立技术档案,妥善保管,以备查询。还应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值班人员职责、值班记录、显示系统在所保护建筑物内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系统运行登记表、设备维修记录等,以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二)报警装

5、置的检查。1、每季度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在进行检查时对某一火灾探测器用专用加烟工具进行实际操作检查。当火灾探测器在接收到烟雾后,报警确认灯亮,表明该探测器工作正常,与此同时向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信号。还要检查时钟是否走动,有无发生火警的时间记录。检查后,值班人员应及时对设备进行消音、复位,以防时间过长而使设备元件被破坏。2、每年用专用检测仪器对所安装的探测器,应试验一次。3、火灾探测器投入运行二年后,应每隔二年全部清洗一遍,并作响应阈值及其它必要的功能试验,合格者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者严禁重新安装使用。4、每季度要对备用电源进行1_次充放电试验,1_次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切

6、换试验。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应用历史最久、范围最广的一种固定灭火系统,具有灭火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维护简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可用于各种建筑物中充许灭火的场合,可以自动扑救初期火灾或为消防人员灭火提供技术手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必须始终处于临战状态,一旦发生火灾便能及时启动喷水灭火。为此,平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维护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系统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确保被保护场所的消防安全。其系统的维护管理有以下几点:1、日常维护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投入运行后,应坚持经常对其进行巡查,内容主要包括:(1)消防水源的供水能力和取水设施。(2)消防水泵及其动力。(3)各种阀

7、门的工作状态,如总控制阀应常开。(4)自动充气装置的工作状态。2、定期维护检查在日常维护检查的基础上,每季度或每半年应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一次彻底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检查喷头无有损坏、锈蚀、漏水现象,使用年限较长的喷头还应进行抽样检查,应保证喷头外表清洁,特别是感温元件应无污垢,必要时进行清洗或更换:(2)对报警阀进行开阀试验,观察阀门的开启性能和密封性能,以及水力警铃、延迟器和性能;(3)检查有无机械损伤和锈蚀,油漆是否脱落,管道固定是否牢固,管内有无堵塞;(4)检查使用设备是否与原设计相符,有无不恰当的人为改变。货物堆放如果增加,则会影响喷头的喷洒范围,进而影响灭火;(5)模拟火灾

8、状态,检查系统的各功能是否能正常显示。三、火灾自动灭火联动控制系统联动控制系统对保护建筑物内安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季度或每半年应对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通风空调、防烟排烟设备及电动防火阀等的控制设备动作进行检查,要保证运行正常,在检查时如果联动系统动作正常,信号就会反馈至消防控制室,若是没有信息反馈,说明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排除。对卤代烷、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等固定灭火系统,则可通过模拟试验进行检查。还应检查控制中心能否强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在试验火灾事故广播时,不论扬声器处于何种工作状态,都应能将其切换到火灾事故广播通道上。对所有的火灾事故照明

9、灯和疏散指示灯要试验消防控制设备能否将其接通,并能否正常动作。检查所有切换开关如电源转换开关、灭火转换开关、防排烟、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转换开关、警报转换开关、应急照明转换开关等是否动作。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故障,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整个系统处于完好的状态。四、灭火器材的维护管理使用单位必须加强对灭火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要对灭火器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责任人维护职责的落实情况,灭火器筒体是否有锈蚀、变形现象;铭牌是否完整清晰;喷嘴是否有变形、开裂、损伤;喷射软管是否畅通、是否有变形和损伤;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是否变形、损伤,指针是否指在绿区;灭火器压把、阀体等金属件是否有严重

10、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灭火器的橡胶、塑料件是否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在相同批次的灭火器中抽取一具灭火器进行灭火性能测试。灭火器不能挪作它用,摆放稳固,没有埋压,灭火器箱不得上锁,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等,要将检查灭火器有效状态的情况制作成“状态卡”,挂在灭火器筒体上明示。要建立“灭火器维护管理档案”,登记类型、配置数量、设置部位和维护管理的责任人;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人的职责。灭火器经功能性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必须委托有维修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更换已损件、筒体进行水压试验、重新充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维修单位必须严格落实灭火器报废制度。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1、三)一、总则:1、了进一步规范车间安全设施及防护器材用、维护、使用、保养工作,确保安全设施及防护器材的齐全和完善,根据车间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2、检修设备上及检修过程中,起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设施:护罩、安全阀、减压器、起重设备及起重设备行程限制装置。作业过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材,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过滤式面具、紧急逃生器、空气(氧气)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灭火器、防爆工具、安全带、电动工具、绝缘用品等均属防护器材。二、安全设施维护管理的管理规定1、各种安全设施要有专人负责,定期巡回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灵敏好用。2、班组对安全设施要建立档案,定期检查(包括空气呼吸器

12、、滤毒罐、长管过滤器及防护面具等)3、车间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全车间的安全设施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班组存档案。4、安全设施不准随意拆除、挪动、或弃置不用,应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恢复。5、凡经过改造或新计划安装的安全设施,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三、防护器材的使用与保管1、根据车间的作业性质、条件(空气中氧含量、毒物种类、浓度等)、劳动强度及有关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采取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工具。2、各种防护器材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3、各种防毒面具的使用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熟知各种面具的结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4、各种

13、防毒面具的使用前、后应仔细检查,符合使用要求,严禁使用失效的防护器具。5、各班组的气防柜应定期检查,并对检查中有故障存在的问题及时报车间管理人员。6、安全带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使用后要检查有无之处。存放以符合规范,防止变霉、受热、通风,安全带每年应进行一次强度试验。7、对常用的电动工具,要按电器安全工作规程中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耐压试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进行电气作业。常用电动工具要正确使用,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有异常及时反馈。8、本制度由检修车间负责解释,自颁发之日起执行。第四篇: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一、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管理1、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和“维护与计划检

14、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证设备、设施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转。2、设备、设施操作人员是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的责任者,实行以操作人员为主的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操作人员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的维护好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各种设备操作规程。3、操作维修人员要不断学习钻研各岗位业务技术。要定期进行多岗位培训,使操作和维修人员能做到一专多能,做到“四懂三会”: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4、特种设备操作维修保养人员须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证书,才能持证上岗操作和维修。从事电

15、气(具)操作维修人员必须是有证电工、电焊工,无证者不得上岗。5、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机。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6、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应定时定点上岗检查,随时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缺陷和隐患要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及时向部门主管或设备设施管理者汇报并作好记录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确保正常运转。7、操作和维修人员应该为设备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搞好设备环境及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对本岗位的设备、设施等要定期检查维护,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8、重要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修,对在用、备用、封存和闲置的设备,都要定期进行除尘、防潮、防腐蚀等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好清洁、润滑和紧固工作,及时消除跑、冒、滴、漏。9、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设备管理工作。二、设备设施例行保养制度1、各种设备、设施的操作人员对本岗位的设备,应每天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2、在巡回检查中,如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向领班汇报,并及时处理,同时领班应向部门主管汇报。3、各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所做日常保养项目的记录。4、操作人员应通过眼看、手摸、耳听、鼻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