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1.1.1菱形的性质教案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607732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1.1.1菱形的性质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1.1.1菱形的性质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1.1.1菱形的性质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1.1.1菱形的性质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数学资料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1课时菱形的性质1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理解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2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3掌握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重点、难点)一、情景导入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总结:(1)菱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平行四边形;二是有一组邻边相等(2)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当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时,该平行四边形是菱

2、形不能忽略平行四边形这一前提,而错误地认为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菱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菱形的性质【类型一】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已知A60,AB5,则ABD的周长是()A10B12C15D20解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判断ABD是等边三角形,继而根据AB5求出ABD的周长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又A60,ABD是等边三角形,ABD的周长3AB15.故选C.方法总结:如果一个菱形的内角为60或120,则两边与较短对角线可构成等边三角形,这是非常有用的基本图形【类型二】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12cm

3、,AC6cm,求菱形的周长解析:由于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要求其周长就要先求出其边长由菱形性质可知,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因此可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解: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ACBD,AOAC,BOBD.因为AC6cm,BD12cm,所以AO3cm,BO6cm.在RtABO中,由勾股定理,得AB3(cm)所以菱形的周长4AB4312(cm)方法总结:因为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所以菱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常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求解【类型三】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在菱形ABCD中,CEAB于点E,CFAD于点F,求证:AEAF.解析:要证明AEAF,需要

4、先证明ACEACF.证明:连接AC.四边形ABCD是菱形,AC平分BAD,即BACDAC.CEAB,CFAD,AECAFC90.在ACE和ACF中,ACEACF.AEAF.方法总结: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探究点二:菱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且在AOB中,AB13,OA5,OB12.求菱形ABCD两对边的距离h.解析:先利用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求得菱形的面积,又因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等于底乘高,也就是一边长与两边之间距离的乘积,从而求得两对边的距离解:在R

5、tAOB中,AB13,OA5,OB12,于是SAOBOAOB51230,所以S菱形ABCD4SAOB430120.又因为菱形两组对边的距离相等,所以S菱形ABCDABh13h,所以13h120,得h.方法总结:菱形的面积计算有如下方法:(1)一边长与两对边的距离(即菱形的高)的积;(2)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或一个小直角三角形面积的4倍);(3)两条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三、板书设计菱形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研究探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经历实践、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亲身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观念,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最新精品数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