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621678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二“十一五” 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是 牛一五” 86计划海洋 技术领域重点项目之一。其总体目标是:邦殳深海观测网络关键技术, 并通过与国际已有海底观测网络(如MARS)相合作的方式,研制深 海观测网络关键设备,实现与国际已有海底观测网络的接并以及原位 实时数据的获取,初步形成深海海底观测网络建设能力,为我国深海 海底观测网络的建设奠定基础。二、指南内容1 .项目名称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2 .项目总体目标开发深海观测网络关键技术,并通过与国际已有海底观测网络 (如MARS)相合作的

2、方式,研制深海观测网络关键设备,实现与国际 已有海底观测网络的接并以及原位实时数据的获取,初步形成深海海 底观测网络建设能力,为我国深海海底观测网络的建设奠定基础。3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考核指标1)有驳盒及输能通信技术针对深海网络建设急需解决的输能、信号传输和通讯问题,发展 深海水下接驳盒和节点技术,实现深海网络电能和信号的传输和分配 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控制。主要考核指标:接驳盒含10个可扩展端口、定时信号发生器;接驳盒可多级扩展,水下热插拔,实现对其所连接的多个海底原位观测设备和采样器的管理和控制;支网通讯模式:ICL、RS232/RS485支网通讯速率:9,600bps/node提供接

3、驳盒样机,海底原位试验。2)海底砥组网标准技术掌握国外深海已有的深海网 络标准,结合中国深海观测网络构建 的实际方案,建立中国深海观测网络的长程实时原位网络标准,使中 国深海观测网络与国际观测网络能进行对接,在实现与国际观测网络 的资源和能源共享的同时,网络本身具有高度的可 扩展性。主要考核指标:建立中国深海观测网络的长程实时原位网络标准;网络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可通用性和可交换性。3)原位阴离子化学分析技术采用集成创新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通过发展新的原位 化学分析技术,研制可用于深海极端环境的原位阴离子化学分析系 统, 能针对水体中存在的多种阴离子 进行高精度原位定量分析,实现对水

4、体阴离子变化过程的原位监测。主要考核指标:工作水深范围0-4000米;实现对流体中F一、Cl 、NO2 一、PO43-、Br 、NO3一、SO42一、C1O2 一、等原位 分析;阴离子检测限wippb C1-计),重复精度5%;实验室和海底原位试验。4)海渤力环境原位监测技术集成和研发深海海洋动力环境测量技术,突破海底边界层海流剖 面、海底热通量、动 量通量等测量技术,实现与新型沉积物捕获器、高 灵敏度浊度计协同作业,形成海底边界层环境测量技术系统。主要考核指标:工作水深:最大4000米测流精度:流速精度2cm/s流向精度:o测温精度:0.0010测盐精度:0.0035)蕊集成、布放和试验技术

5、发展基于国际海底网络通用标准和协议的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对 处于相对分离状态的各子系统模块间的交互、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 共享,并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发 展和掌握基于ROV运载器 或其它载体对海底网络组网关键设备的布放、回收、试验 和维护技术, 建立组网关键设备布放和试验的操作技术规程。主要考核指标:实现关键设备之间信号采集、传输、处 理系统的集成化,实现系 统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实现对网络组网关键设备的统一管理。建立布放、回收和试验的操作技术规程。4 .项目经费及组成本项目拟支持的863专项经费控制额为3000万元。5 .项目支持年限自课题任务书签定日起4年。6 .其他内容本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整体任务,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中 请将视为无效申请,申请者需填写项目申请书。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项目申请单位需在申请前与已有国际海底 观测网络负责单位签署正式官方合作 协议,在法律上保证研制的组网 关键技术在国际观测网络(如MARS)进行试验和接并。申请时 出 示双方的合作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