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拓智能公交项目解决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60792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恒拓智能公交项目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恒拓智能公交项目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恒拓智能公交项目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恒拓智能公交项目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恒拓智能公交项目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恒拓智能公交项目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拓智能公交项目解决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恒拓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恒拓物联网2012年3月目录第1章概述11.1 方案背景11.2 智慧公交行业需求分析11.2.1 运营调度和车辆管理11.2.2 出行信息服务11.2.3 公交安保2第2章智能公交总体设计22.1 系统简介22.2 智能公交系统总体设计22.3. 智能公交综合系统主要功能32.3.1. 实时的车辆指挥调度与视频监控32.3.2. 方便乘客的电子站牌32.4 智能公交综合系统中心平台42.4.1. 硬件平台42.4.2 软件平台5第3章公交车辆指挥调度系统63.1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技术结构63.2系统实现的主要目标与其功能7第4章公交场站安全监管系统11第5章车载无线实时视频

2、(3G)监控系统145.1 系统的意义145.2 系统目标155.3 设计架构15第6章智能视频监控计数数人系统166.1 系统组成166.2智能视频分析仪的组网16第7章公交行业核心数据库和安全日志管理系统177.1 公交信息数据的容177.2 营运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17 / 第1章概述1.1 方案背景20 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刺激了城市中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长,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大部分的城市都出现了交通拥堵蔓延、交通污染加剧、交通事故增多等交通问题,已经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各地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都在研究

3、和实施各种治理和应对交通拥堵的对策。 其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共识。温家宝总理 2004 年 6月明确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至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基本国策,各地对公共交通的发展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积极吸引乘客,扩大乘坐公共交通的客流量。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公交系统的安全性,特别是 6.5 事件后,交通部和建设部专门组织相关省市公交公司、运营商、研究所等讨论运用 3G 和智能交通技术,提高公交系统安全运行的可行性和方案。智能交通系统成为公共交通发展的方向,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自动控制

4、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应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无疑为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综上所述,公交优先的确立和公交系统安全隐患日益突出,必然会促使政府加大公交系统的投入,带动公共交通系统的大发展;加上技术的进步,基于恒拓的智能公交将成为行业应用热点。1.2智慧公交行业需求分析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集中在运营调度和车辆管理,出行信息服务,公交安保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1.2.1 运营调度和车辆管理公交运营调度和车队管理需求公交公司需要监测每辆车的实时位置,在控制中心城

5、市地图中显示相关信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技术:无线技术(GPRS/WCDMA/SMS 等),路标技术、里程表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公交公司需要通过公交运营软件实现多种公交方式和多种公交运输功能的自动化、 一体化运营。通过运营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够使运营调度、线路规划、乘客服务等部门具有更高的效率,发挥更大的作用。1.2.2 出行信息服务公交出行信息旨在为出行者在出行前或者出行中,选择交通方式和路径提供 准确而与时的信息,无论在家里、办公室、交通控制中心和公交车站,还是在公交车上都可以获得这些信息。出行者还需要公交系统的实时信息,如车辆到达时间、离开时间和延误时间等。需要保证

6、路边候车乘客获得正确的信息,特别是对多条线路通过道路或有多个分支的路线。包括车上公交信息服务、综合乘客信息服务、出行前公交信息服务、车站/路边公交信息服务等。1.2.3 公交安保公交安保需求公共交通因其封闭性、人员密集性、防难度大,一旦恐怖袭击、爆炸、火灾等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重大恶性事故。目前,公交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主要涉与场站和运营车辆两个方面。第2章 智能公交总体设计2.1 系统简介智能公交系统基于全球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公交车辆运行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实现面向公众乘客的完善信息服务,通过建立电脑营运管理系统和连接各停车场站的

7、智能终端信息网络,加强对运营车辆的指挥调度,推动智慧交通与低碳城市的建设。2.2智能公交系统总体设计2-2智能公交系统结构图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中心管理平台:中心管理平台由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AAA 服务器、客户端接入服务器、前端接入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与分发服务器组成,实现车辆调度、视频监控、信息发布、运营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备份等业务管理功能。 2、 前端采集设备:包括公交车辆、场站、电子站牌等围安装的摄像头与车载设备(DVR、GPS、WCDMA 无线传输模块),完成定位信息、图像数据采集与传输,本地图像数据存储。 3、传输网络:有无线 VPDN 与专线组成,完成智能公交定位

8、信息、图像数据的传输与监控中心与中心平台设备互连。 4、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由电视墙、软/硬件解码器、主控台与监控管理软件组成,是使用者与中心管理平台的互动界面,公交公司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大屏幕、 C/S 或 B/S 客户端方式实现对车辆管理与监控。2.3. 智能公交综合系统主要功能2.3.1. 实时的车辆指挥调度与视频监控1、实时车辆指挥调度功能为公交公司提供方便的手段与公交车进行实时的沟通,了解情况、下发指令,智能公交行业解决方案甚至进行远程控制。调度功能主要包括车辆定位监控、车辆实时调度、求救和越界报警、车辆信息查询、统计信息查看和设备管理。 2、移动视频监控功能监控中心通过3G无线网络,可

9、实时监控公交车辆运行位置、运动轨迹,车厢的情况。当发生紧急事件时,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控前端车辆的状态,做到与时处警。 (1)报警与转发功能 车载前端设备可向视频监控指挥平台发出报警信号,再由其转发给服务器, 启动相关联动控制业务。值班室负责监控的工作人员在发现警情也可以发出报警,报警信息传送给公安专网上进行处理。 (2)车载录像功能 车载前端具有录像功能,硬盘录像机可记录事件发生时现场的视频、音频,作为公安现场执法和事后取证的依据。 (3)集中存储功能 车载前端所存储录像定期通过转储到平台集中存储系统中。 2.3.2. 方便乘客的电子站牌通过电子站牌,可以大大方便广大乘客乘车。乘客在车站最想知

10、道的就是下一趟车何时到站,车上是否拥挤,坐上车多久能到目的地。这些都可以通过电子站牌和监控中心,通过光纤的等方式进行信息交互,通过站牌的显示设备呈现给乘客。 1、场站视频监控:可以通过安装与电子站牌上的摄像头,将车站的实时视频抓取到监控中心显示。 2、公交车进站预告:利用电子地图的测距功能以与车辆的实时定位功能,进行当前车辆到站点的距离测算,根据车辆反馈的当前时速以与以往同时间该路段的平均时速进行测算,完成车辆距离站点的距离显示以与到站时间的预告。 3、车上载客情况预报:可以根据即将进站车辆发送到后台的载客情况,向等车乘客预报车拥挤情况,预测座位情况等。 4、路面情况实况:可以依靠从交管部门获

11、取的路面拥堵情况,向等车乘客介绍本路线车辆的行驶情况,以便乘客选择乘坐。 5、远程管理广告播放功能:可以接收无线数字发射网的数字电视信号,或使用 3G 带宽进行远程视频文件的传输,再利用远程管理的功能控制文件的播放来实现远程广告或新闻播放的功能。 6、电子站牌基本信息维护:可对电子站牌的相关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删除操作。电子站牌的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名称、位置、SIM 卡号、承载 公交线路等信息。2.4 智能公交综合系统中心平台2.4.1. 硬件平台平台管理服务器:平台管理功能、控制服务功能、调度功能、AAA 功能、 业务管理功能。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整个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数据的存储,主

12、要用于存储用户信息、用户权限、设备权限等重要信息。前端应用服务器:交互前端子系统信息并进行转发,并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等。 客户端应用服务器:与控制服务仔细同协调,转发客户端子系统请求、操作命令等。存储服务器:处理来自控制服务系统或客户端应用服务器的录制启动、回放命令,完成录像的接收、存储、以与转成视频视频上传给分发子系统,由其分发给客户端子系统。 分发服务器:是分布在互联网各处的视频转移分发单元,主要完成视频的转发和分发功能。同时还可被级联使用。分发服务器可以完成视频的多路输入,多路输出。同时分发服务器可针对每个视频路由完成计费信息的采集功能。某些特定实际应用情况下,部分子系统也可以安装在一台

13、服务器上,但为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撑能力与业务性能,建议分装。2.4.2 软件平台用户操作界面该平台提供统一用户操作界面,包括GIS车辆导航、跟踪界面和系统管理等操作界面。所有界面的设计均与主界面保持统一的风格,无论是控件使用,提示信息措辞,还是颜色、窗口布局风格,遵循统一的标准,增强用户友好的系统体验。系统应用层系统应用层包括基础的地图功能模块、车辆管理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地图功能模块包括地图浏览、地图查询、地图定位等功能;车辆管理功能模块包括车辆定位、车辆跟踪、车辆调度、车辆报警和车辆信息管理等功能;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中间层系统中间层提供应用平

14、台框架以与GPS车辆调度系统所必须的中间件,包括GIS组件,在基础组件的基础上定制客户化的GIS平台。后台车载监控服务负责监控车台设备在线状况,并通过GPS车载终端产品的协议,接收、解析、发送相应指令,支撑前台的GPS车辆定位、调度功能。空间数据引擎为系统提供了连接数据库中空间数据资源的强大工具。接口适配组件负责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数据层系统对数据实行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的共享,根据目前的业务需求,数据存储方式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模式。基础底图数据,更新速度较慢,存储在客户端,可以极大的加快公交公司管理人员浏览地图的速度,增强使用者的友好体验。业务图层数据,数据量比较小,更新速度快,集中

15、存储在核心数据库,方便数据的共享和更新。另一种常用的模式是使用第三方的地图数据服务。本地就不需存储地图数据,也节省了地图数据的采购成本。其他业务数据包括GPS车载轨迹数据、系统管理数据等,需要实时更新,因此均存储到核心数据库。这样的数据部署模式,既保证了数据的共享、集中管理,用充分保证了系统的运行性能。数据交换系统数据交换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分系统数据库、共享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在有前提条件下、互惠互利的传递和交换。整个系统由数据接口、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路由、安全管理、调度监控、日志管理、系统管理等软件模块构成。基础架构服务基础架构服务定义了一个虚拟化的层面,该层面使得构建在其之上的业务集成架构能够运行在任何包含了安全、目录服务、存储管理等底层的硬件平台之上。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各类移动设备进行适配和管理,能够屏蔽掉产品个性差异,使数据采集、统计和设备管理变得更加可行和容易。对于各种工业接口协议、网络协议都是在基础架构层进行适配,使系统更关注于业务,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第3章 公交车辆指挥调度系统3.1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技术结构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是ITS的一个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